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乐享游记】双城之旅——第三天:君臣合祀武侯祠,杜甫草堂拜诗圣(上)-乐享澄城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6-22 163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乐享游记】双城之旅——第三天:君臣合祀武侯祠,杜甫草堂拜诗圣(上)-乐享澄城
乐享澄城ID:lexiangchengcheng
新闻热线:13891331667
小编微信:15319112678
投稿邮箱:lexiangchengcheng@163.com

琴台古徑
结束了“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一日行,大家在约定的集合时间,统一在景区外停车场坐车回成都7z小说网。在青城山大家是自由行,导游小雪已经提前给大家规划好了线路,坐观光缆车和游船上去后再原路返回,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经典的景点一个也不会遗漏。
成都景区直通车
青城山的郁郁葱葱让我感受到了“幽”,对老子的“道”家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了解了青城山是白蛇白素贞千年修道的地方,也许这只是个传说而已,但现在却成了青城山宣传的一个亮点。
青城山 山花烂漫
虽然最初对青城山的了解是从金庸笔下的青城派开始的,而通过真正游览青城山后,才知道金庸笔下的青城派是杜撰的,没想到金庸笔下虚构的青城派确实存在,后来发生了一段青城派与金大师的故事插曲,最后化干戈为玉帛了。
琴台路司马相如驾车狂奔,是去接卓文君私奔?
如果说“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旅是一次切实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感悟之行,把我对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道教名山青城山由来已久的心愿了却了。那么接下来第三天的行程是对成都三国文化和诗圣文化的深度文化之行,这也是我成都之行两个非常重要的景点。
在回成都的路上,脑海还在回味都江堰的伟大和青城山的曲径通幽静。成都愈来愈在挖掘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在旅游市场,更是在方便游客出行上下足了功夫,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景区的旅游直通车,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自由行成都的任何需求,费用也不高,而且还有随车导游讲解。在第三天的杜甫草堂和第四天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就是通过官网微信订票后在指定地点和时间乘坐的旅游直通车前往景区的,还是非常方便和实惠的。
蜀风雅韵
从青城山回来到达成都散团的地址是琴台故径,其对面就是宽窄巷子。导游建议大家在成都旅游,可以转转宽窄巷子吃吃美食感受老成都气息。据导游讲这里是成都有名的一处胜景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择日不如撞日,我决定转转这个琴台路。一路走来我看到道路两旁保留着飞檐斗拱的中式传统建筑风格,环绕琴台路上的一切都令人叹为观止,汉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琴台路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漂亮的一条街道,路程虽然不长,不是很宽畅,但确是很有特色,很有风味的一条街,这条街道有凤求凰和铜车马的主题雕塑。
“凤求凰”主题詩碑
《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不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登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鹄顽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子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凤求凰》一首相当不错的调情诗,一贫如洗的司马相如胜利的勾走了一颗心,即使封建的束缚,纵然父亲的反对,卓文君还是和这个打动她心扉的男人走了。连夜与他奔回家徒四壁的成都,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卓文君还不顾自己的千金之躯,为了爱情竟在这琴台路上当垆卖酒,最后还回到临邛老家开了间小酒馆,还是她的父亲怕丢失颜面才接济他们“百个奴仆、百万银两”,才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后来司马相如还是辜负了卓文君的一片痴情,卓文君作了这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中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司马相如发达了,仕途万里,汉武帝都崇拜他的诗赋,从此,风流潇洒的他,出没温柔软榻,秉性纵然,日日鼓瑟吹笙一百万韩币。看上了盛陵绝色女子,意欲休妻!卓文君一个人在漫长岁月中寂寞等他,可万没料到最后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书信。数字中无“亿”,这就表明他已对她无“意”而言,只不过不好明说罢了。
卓文君看罢信,十分伤心。提笔写道:
一别之后
二地悬念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尽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几断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到卓文君的回信非常惊诧,卓文君的才思如此的敏捷还有她对自己的一往情深,这使得司马相如自叹不如,羞愧不已,便打消了休妻的念头。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
