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跋】韩诵裳题记王守恂稿本《待终草》等六种-芷蘭齋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7-14 14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跋】韩诵裳题记王守恂稿本《待终草》等六种-芷蘭齋
民国稿本《待终草》等六种 (民国)王守恂撰
民国手稿本 韩诵裳题记 一函七册
钤:诵裳珍藏(白方)、王力存书(朱方)
王守恂(1865-1938)字仁安,原名守恬,因避清帝载.讳,改名守恂,号阮南,别署訒庵、罗浮山下人,晚号拙老人,天津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曾官清河南巡警道、民国浙江会稽道道尹等职,擅书法,喜作诗,与严范孙、赵幼梅并称近代天津诗坛三杰,汪辟疆在《近代诗人小传稿》中称其:“诗学致力甚深,得力于(范)肯堂较多,其用力之作亦复健举。”

王守恂稿本《待终草》封面题识
以上资料乃吾自网上检索而来,盖因近日自架上检得其诗文稿本六种七册,翻阅一过,感触颇多,遂欲知其更多信息。此稿本六种,分别为《阮南诗再存》《集外杂存》《海天集》《拙老人余话》《任自然斋剩稿》及《待终草》,其中《拙老人余话》厘为两册。七册稿本或诗,或文,或笔记李沁谣,每册封面及封二皆有拙老人自题集名及题记,兼有年款,其中《阮南诗再存》封面尚有韩诵裳题记一则,细读所言,知稿本自王守恂后奥视纪录片,先为韩诵裳所得,又一度归王力所有,最后始由芷兰斋自拍场携归。然此王力非主编《古代汉语》之语言学家王力,而是时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原名王光宾,江苏淮安人,二十年前于北京去世。此稿每册卷末皆钤“王力存书”朱方,其印殊不雅观。

王守恂稿本《任自然斋剩稿》封面题识

王守恂稿本《集外杂存》封面题识
王守恂于《阮南诗再存》封面题记为:“此本写未满陈远辉,此人想已死矣。从前有一本自丙申至乙酉方写满,此本再阅十年,此人应亦业满归寂。此人寂后,此本亦将作还魂纸也。(吾乡有买破旧残书,重浸湿作纸料,谓之还魂纸。)” 该题记未署年款,其下又有韩诵裳小字题:“幸未作还魂纸也,且由金氏屏庐刻入集中。册内夹有子瀹禀三件,付文丽先岳在开封巡警道任内之通信,述德章儿时事,历历如绘。爱女钧儿亦尚在人间,今一并保存之,去今四十三年矣。辛卯五月,病叟诵裳识。”末钤“诵裳珍藏”白方劲爆篮球。封面右侧又题:“附德配刘太夫人诗稿于后。诵裳谨识,时年六十有八。”
初未知韩诵裳所谓“先岳”所指何人,后读稿中诗文,始知“先岳”即稿本主人王守恂,而韩诵裳正是王守恂东床。吾初始未审字体异同,见题记有云“此人想已死矣”,想当然以为稿本一度流落无名氏之手,然后才归韩诵裳处,而此段题记正为无名氏所写。然经艾俊川兄提醒,此段题记字体墨色与其他诸本无异,艾兄认为此段题记亦出自王守恂之手,此举乃是老人与自己开个玩笑,不讳生死,正是其豁达之处。得艾兄所言,再审此本,不由膺服艾兄目光如炬也。

王守恂稿本《戊辰海天集》封面题识

王守恂稿本《拙老人余话》封面题识
韩诵裳(1885-1963)名振华,诵裳其字也。1932年入盐业银行,曾任北京分行经理,1951年因病辞职。韩诵裳题记之“辛卯”为1951年,所云“去今四十三年”,按旧时算法,乃是宣统元年(1909),《河南省志》称宣统元年设立河南巡警道,恰与此合。关于韩诵裳,吾检得资料不多,仅知其有子韩德章曾任清华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其女韩德常毕业于燕京大学音乐系。《海天集》中有王守恂七言《喜韩德章至自北京》,诗云:“终年埋首在尘埃,一岁稀逢笑口开。怪底眉间添喜色,雪天得见外孙来。”足以说明三代人之关系。
王守恂稿本《阮南诗再存》封面有王守恂、韩诵裳题识

