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风情】潮阳民居与村寨的演变-潮之阳大海在其南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5-20 252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风情】潮阳民居与村寨的演变-潮之阳大海在其南

潮阳民居与村寨的演变
“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潮州厝、王宫起(建之意)”。潮汕地区的居民村寨,历史上就有美誉。作为潮汕地区一个大县的潮阳,唐、宋期间,地方初步开发,民居住宅,多属低矮土厝或茅舍竹篱,村寨多依地势或宗族姓氏,称为寮或围,如山上的千山寮,平原则有大寮、新寮,或在寮上加上姓氏。迨至明清时期,随着潮阳商品经济的发展,南北贸易的兴旺,知识文化的提高,明代凶宅数据库,潮汕人在京城为官宦的渐多,清代更出现了上海客与南洋客的社会阶层,有钱有势的富豪之家局外人朝小诚,多在故乡按京城格局营造屋庐,还建家庙。潮阳的民居住宅就多仿照京城王府的“四点金”和“下山虎”,家庙祠堂更是雕梁画栋,鸟革翚飞。稍有积蓄的人,黄婉佩也互相攀比仿效青州房产网,形成潮流方白羽。所以,潮阳的民居建筑,在一个时期,可说是“四点金”、“下山虎”一统天下。

“四点金”类似北京的“四合院”,中轴线是前厅———天井———后厅。前厅、后厅东西两旁各一房,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大叶榄仁,天井在中间,东西两廊称“厝手”,厝手边接前房有小过道,通常在这里开旁门通外巷,俗称“八尺”。四点金的前后厅,是敞开式的,有“闪门”,平日既可通风采光,也可关闭遮掩,逢红白事可拆下,让厅堂完全敞开。四点金的大门凹入形成坊亭式,可以吊挂灯笼。
四点金减去两个前房就称为“下山虎”。民间说法,就其状如虎如狮,两个厝手就是狮和虎的两只前脚。“下山虎”有亭有房有天井,和四点金一样自成小院落,喜庆祭祀、晒晾衣物、饲养猪鸡犬也都方便。占地面积和建筑费用都比较少。四点金占地面积210平方米,下山虎占地约150平方米。所以一般建不了四点金的,就大多数建下山虎。

潮阳民居建筑,也有按直线一间接一间组成的“竹竿厝”,这种厝前面滴水较长,可作门前遮阴蔽雨之用,且占地少都市群芳谱,造价低。但不自成院落,没有喜庆祭祀场所,故不为群众所欢迎。无钱的人建屋,宁愿在四点金或下山虎的宅基上先建一间或二间房屋住,厅和门闾空着,待给下代人去完成,不愿建竹竿厝。
潮阳人多,一姓聚族而居,建立屋庐,必建家庙,“四马拖车”就是以宗祠为中心两旁加上两座四点金连起来的建筑群。这种建筑群是宗族观念在聚落建筑上的反映。
祠堂是宗族祭祀祖宗和议事场所。祠堂的格局,近似“四点金”笃行致远,就是后房靠厅的墙拆去,改用石柱作屋架的支点,天井两廊也敞开,前房则改为小型的库房,使整座建筑物显得空旷、博大,便于公众祭祖集合上落议事。潮阳族居各地的华侨,有成立宗亲会或同乡会的,也多建有祠堂,作为宗亲或乡亲祭祀和聚会议事的场所。

民国时期,潮阳的两英、谷饶、贵屿、沙陇、和平等地,有些是南洋客,有些是上海客,有些是教会,在乡里建筑二三层钢筋混凝土楼房,但这只是个别现象。80年代,农村一些搞建筑的包工头,在乡里以四点金或下山虎为格局而叠建楼房。1983年,河溪镇的西田村就建成一片下山虎楼房的住宅区。这可说是潮阳农村最早的楼房化的村寨。
潮阳的村寨,大都是从以祠堂为中心的居民建筑聚落而形成起来的。祠堂前是广场式的阳埕,埕前照壁围墙,宗祠东西和背后,就是四点金或下山虎的住宅群。这许多住宅,为了防盗、防风、防水,就用墙围起来。有了寨墙,就成为乡里。这些乡里,左右和后面都种竹树,前面的阳埕广场,作为夏、秋收的晒谷埕,酬神庆典则作为演戏、走唱的棚脚。寨前必有池塘溪涧,通水排污。池塘来水要远,出水要慢,聚气聚财。
潮阳村寨的创建,历来都按地形地势,聘请地师依据生产、生活和防御功能以及风水观念来精心布局。平原多建成方形寨,如峡山的桃溪、沙陇的东里新寨;在水乡,四周溪河环绕,多建环水寨,如和平的长围、里美;有的则依山而建,厝座高低成排,巷道坡形,有高低台阶,红场、雷岭的山区村寨和贵屿的坑仔,就属这类型。有些山脚乡,则依地势建成半圆形寨,如简朴的月单围、棉北的小棉田、蝴蝶村;有的在高山顶,则取其较宽坦的地方建寨,如红场的下厝仔,乡里就建在山“头壳顶”上。

潮阳一些较大的乡里,由于人口众多,商品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周围又有抱脚乡,就以祠堂前的阳埕为中心设买卖场所墨龟,逐渐形成墟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午夜之眼,人们的住宅观念也多由原来注重来水去水的村寨风水地理,变为路通财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市场地理,人们就喜欢在公路两旁建起楼宇,作为工商业经营地与住居结合的商住楼,以适应农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商品的转变,潮阳的国道、省道经过的地方,商住楼一座接一座,显示了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雏形,为新潮阳增添了光彩。

原载1997年《潮阳文史》第14辑
作者:萧以文 郑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