“凤求凰”主题雕塑,司马相如醉心弹筝,卓文君闻声起舞
走在琴台故径的路上,追寻着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年的足迹。看这琴台故径的牌坊,这般奢华绮丽,两旁店铺金光闪烁、珠光宝气,商业氛围浓郁。如果不是街头、街尾的人文雕塑,几乎湮没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这段家喻户晓的故事。
琴台路采用青色花岗石铺成,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题,路口的《铜车马》骏马扬蹄,车轮滚滚。据说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和才女卓文君私奔后没有生活来源,曾在琴台路卖酒为生,留下一段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路尾的“凤求凰”题雕塑,司马相如醉心弹筝,卓文君闻声起舞,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经典爱情故事在这里得到完美演绎。
相如抚琴,文君起舞
第一天已经感受了宽窄巷子的魅力了,在这里就不在述说。同时在琴台故径还可以看正宗的川剧表演,其中蜀风雅韵是看川剧的推荐之地,导游提醒大家不要在景点里面的看川剧,那些都是不正宗的或者就是拉拢人进来消费的一个手段而已。

看川剧变脸,那必须由专业的艺术家表演的川剧变脸才是好看的,因为川剧变脸已经被国家列为二级机密了,不是什么人都能掌握高深莫测的变脸技艺了。其实还有一个看川剧变脸的是锦江剧场了,压轴戏芙蓉国粹变脸秀中的国家川剧大师的六头变脸,变戏服更是绝技,有机会来成都不妨前往观看,是不可错过的成都味道。
推荐两个看正宗川剧的地方
蜀风雅韵:属于网红剧院,人气极高。剧院的售票和表演分为两个场地,取票后需要到取票点的对街剧场去看戏,不过不远,3至4分钟路程,而且剧场就在文化公园里。戏没开始前可以去后台参观,有兴趣的可以付费拍个川剧定妆照。另外还可以付费点小吃、掏耳朵古法按摩等。剧场有些老旧,但不影响看戏的效果,整场看下来效果不错,而且节目很精彩,这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关成都之旅的记忆。表演时间和票价,都能查到,我就不多说了。
锦江剧场: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华兴正街54号,前身为悦来茶园,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是国内第一家以川剧命名、以戏剧演出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包括锦江剧场、悦来茶园、川剧艺术博物馆等。
锦江剧场建于川剧的发祥地“悦来茶园”旧址,是一座集川西古典风格外貌和现代内装,以川剧命名的艺术中心,也是社会公认的“川剧窝子”。剧场装有中央空调系统,冬暖夏凉。锦江剧场地处市中心,紧邻商业中心“春熙路步行街”。距闹市咫尺却保持着古朴与宁静。看川剧之前可以到旁边的悦来茶楼免费和一碗盖碗茶巴适的很。
文化公园
锦官城西,十二桥畔的成都文化公园。
文化公园中的十二桥烈士纪念碑
我无意中进入了位于琴台路的文化公园,发现了一处十二桥烈士纪念墓。大家都知道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的烈士,但是却不清楚在祖国大西南的腹地,四川成都,有一群烈士却是在1949年12月,新中国诞生两个月后牺牲在成都十二桥,他们被称为十二桥烈士。不过,他们的事迹没有红岩烈士那么熟悉,毕竟,前者有一部影响了几十年的红色小说《红岩》,以及根据《红岩》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暴走哥,歌剧《江姐》以及电视剧《红岩》等,让红岩烈士的英雄事迹代代流传,而成都十二桥烈士却没有小说和影视作品表现,因此对于他们的英雄事迹我是知之甚少。

文化公园里的荷花
1949年冬,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国民党政府保密局秉承其最高当局的密令,将其在西南各地逮捕囚禁的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革命青年和其他爱国志士全部秘密处死,这是继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疯狂进行大屠杀之后,在成都制造的震惊全国的十二桥大惨案。
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将关押在成都将军衙门内的36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学生,杀害于通惠门外十二桥附近。烈士中有共产党员杨伯恺、张大成、徐海东等,民主同盟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于渊、方智炯、徐茂森及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学生余天觉和毛英才等。
这些烈士,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惧严刑拷打,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革命志士壮丽的人生赞歌。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着这些蓉城的英烈们,永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完成先烈们开创未竟的事业。
欣赏正宗的川剧表演
蜀风雅韵川剧剧场座无虚席。
成都特色盖碗茶
看川剧,免费喝盖碗茶,并送瓜子一盘,巴适的很。
盖碗茶是四川等地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
如果来到成都旅游,那不得不感受一下成都的盖碗茶文化。那么就介绍一下盖碗茶茶具摆放的姿势。
图一
