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中泰有色】锡:“精矿降”向“精锡降”传导!-分析师谢鸿鹤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7-03 17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中泰有色】锡:“精矿降”向“精锡降”传导!-分析师谢鸿鹤

最新变化:ITRI最新产量调研显示,2018年11月中国精锡产量预计为10,800吨,环比10月大幅下降18%;2018年中国精锡总产量预计约为16.2万吨,同比下降7%,其中陈钰琪,2018年Q4产量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29%。那么,驱动产量大幅下行的原因有哪些?持续性如何看?我们再次从逻辑链条上做以梳理和剖析。
集中检修是月度产量环比大幅下行的直接原因。首先,锡业股份(精锡产能8万吨/年)于2018年11月11日开始例行检修(检修时间不超过50天),我们预估将对商品锡锭形成3000吨量级的影响;其次,云南个旧自立矿冶(精锡产能2万吨/年)亦宣布进行为期30天的停产检修全职业宗师,理由明确提出为原料供应紧张。实际上,2018年锡冶炼企业由于原料、环保等问题而引发的减停产不断,近期,大企业的集中检修进一步印证已由原料趋紧向精锡收缩传导,也即,总量拐点或已到来。具体如下表所示。

原料供给下滑是锡冶炼企业集中检修的主要推手。锡精矿供给边际变化核心看缅甸,2017年,中国自缅甸进口锡精矿含锡量约7万吨(占全部进口量99%以上;占中国产量40%以上;占全球产量20%以上)中国驾考网。2018年Q1-3,累计锡精矿进口同比大幅下滑17%(详见《终于等到你——缅甸锡精矿进口量大幅下滑!》),而最新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2108年10月,锡精矿进口量环比继续下滑,具体来看,2018年10月,中国自缅甸进口锡矿实物量1.34万吨,环比下降8.9%,同比上升3.6%;2018年前10个月累计进口锡精矿实物量18.36万吨,同比下降15.5%;按照2017年平均品位24%、2018年平均品位25%(选矿技术提升导致品位上升)测算,则2018年1-10月累计进口锡精矿金属量4.59万吨,同比下降11.9%。总体看,精矿进口量持续下降,向冶炼环节逐步传导,并最终落实到精锡产量下滑,符合我们此前预期。

更进一步,“三大变化”是决定原料供给能力不可逆下滑的底层逻辑。首先,开采品位,由最初的10%以上,逐步降至5%宝丰能源,已至当前的1.5%左右,品位的大幅下滑,从根本上决定金属产量的下降;其次,开采方式,此前主要采用技术、投资门槛均较低的露采,当前已经全部转入洞采,而井下通风以及排水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且原矿产出量显著下滑;再次,选矿方式,最初当地以重选为主(氧化矿),当前已经逐步转变为浮选(硫化矿),精矿粒度降低,影响冶炼端金属回收率,在处理等量原料的前提下,亦导致精锡产量下滑。由此可见,缅甸锡精矿供给下滑具有不可逆属性,将成为奠定“锡国政通牛”行情的底层逻辑。那么,国内锡精矿和再生锡会成为原料端的有效补充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国内锡精矿增量重点看云南和内蒙,云南个旧此前关停的选厂基本未复产,而内蒙银漫矿业放量总体不及预期(年初预期增量为4000吨,当前预期为3500吨),而维拉斯托项目(3000吨/年),预计在2020-2021年方可投产;其次,再生锡也由于应用形式(焊锡膏焊锡难于回收)的改变和应用工艺的提升(边角料、废碎料减少)而导致原料减少,因此,再生锡供应将呈现稳中略降的局面。综上,原料供给趋势性下滑且不可逆。
从库存周期,看供给方向变化。ITA数据显示,2017年7月缅甸当地大约有200万吨左右的原矿库存(品位约为2%左右),目前当地原矿库存降至约40万吨水平,且消耗速度正在加快;与此同时,中缅口岸精矿库存水平亦在持续下滑,已由今年4月份的11000吨降至10月份的5000吨左右神厨小福贵,降幅高达55%,也就是说,库存对于原料的支撑作用将显著弱化。从锡锭生产商库存来看,AM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中国锡锭生产商库存1.83万吨,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8%、17%。从下游消费企业库存来看,多数处于不足一周的低位水平。综上铁牛集团,我们认为,产业链库存低位继续向下将进一步加剧供给弹性缺失,从而夯实“锡牛”基础,需持续重视。
最后,我们依然维持前期核心观点,供给组合:一大降(缅甸矿)、一小增(国内矿)、一平稳(再生锡),供给端收紧趋势确立;而需求具有“弱周期性”林峰女朋友,锡板块值得重点关注!其中,2018年主要在于供给结构变化,而后逐步过渡到总量变化(精矿收紧向精锡收紧传导),最终赢得空间。
核心标的:锡业股份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下游消费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新发现锡资源带来的供给压力。
请滑动以查看完整声明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中泰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与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有色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有色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禁色的蝴蝶,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石乃文。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