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情难忘】回顾根据地的教育工作-潞城市广播电视台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6-25 133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情难忘】回顾根据地的教育工作-潞城市广播电视台

回顾根据地的教育工作
徐 飞
1943年秋天至1948年夏天,我在潞城从事教育工作。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文章,论述了根据地的教育方针和毛主席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点。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要服务政治、服务战争、服务生产、服务群众。这就是当时办学的方针和指导思想。
01
在潦河头、曹庄办学
1943年3月的一天优格乳,我到潞城县政府(南堡村)报到,分配我到潦河头学区任联合校长。学区共辖潦河头、下黄、辛安、南流、西流、古城、沟东、薛家庄八所根据地学习和一所游击区(神头)学校。教师有李醒湖、刘海林、朱止彬、姜计科、张树新、张水旺、申述孔等人。学校学生有的五六十人,有的二三十人,年龄一般在7至15岁之间。因每个学校只有1个教师,1个教室,所以全部采用复式教学法。学校的设备极为简陋,无固定校址,占用的不是庙宇,便是民房和窑洞。桌凳也是学生自带或借用群众的,也有的是用砖头和石块垒起来的。课程设置有语文和算术,同时教唱一些抗日歌曲和革命歌曲。教师的生活极为艰苦,有的在群众家吃派饭,少数是自己做吃。教师每月在区里领几斗小米的补助。敌人扫荡时和老百姓一起撤退,学校和老百姓的关系十分融洽。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学校主要培养抗战建国人才。课程设置上,强调读、写、算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四年级学生能看懂《新华日报》和一般通俗读物;能写一般书信和几种主要应用文;会计算地亩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账目。教师一律住校,白天上课,晚上教珠算。
为了适应当时的战争形势,加强形势教育,坚持参加生产劳动,成为当时办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各校都开展了开荒种地活动。做到粉笔、灯、油、纸张等办公用具自给自足。1943年秋天,发生蝗灾,全体师生积极投入灭蝗战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办学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教师要参与社会工作,要到村办冬学(民校)讲课,宣传抗战胜利消息。学生要配合民兵工作,轮流站岗放哨、查路条、慰问军烈属、给军烈属抬水、推碾、打扫卫生。每逢年关、节日,学校还联系实际,自编自演一些小型文艺节目,进行宣传活动。例如:1943年潦河头村民兵申来虎同志在洪掌和日伪作战中牺牲,学生除慰问烈士家属外,学校还编了歌曲,歌颂申来虎为保护群众利益光荣牺牲的事迹,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而且通过文艺宣传发现了人才,增长了才干,先后为各级专业文艺团体输送了不少文艺工作者。
1944年春,我参加了平顺君寨的整风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分配到曹庄学区担任联合校长。曹庄学区有曹庄、南马庄、安乐、井峪、余庄、东山等六所小学。这年冬天,农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学校一边坚持正常教学,一边和群众一起清算封建剥削,既锻炼了师生,也增强了群众跟着共产党、毛主席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念。
01
创建第二高小
潞城县第二高级小学校,是从1944年秋天到1945年春节后正式筹建起来的,是在下社小学的基础上增设高小班(五年级)的高红甫。开始只有学生30多人。梁武斌担任学校领导,还有吴长洪、张河两位教师。大部分学生住校,少数学生跑堂。主要课程是语文、算术和政治。没有课本,上课时老师讲,学生记。1945年春,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将校址由下社村迁往比较安全的李家庄村。学校设在大庙,庙内的大殿、偏殿和戏台都做了教室西岛俊秀。学生增到两个班七八十人龙儿别传。正式派有校长、教导主任,教师也有所增加。课程增加了历史和地理两门课。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学校搬到微子镇原战前二高旧址。后来人数不断增加,还占用了邻居的一院楼房。这时课本已得到了解决。
学校教学成绩的好坏,决定因素是师资。学校扩建时外交黑话,抗战刚刚胜利,师资还比较缺乏。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尽量从各方面物色了一批人才。有第四师范毕业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史室铿,有山西大学毕业文化水平较高的南克俭,有多年教学经验、热心教育事业的苗振庆等。这对学校教学工作步入正规、对学生读、写、算能力的提高和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学校为了减轻学生家长负担,改善师生生活,年年坚持开荒种地、实行生产自给。潞城解放时,学校还组织师生看护病员、看管俘虏。
01
到县文教科工作
1945年冬末,我从二高调到县政府文教科工作,担任副科长,1946年底任科长。
潞城刚解放时,全县只有五六十所小学和两所高小,都分布在老区(1945年已建立了抗日村政权的村庄)。新解放区大小200多个村庄,没有一所学校。针对这一问题,1946年初定格造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超能警察,又筹建了潞城简易师范学校,学制为1年,共招收了50多名具有和相当于高小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入学。校址开始设在被政府没收的大汉奸任超的新院,后来人数增加了,陈艳茜又迁至南关天主教堂院内。我兼任过一段校长。1947年由教育科副科长张仰骞同志兼任。教师有史室铿、姜兴齐、原世贤等。课程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第一批学生毕业不久,学校并入张庄师范。
1946年夏天,在城内北街王乐善大院办过师资训练班。教师有南克俭、范书善等。开始进行文化学习,以后又搞了一段反特运动。在运动中,考查吸收了一批在敌伪时期教过学的知识分子任教。到1946年底,全县小学由原来的五六十所增加到200多所,又新建了黄碾第三高级小学。全县教师达到280余人。
1947年秋天v5kf,全县干部和教师都参加了“三查”运动。教师集中在第一高校,学习土地改革政策,揭露控诉地主阶级的剥削罪行,划清思想界线。开展“三查”的目的是通过“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从而保证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但在“三查”中偏重于查阶级成分,竟把参加会议的260余人中的半数划为剥削阶级,送回农村去,给全县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直到1948年下半年,才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新给这些同志安排了工作。
当时县文教科有科长、副科长各1人,内务科员1人酷乐设计网,督学4人,主要工作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全县划分为10个联合学区。各村都建立了冬学,由义务扫盲教师代课;聘请村干部担任政治教师,学习时事政治。潞城县聘请政治教师的做法,曾受到延安广播电台的表扬。县文教科的督学除集中使用外,平时分区包干,抓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同时还负责县剧团和盲宣队的工作。
(作者:徐飞,原晋东南专署文化局长)


潞城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平台致力于打造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平台,在这里你可以及时了解潞城动态,查看便民信息,反映群众呼声。如果您身边有什么新鲜事请及时与我们分享,可以将您觉得精彩的故事、文章、视频发送至我们的公共邮箱 lctvxmt@163.com,一经采用,会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