茶盖朝上放进茶碗,表示已经喝完茶准备走人了,提醒店家把茶碗收走。这个姿势要联合图一,茶盖正扣在茶碗上,茶船摆放在竹椅上,也可以在茶盖上面放树叶、茶叶、小石子,这一套表示的是人离开一会,提示店家别收茶碗,一会就回来。
把茶盖斜立在茶船和茶碗之间,表示对店家的优质服务的感谢,但是在以前这个姿势表示的是老熟客没带钱,向店家赊账,改天再补,店家也懂得,不会点破,给老熟客留面子。
茶盖向上平放在茶碗旁,表示提醒店家需要加水,但是一般都只会单独添水两次,如果两次用过了,就只能等统一加水了。切记的是别把茶盖向上斜放,因为斜放是表示外地人,有困难,需要本地人帮忙。
饮用茶水的时候,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
皮金滚灯
我在文化公园里面随便转转,感受一下成都人的夜生活。在公园里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跳广场舞,有的在跳交谊舞。公园里面绿化很好,空气湿度大,夜晚出来锻炼也是成都人慢生活的体验。天色已渐渐昏暗,于是我决定找到出口出去。无意中又走到了蜀风雅韵的大门口,于是乎我决定看一下川剧变脸,手机也快没电了,在前台租了一台充电宝。对于川剧,我早有耳闻,但百闻不如一见。
出乎我的意料,看川剧表演的人不是一般的多,我购买的是丙票,位置靠后。(越早订票位置越好),而且随票会赠送盖碗茶瓜子和小吃。盖碗茶在整场表演当中也是会有专人加水的。但是我发现在前面位置(甲票区)用的是成都特色茶的长嘴壶加水,而我购买的丙票是用一般茶壶加水的。看来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购买甲票的还会送小吃。在开演前我看到了有很多外国人组团来看,川剧变脸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看来成都的文化以及旅游市场已经在世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整场表演不仅仅有川剧变脸,皮金滚灯等传统四川剧,还有经典手影戏,木偶戏,二胡乐器表演等很多其他形式的表演。大部分都是四川话,但在融入情节之后并不难听懂,至少我发现不少外国人也看得津津有味的~~~每个节目都很有特色,最爱的是手影戏和滚灯戏,一个让人惊艳不已另一个让人捧腹开怀。整场表演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衔接得很不错。
游客试妆在店门口拍照留念
看完川剧,意犹未尽。打开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9点20分。于是沿着琴台路往大门口走,叫了个顺风车就回客栈。明天的行程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紧张了,可以多睡一会,毕竟武侯祠和杜甫草堂都在市内,坐个公交就可到达。到达客栈,洗漱完毕水口山oa,就在网上购买了明天武侯祠的门票。景区购买是成人60元,网上59元。
武侯祠西区免费公园
第二天8点起床,在门口吃了早点。就坐公交车去武侯祠。对于一个陌生的城市,自由行的最大挑战就是对城市地理交通不熟悉,还好,有手机导航可以解决。不过,由于部分道路修建,在咨询了当地人后才顺利找到了公交站牌,坐上公交前往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庙宇所在。
古柏
科普:三国文化概念
三国指魏、蜀、吴三国。
魏国,又称曹魏,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265年司马炎代替魏建立晋。
蜀国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263年曹魏灭蜀。
吴国,又名孙吴,222年孙权建国,229年称帝,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80年西晋灭吴。
三国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和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虽然三国历史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那刀光剑影,群雄割据的时代,以及叱咤风云,个性突出的英雄,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忠义、智慧、勇武精神,成都武侯祠正是体现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三国遗迹所在。成都武侯祠历史悠久,如果从刘备下葬惠陵算起,这处三国文化遗迹经过1790多年的历史沉淀,庄严肃穆的庙宇早已成为人们敬仰的三国文化圣地。
成都景区直通车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法拉帝。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三国圣地
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来到武侯祠,我可能大家跟我一样纳闷?为什么大门上是“汉昭烈庙”而不是“武侯祠”?
“汉昭烈庙”的“汉”是指当年刘备蜀汉政权的称号,“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这里是祭祀蜀汉皇帝刘备的庙宇。因为诸葛亮死后的谥号是“忠武侯”,“武侯祠”三个字字面上表达的意思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那为什么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大门上却说是祭祀刘备的庙宇呢?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古柏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但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
在武侯祠里同时供奉着刘备和诸葛亮,它是全国唯一君臣合祀的祠庙。但古代讲君尊臣卑,为什么皇帝和大臣是可以在同一祠堂合祭呢?
