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乌兰道20号】由村变镇,包头文武衙门旧事-包头晚报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6-18 138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乌兰道20号】由村变镇,包头文武衙门旧事-包头晚报

清代天下人家,随着商业的发展,包头由村变镇,官方对这里的管理随之加强,设立文武衙门。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尽管职能一再被削弱,权力逐步丧失,但文武衙门的存在,仍然为社会治安、地方建设带来很多益处。

衙门开支地方摊派
清乾隆二年(1737年),晋陕等地发生大旱,颗粒无收,大量灾民为谋生计“走西口”,清政府在萨拉齐厅界内丈放土地,包头村渐渐形成。当时,清政府在这里实行“蒙汉分治”政策,蒙民归萨拉齐蒙古民事府和萨拉齐蒙古抚民府管辖。到了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包头村改置为包头镇,在现东河区的水口街设立包头巡政厅(即包头镇文衙门)。巡政厅设巡检一人,为正六品官员,职责主要是抓捕盗贼、整饬河防等。
在文衙门成立的同时,包头镇也成立了包头汛城守厅,即包头武衙门。在清代,绿营兵是国家常备兵之一,又称绿旗兵,营以下的编制就是“汛”,管理者叫把总,为九品官员。职责只要是巩固城邑、弹压地面、保护商民。
在当时,一位巡检的年薪是91.52两,其中60两是养廉银芳子美容。而把总的年薪是50两,可领取一定的口粮银、装备等,还配有步兵和马匹。而且,武衙门的开支是由地方摊派的。这在包头很多大商号的账簿上都有记载。
武衙门设在牛桥的西侧的黄土坡上,东南布置有土岗哨,东北是把总家眷的住所,西院则是监狱(今牛桥街小学)。
对于文物衙门的功绩,史料上记载甚少。清道光二十廿九年(1849年),包头镇武衙门的杨把总在重修龙泉寺时曾出资10两。清同治四年(1865年),马化龙所率领的起义军进占包头,包头镇武衙门的卢把总阵亡。1911年,包头镇文衙门最后一位巡检周雍熙还参与了辛亥革命。
杨把总的后人一直住在武衙门院内。直至“文革”前,杨家凉房里还放着整整一屋武衙门的遗存qq钻皇,包括盔甲、花翎、腰刀、印章、公文册、书画等。后来,这些遗存也因为种种原因都化为乌有。
权力渐失不及公行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掠夺我国西北的皮毛,众多洋行蜂拥来到包头。周毅火包头的文物衙门无力管理日益发展的工商业,公行、大行、园行也随之设立,包头文文武衙门有名无实,但办公地点仍挂着虎头牌和黑皮鞭。
公行和大行的负责人称总领,由地方商号推举资财雄厚者担任,办公地点设在关帝庙后院北大侠客行。道光三十年(1850年),总领田种玉出面买下马号巷北面的一片空地作为办公用地,并立起了“包镇公行”木牌楼。
大行总领相当于一镇之长,不管是民事诉讼还是修城筑路,都归其管辖。总领出门坐轿,可以直接见官,有顶戴,甚至衣服都有专人洗。相比之下,巡检就好像驻镇代表。
包头镇武衙门的监狱直至民国初年仍在使用。1923年6月地藏缘论坛,监狱犯人发生暴动,将看守的武器缴获,还未冲出监狱,就被守军阻击。随后,守军将大量柴草放在监狱房顶点燃,直至引起大火玛德来娜公主,很多犯人被烧死。
1912年,包头文武衙门被裁撤。1926年,包头设置为县,但当时百姓仍习惯称县政府为衙门。
(尤允庆整理 来源:《河水集》,张贵)
责任编辑刘澎
版权声明:本文为包头晚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