王守恂稿本《待终草》卷首
《阮南诗再存》前半部分为王守恂诗稿,中间为数通家书,署款“敏”,信中多有言及大雄、大钧两孩童,尤言大雄趣事为多,两兄妹似为诵裳儿女。因诵裳题识称“述德章儿时事”,故大雄或为韩德章乳名,而大钧在诵裳题识时已故去。卷末又有王守恂录《紫如吟草》,作者署“天津刘纹”,序称:“内子喜为小诗,秘不示人,近日虽强迫,而亦不肯作也。搜得从前写本,略存之,以附阮南诗存之后。庚戌夏日守恂记。”所咏多为花卉、春光,末为《附为外题小照》:“我誉汝,则无可誉焉。我毁汝,则无可毁焉。不誉不毁,我以汝为可怜。”伉俪情深,可见一斑。检胡文楷辑《历代妇女著作考》,其中并无刘纹一人,而今研究天津文献者,则可又添一笔。

刘纹撰《紫如吟草》

王守恂稿本《阮南诗再存》卷首
言及天津文献,此稿本七册或于天津近代史料有助者多矣。每册皆署年款,最早者为《阮南诗再存》,写于宣统二年(1910),最迟者为《待终草》,写于民国二十年(1931),且每册眉端多有自注,释及当时人物事件及日期,此20年恰为中国近代史上风云际会之时,王守恂虽然官职并不高,然往来者亦多当时名士,如俞樾、范当世、姚华、徐坊、金钺、赵元礼、李金藻等,而所有历史事件无非系于人事,睹此册,则见彼时晴雨风云时时浸入笔端。其往来者中,又多有藏书之家,此吾最为关注者。《任自然斋剩稿》中有《题仲莹编味古堂书目后》,诗云:
天惜斯文不忍亡,私家卷轴妙收藏。
而今非地干戈里,百丈光辉味古堂。
编排目录有专家,派别源流判不差。
能校能藏能记诵,羡君今作晋张华。
检仲莹即马钟.,此前寡闻,未知有《味古堂书目》,故此记一笔。

王守恂稿本《戊辰海天集》卷首

王守恂稿本《次韵答诵裳》
天津藏书家中以刻书为事业者,有金钺其人,字浚宣,号屏庐,先后辑刻有《金氏家集》《屏庐丛刻》《天津诗人小集》《天津文钞》及《许学四种》等等。又如诵裳封面题记所云,金浚宣曾将王守恂著作付梓。此稿本中亦有多处言及金浚宣刻书事,《拙老人余话》载:“金浚宣为余刻前后集,计共诗稿二十五卷,词稿三卷,文稿七卷,文乙稿二卷,笔记六卷,杂著五卷,说诗五卷,通共五十三卷。 ”又有:“金浚宣为余刻续集成,将稿本粗阅一过,比较初集,谨严过之,其疏宕则不及也。”又有:“生平著述已付刻者,金浚宣又刷印全部,以备存储。”
金钺所刻《王仁安集》寒斋备有多部复本,惜杂事忙乱,终无暇检出比勘此稿中付梓者如何,未付梓者又如何。今就稿本略翻一过,据各册封面所记日期,《阮南诗再存》作于清宣统二年(1910),《集外杂存》作于民国十五年(1926),《海天集》和《拙老人余话》作于民国十七年(1928),《任自然斋剩稿》作于民国十八年(1929),《待终草》作于民国二十年(1931)。依次读来,大略可知王守恂心路,又目睹一诗人由壮及老,由赏花赴宴而日闻薤露,由屡屡计划如何写作而至感叹老眼昏花,自知老之已至。然读罢老人之作,感悟生如朝露者,又岂一老诗人耶。
《阮南诗再存》为七册稿本中最早创作者,封面题记颇简单:“原有诗存、诗续存,此则再存也。阮南自题。”封二题:“才华消谢,结习难忘,自写性情,无所谓格调也,有则存之,不复删别。庚戌自记。”王守恂作此诗集时,年约四十岁,正值壮年,故诗歌极富生气,所咏颇多闲情,春愁、归鸟、逃禅、幽居,还有戏作艳体,笔底时见义山、摩诘身影,持卷可睹斯人无柴米琐屑之忧,多友朋酬唱之乐,若不将其放入时代大环境,足可当太平盛世之写照。