从古至今,成都的刘备庙只有一个,而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呢不止成都这一个。到了明朝的时候,很多地方的武侯祠都已经损毁了,只有挨着刘备庙的一座武侯祠还香火旺盛,甚至盖过了刘备庙。
臣子的人气超过了主子,当时的蜀王朱棣认为这是不合礼法的。于是下令大规模调整刘备庙,然后在里面增加了一个祭祀诸葛亮的祠堂。并根据刘备死后的谥号“昭烈”,定名为“汉昭烈庙”,而原来的专门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被拆除,从此刘备庙和武侯祠就合二为一了。这正是武侯祠君臣合祀格局的历史原因。
民国时期邹鲁的一首诗“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道出了武侯祠的名字秘密。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大家也都一直称为武侯祠了。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名气比刘备大多了,功高盖主了。
走进一条用青石铺成的小道,小道两旁各有一座碑亭,左手边的是明碑,右手边的就是唐碑了。在武侯祠所有的碑刻里,最有名的就数这座唐碑了。它的高度大概有三米多,宽不到一米,材质呢,是用上等的青砂石凿刻而成的。其实这块碑,还有一个名字叫“三绝碑”。三绝指的是作者裴度歌颂诸葛亮丰功伟绩的文章写的绝、著名书法家柳公绰的书法绝以及当时蜀国最有名的刻工鲁健的雕刻非常的绝。不愧是精品中的精品,需要细细品读和研究。
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赵欣培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可谓是千古典范。当我走到第二道门,门上面悬挂的“明良千古”匾额,从字面上看,匾额中“明”的意思是明君,圣贤的君主,“良”的意思是良臣,贤良的辅佐,这四个字取“君明臣良,千古垂范”的意思。这里的明君自然说的是刘备,而良臣正是诸葛亮。明君刘备慧眼识良臣,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备发现了诸葛亮这匹千里马中的千里马可以算一个好伯乐了。这匾额上“明”字它的左边不是“日”,而是“目”,这是怎么回事呢?之所以用“目”旁,是说“明君”之“明”,重在擦亮眼睛,才能识人、识势。匾额下面还有两幅对联,上联: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意思是汉昭烈庙中供祀着蜀汉君臣的塑像,有祖孙、父子、兄弟关系和君臣关系,臣子辅佐君王,维护人伦纲纪,自古以来王侯将相夺取江山的生死存亡的斗争都是为争得自己国家的正统地位;下联: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意思刘备建立蜀汉来之不易,经历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等地,南北转战,艰难立国,获得后人的景仰,留下了这座祠庙,君臣上下一堂,共同受人祭祀。作者用“一堂上下共千秋”来表达了对刘备及其文臣武将深深的崇敬之情,读后令人对那段戎马岁月产生无限的感慨。
外侧这幅对联,上联:“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下联:“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从字面上大家也能读出这是对诸葛亮和刘备的君臣关系的深层解读了。只有德才兼备方能使人信服,刘备三顾茅庐,可谓频繁,才求得了诸葛亮安邦定国的天下大计;而刘备有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就如鱼得到水一样,这样的君臣关系,成为了千古典范昭示后世,他们上下一堂在这里享受着后人的祭祀。
后出师表
穿过武侯祠的二门,在门左右的长廊壁上,这就是当年岳飞手书的《出师表》石刻了,左边是《前出师表》。右边是《后出师表》。
当年岳飞带兵路过河南南阳,拜谒南阳武侯祠,看到写在墙上的《出师表》,联想到了自己抗金的历程,情不自已,于是提笔写下了这份墨宝。而我看到的石刻呢,就是从南阳武侯祠搬运到成都来的拓片。
《前出师表》全文有13个”皇帝”的“帝”字,每一个的写法都不一样呢。《前出师表》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给皇帝刘禅献上的奏章,文中除了言辞恳切的劝诫刘禅如何用人如何治国以外呢,还表达了自己为兴复汉室至死不渝的决心。而这岳飞当时也是在全力抗金的历程中,誓死保卫国家,当时的心境跟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岳飞是在《出师表》里找到了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共鸣。
《后出师表》相比较于《前出师表》它更像一篇诸葛亮分析战争策略的文章。我们熟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就是来自这儿。里面也有九个皇帝的“帝”字,每个写法都不一样。
诸葛孔明的文章加上岳飞的书法,让我很有感触。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因为都有一颗对自己国家赤胆忠诚的心,最后成就了眼前这《出师表》石刻,真的是一份让人感动的作品!
