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习俗礼仪】冬至-志慧泉港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2-26 198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习俗礼仪】冬至-志慧泉港

?提示:点击上方"志慧泉港"↑免费订阅本刊
冬至为廿四个节气之一,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阳历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就是冬至节高尼兹,又称冬节。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把过冬至节当作过年一样,非常隆重。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岁首隆重庆祝,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汉朝时,冬至成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又改称“亚岁”。闽南一带称冬节为“小年兜”,过节时同样很隆重。关于这一天,泉港也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
饮食。圆子(汤圆)是应节的食品,它由糯米制成,是中国人很早就发明的一种食物,在古时候称为牢丸或粉圆。《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港人所吃的圆仔,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早先,吃汤圆没有一定的时间,宋朝以后,有人开始在元宵、冬至吃汤圆豪门长媳,明清以后,家家户户开始以圆仔祭神祭祖。
冬至前一两天,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浆,吴春怡压榨水分,成为“圆仔齑”,然后动员全家大小把它搓成小团子,分为红、白两种,红的是用“红花膏”染成。而以前富裕人家,也有搓成比一般圆仔大数倍的圆仔,里面包着糖和土豆麸(花生研磨成粉),红白各六颗,称为“圆仔母”,不论是“圆仔”或“圆仔母”嘉祥天气预报,因为在冬节使用,都称为“冬至圆”。每当大人搓圆仔时绝傲孤烟,小孩子喜欢在旁边凑热闹,一边搓圆仔,一边把圆仔齑染上各种颜色,再捏出鸟兽花果的形状(如鸡、狗、猪等等),且把它们蒸熟了拿去祭祖,俗称“做鸡母狗仔”,有祈求六畜兴旺,百谷丰登之意。孕妇也以冬节圆来占卜生男生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冬节圆就着火烤,如果汤圆胀而不裂则生男,如果膨胀破裂了则意味着会生女孩;另外一种是将放在筛子里头的圆仔,每次取出两颗,取到最后,如果只剩下一颗,预兆生男,如果没有剩下,则可能生女。

南埔、界山一带也有做红团粿过冬至的习俗,以糯米和粳米各半碾成粉,染红花膏作粿皮,以糯米掺白糖煮成粿馅,用粿模印成手掌大扁形圆粿,在蒸笼里蒸熟后即成。当日亦用红团粿来祭祖,象征合家团圆,日子红火。由于旧时富人都过着丰厚的冬至,而穷人只能饥寒过夜,于是有“有者冬至夜,无者过一夜”、“富人吃一夜,穷人冻一夜”的俗谚。
冬节早晨,要煮汤圆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之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粘于门上,称“敬门神”。人们称元宵汤圆为“头圆”,冬节汤圆为“尾圆”,寓意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仍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阴始生,黍先谷而熟,则为角黍,以象阴角梦幻四驱车,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圆仔象征着阳气,人们用其庆祝冬至时分阳气初萌。
祭祀。家庭主妇必须早起以圆仔祭拜神明、祖先。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祠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祭者虔敬至诚。祭品由祠堂“公金”支出或是每家各出一些,大家齐聚在祠堂内,按照长幼尊卑的次序,祭拜祖先。祭拜完后,晚辈叩拜长辈,并进行会餐,利用祠堂“公金”宴客,叫做“食祖”。有钱的宗祠南屏晚钟原唱,还会请来戏班演戏,称为“冬节戏”。泉港不少地方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与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可在前后十天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墓也百无忌讳。

送齑。居丧人家过冬至不自制“圆仔齑”,已嫁女儿要将已制好的圆仔齑送到娘家,娘家则送面线、白壳、姜、龙眼、红枣、红布、筷子、纸春花等作为回礼(这个礼仪的来由和寓意与本地七夕“送炒豆”一样)。娘家人用女儿所送的圆仔齑做圆仔时,不能掺与红花膏,只能做成白圆仔,以寄托对亡者的哀思。其他亲戚乡邻也会在冬至之前提着米或炊粉等给居丧人家,居丧人家也一一如上回礼。因送圆仔齑(境内简称“送齑”)之俗与居丧有关联,故冬到之前几天,无丧事亲戚之间忌无故相访,更禁止馈赠物品。
生产。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境内人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流传的谚语中可窥一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意思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机器铃砍菜刀,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于是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农闲不忘农忙,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为了探索冬至前后的自然现象变化规律,以服务于农耕,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归纳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天气谚语,如“冬至一阳生”皇后给朕站住,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就要回升了。又有俗语:“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兜;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来源:《泉港民俗风情》
郑重声明: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须注明来源“志慧泉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