王守恂稿本《拙老人余话》载金浚宣刻书事
《集外杂存》封面自题四则,其中有“不作最好方美芳,不得已而作,要有精心”,以及“无论被人牵动,或自有感触,多言不如少言,有言不如无言”。卷首有自序:“拙集编定后,又成续集十二卷,再有所作,恐亦陈陈相因,故不欲多费语言也。惟此生未死,人事应酬,必不能免,此后不得已时,或诗,或词,或文,都录一册,题曰《集外杂存》。 ”此册为诗文合集,一如前序所言,多人事应酬之文,如贺嫁娶、修禊分韵以及为友人文集撰序等,较为突出者龚心如,寿序及悼文颇多。是年王守恂已是花甲之年,同游者若非寿,即为鬼,而人生大事,又无非生死嫁娶,都此一册,如观津门《上河图》,市廛深处,人声鼎沸,往来巷陌,衣影匆匆,拙老人时喜时忧,寿序写罢,忙撰哀文。
此集中虽已出现多篇悼文,但全集气氛尚属平和,拙老人忙于应酬之间,并无过多感慨。其实是年应该也发生过大事,有《赠姬妾黄贵英》诗,序称:“家计为人牵累,势将不支。昼夜焦思,形神俱瘁。姬谓余曰:妾事主人,将来作穷人生活,或犹不致冻馁也,何须苦虑,自损天年。”及至两年后,王守恂撰《拙老人余话》时,全稿气色已明显不同,其中一则云:“近日友人相继死亡,大都六十岁人也仍然是要闯。余今年六十五矣,即此形神未离,心手尚为我用,作一二句称心之诗,吟咏时可以快意;多说一二言惬心之语,玩味时可以移情,未至长眠不起,永夜不明。”然而未过多久,又见其写道:“近为人写屏幅册页,多是近诗,句中每有老死等字,在我自观,亦生厌恶,是宜检点。或谓生死常事,安得言醒不言睡,言昼不言夜。”看来虽无刻意,但此时的王守恂为人撰文时,“老”“死”等字仍然是下意识地频频出现,好在拙老人颇擅自山沟大军阀省,时常提点自己。

王守恂题识“向日嫌作诗多,此后恐欲多不能矣”
然而生命之光并不是经常提点,就能永明不夜。越三年,拙老人撰《待终草》时,不慎将墨水沾污封面,事毕在已经弄污的封面上自题:“以墨水沾污书面,因手迟钝所致,然亦由精神散漫,吾知老矣。辛未孟春下旬。六十八拙老人王守恂。”老人心思尚且清明,然而手脚似乎大不似从前。是年秋,老人又在封二上题:“向日嫌作诗多,此后恐欲多不能矣。 ”自此后,拙老人愈写愈哀,数则挽词之后,待作《岁朝感赋》时,正是原配过世七十日:“曩日哀歌传薤露,今宵幽梦隔重泉。”赋《元日》诗,亦不避孤清之句,“推枕开窗孤坐久”,并于眉端自注:“辛未余年六十八,自亡室故后,觉人生朝露,无日不可死,真可坦然相待。”紧接着,又开始思虑身后事:“卜得先茔圮有余,不用清明饭一盂。”

韩诵裳藏书印“诵裳珍藏”
阅至此,死、亡、哀、挽、吊等字已是频频入目,在吾几乎不忍再读,然此册仅写一半遂停,后半册皆为空白书笺。数年前王守恂已自觉句中每有老、死等字,并自生厌恶,以吾揣测,宁愿是其更深厌恶,不愿频繁写下此等字句,就此搁笔,而不是突然患疾难以执笔。《待终草》作于民国二十年(1931),王守恂于五年之后始去世迪高乐,此五年中,清醒如斯的拙老人,又是如何消磨这惨淡人生!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