进入二门,往前走就能看到正前方的刘备殿了。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门洞,门洞上分别刻着“华文”、“英武”。而前后出师表也都镌刻在这门洞后的长廊侧壁上。武侯祠的文臣廊和武将廊,把刘备殿与前后出师表连接起来,感觉像上朝时的情景一般。
诸葛亮隆中对
往后走来到了诸葛亮殿,这里比刘备殿要低11 个台阶,这是因为按照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君主在上,臣子呢就应该在下,所以供奉诸葛亮的武侯祠当然要比供奉刘备的刘备殿低一些了。当年诸葛亮正好辅佐了刘备11年,所以台阶一共有11级。
我们走下这11级台阶以后,过厅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写着“武侯祠”三个大字的匾额。这是由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郭沫若在1964年题写的。这块匾额下面还有两副对联,外侧的这幅上面写着“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这幅对联也是郭沫若先生所题写的,这种字体是典型的郭体行草。上联“志见出师表”是由郭沫若先生自己撰写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的志向和抱负都体现在这《出师表》里面了,而下联里的《梁父吟》指的是一种古乐府曲调,当年诸葛亮非常喜好吟诵,用这种唱歌的方式来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幅对联的内侧是另外一幅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这是董必武先生在1965年来武侯祠游玩的时侯题写的。这上联是摘录于杜甫的《蜀相》这首诗的原句,下联是董必武自己编写的,意思是说刘备当年三顾茅庐与诸葛亮初次会面,谈论古今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才成就了之后诸多的美谈。在这里还有很多名人题刻,当穿过过厅回头看,正对着诸葛亮殿这侧的过厅门楣上,悬挂着另一块同样写着“武侯祠”的匾额,这块横匾,是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这些匾额和对联都表现出了对诸葛亮的无限敬意,赞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高风亮节的一生。
在刘备殿前的地方青石踏道上有一块浮雕,这块浮雕一看就很有皇宫贵族的气韵。这块浮雕叫云龙纹石刻御路。
往前走看到大殿上面写着“业绍高光”四个大字的牌匾。这块牌匾是由清同治年间的四川总督完颜崇实题写的。匾额的意思就是说刘备的丰功伟业,可以与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相提并论了。
刘备殿不止有刘备的塑像,它分为三部分,正殿、东偏殿和西偏殿。在正殿里,是刘备和他的孙子刘谌的塑像。东偏殿供奉着关羽关二爷外,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关平、关兴以及粮草官赵累,当然不能忘了他的青龙偃月刀,和帮他拿刀的周仓。
周仓据说是被杜撰出来的人物,在三国志里并无记载,大家不免觉得好奇,他为什么也会出现在殿中呢?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因后人对关羽的尊敬,人们希望他身边有个得力干将辅佐他。西偏殿供奉着张飞和他的儿子张苞,孙子张遵的塑像十二金刚,真可谓是一门三杰。
来到诸葛亮殿,不得不拜读这幅攻心联,这幅对联不仅是武侯祠所有对联中最有名的,在全国来说它也是数一数二的,被人们称为是中国十大名联之一。当年毛泽东来武侯祠参观,也是在攻心联前边沉思了好久。它的精妙之处在于其中传达给人们的哲理。这幅对联是清代文化名人赵藩书写,当时他有个学生叫岑春煊,在四川做西川节度使,但这个人总是对百姓实行高压政策,激起了不少的民愤。当时赵藩一直对岑春煊的作法有不同见解,多次劝他但都没有结果。一天赵藩去武侯祠游玩被道士请求题字,于是就有了题写攻心联的想法。借颂扬诸葛亮,来提醒岑春煊治理蜀国时,要认真看清时势,不可执意蛮干,否则将铸成大错。他还在临走时,一再叮嘱道士尽快刻好挂出来。不久后,岑春煊去武侯祠游玩时看到了这幅对联,反复思考,很有感触,以后在镇压问题上也逐渐有所收敛。赵藩是想用诸葛亮的为人处世来提醒自己的学生。
【攻心联】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意思是:如果能攻心的话,那些让你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的人和事就会自动消失,你就可以睡好觉了。这里说的关键就在于“攻心”。因为诸葛亮就是一个善于攻心的人。比如他抓了孟获不杀,而七擒七纵,使孟获知道自己远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反而还感谢其不杀之恩,消除了他的谋反之心。上联的后一句意思是自古懂战争懂军事的人,都不是好战的人。虽说诸葛亮是深知用兵之道的军事家,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并不喜欢战争。
上联是说能采取攻心服人的,那些疑虑不安、怀有二心的对立面便会自然消除,自古以来深知用兵之道的军事家并不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意思是:如果不审时度势,就算制定了合适的法度也都是错的,提醒后来治蜀的官员要多思考。当年在攻下四川的时候呢,诸葛亮也是审时度势,安抚了本地官员,制定了合适的方案来治理蜀国。
通篇读完,赵藩从诸葛亮身上总结的“攻心”和“审时度势”两点,既是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的历史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是提醒了后人要以史为鉴。真是写得非常妙。
当时赵藩也没想到,本来是写来提醒学生的,没想到却成了治世名联。即使是今天,不管你是从事的哪个行业,仔细推敲攻心联中的道理,绝对是非常受用呢。
房梁上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大家都知道诸葛孔明一生足智多谋,才华横溢,而且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可以说到今天都是很多人们心目中的偶像级名人。在他给后代留下的众多的名言警句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而且使用率最高。知道是哪一句吗?来到诸葛亮殿,在殿堂上面的乌木横梁上面刻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相信大家对这句千百年来无数后人乃以自勉的座右铭都相当熟悉,其实这句话最早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的家训。诸葛亮在家训《诫子书》中告诫儿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呢,君子的品德,要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就是现在我们细细品读都能感受到诸葛亮对后人的那种深切期盼和要求。其实这也是诸葛亮自己平生的行为准则。所以这“静远堂”又成为了诸葛亮殿的另一个别名。
从诸葛亮殿出来后,穿过侧门,就来到三义庙了,这里是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地方。在这个广场左边还有喜神方大石,是成都人每年祭拜喜神的地方。听说去摸这石头会有好运呦。
从悬挂着“三义庙”匾额的入口进来就是三义庙的拜殿。我看到四周这些柱子上,全都刻满了楹联。大概看了一下内容,好多都在向人们讲述1700年前“桃园结义”的千古佳话呢。在拜殿左右两边还有8副三国故事石刻。有“关云长单刀赴会”“玄德智娶孙夫人”这些经典故事,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
从拜殿再往里面走就是正殿了,就已经能看到刘备的塑像了。从悬着“义重桃园”匾额的大门进去就是三义庙的正殿了。正中呢供奉的是刘备,左右两边分别是关羽和张飞。在这儿他们三个人的塑像跟在刘备殿里看到的很不一样。这里更像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里的形象。
喜神方
三义庙里刘、关、张三个人的形象都是按照《三国演义》里来塑造的,看起来亲切很多。
刘备塑像正上方还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神圣同臻””四个大字,落款是光绪年间成都民间靴鞋业行会,为什么卖鞋的人也要给刘备立匾呢竹鸡叫声?因为刘备早年没有发迹的时候,是贩卖草鞋为生的,以前成都制鞋行业的人们都会把刘备作为老祖宗呢。
正对着三义庙前广场的左手边有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喜神方”三个大字,很多游客都会去摸一摸。喜神方大石,人们去摸摸可以驱灾辟邪,带来好运,喜神呢是民间传说中的吉祥之神,她能给人们带来吉利、带来欢喜、增添智慧,而“喜神方”指的就是喜神的方位了。
看过了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三义庙,从庙后面出来,就来到桃园了。这园门口竖着一块写着“桃园”二字的石碑。前面一片小空地上立着三座石像,用颜色来区分从左到右依次是办事直爽鲁莽的黑脸张飞、为人宽厚仁爱的白脸刘备、勇武忠义的红脸关羽。
桃园结义石碑
桃园

黑脸张飞
红脸关羽白脸刘备













从三义庙绕过去来到了红墙夹道,这里可以说是肃穆的武侯祠中最柔情的部分,这条夹道仿佛穿越时空把我们拉向沉睡了千年的一代君王。走在路上呢,可以看到两旁是红色的院墙,外面生长着茂密的修竹。整条红墙夹道就这样掩映在苍翠的竹林之中。阳光照耀着并穿透竹林,竹影随之在红墙上留了下来。当风儿吹动竹叶时候,那漫过墙头的绿竹,就在你的头顶轻轻柔柔地摇曳着脑控受害者,红墙上的影子也跟着不停的晃动起来。
这段描绘真的是很美,面对如此美景不由的让人想起,在200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为成都拍摄宣传片的时候,也在这红墙夹道取景了。当时的一个镜头是一个小姑娘在红墙夹道里放风筝的情景。也可以说这里很能够体现出成都的味道。在这里看到很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念。
如果在这红墙夹道中说话的音量足够大,就还是会听到清晰的回声。而这回荡在红墙夹道之中渐渐退去的回响声,就像是在小声的告诉你。在这样一个地方,无论多么坚硬的心,也会为之一动。这就是红墙夹道的魅力。
走过刚刚这段翠竹葱郁的红墙夹道就进入刘备的陵墓惠陵了,我们的左手边是惠陵的神道,右手边呢就是进入刘备墓的入口。入口正上方挂的“千秋凛然”匾额可真是写出了刘备毕生的心愿!
从入口往里走几步,就能见到刘备墓了,就是前面那座小山,刘备墓和我们平常说的墓地比较起来是非常大的,但是跟很多帝王的陵墓,像明十三陵、秦始皇陵墓比起来呢又算是非常小的,它的高只有12米,围着走一圈也就180米。
围着走一圈也就一两分钟就走完了。刘备墓虽不大却十分古老,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是刘备和甘、吴两位夫人的三人合葬墓。这甘皇后先逝,在运往惠陵的途中刘备也在白帝城病逝了,所以二人一起葬在惠陵。二十二年后,吴夫人去世也被葬在了惠陵。有两位夫人陪伴,戎马一生的刘备一定能够安息了。
我们出了刘备墓的入口,右手边的红墙夹道可以通往盆景园。看到两旁有很多石人、石马的就是惠陵的神道了。这神道两旁的石人、石马的样子好像很可爱,有点像动画片人物,可是在明十三陵,那儿神道两旁的石刻看起来可都是非常的庄严威武的。
惠陵神道的石刻是按照汉代石刻的风格雕刻的,而十三陵是明代风格,年代不同、风格自然就不一样了。不管这些石刻的形象如何,但他们每天都守护着这些圣贤们,也是在提醒前来参观的人要怀着崇敬的心情!


前面就是惠陵的正门了,出了正门,回头可以看到正门上方高挂的“汉昭烈陵”金字匾额,几个大字的意思呢是告诉人们这儿是刘备的陵墓。
武侯祠的游览算是结束了,在武侯祠感受了三国文化,感觉饥肠辘辘,便从出口出来进入了锦里古街。每一个来武侯祠的人都会来锦里逛吃逛吃,我来到这里发现锦里非常的热闹像赶集一样。
锦里可是成都最有名的古街。大多数游客游完武侯祠呢,都会来这儿感受一下老成都民俗气息。可以从三义庙前面的侧门直接进入古街,也可以从武侯祠正门左边进入从头游览。
锦里古街

三大炮牛肉焦饼一根面军屯锅盔
锦里作为一条老成都民俗风情街,不仅可以感受川西民俗,还能吃地道的成都小吃。在这条街可以感受许多原汁原味的三国文化。三国文化的确是锦里古街的一大特色。这些三国主题餐厅呢,可以进去边喝茶边看川剧表演,也可以吃到地道的三国宴。
在这儿呢能吃到最全的成都小吃,三大炮、肥肠粉、蛋烘糕、担担面……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吃货们来这儿绝对能找到满足感。而且好多店家还是现场制作,现场叫卖,能让人找回古时市井巷弄沿街叫卖的感觉。
上午暂时告一段落吧。下午见。
作者简介:耿华阳,笔名耿先森,男,陕西澄城交道十甲沟人,医院药剂师,国家高级营养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现就职于陕煤实业澄合矿务局中心医院,《乐享澄城》微信平台主编,《古徵寻鲜记》专栏作者,乐享澄城2017年十大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