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乐享游记】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上部分-乐享澄城

全部文章 admin 2018-11-05 14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乐享游记】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上部分-乐享澄城
乐享澄城ID:lexiangchengcheng
新闻热线:13891331667
小编微信:15319112678
投稿邮箱:lexiangchengcheng@163.com

结束了第一天的宽窄巷子美食之旅,便慢悠悠的往回走。第一次来成都,提前看了天气预报,提示我旅行的几天都是小雨阴天。出发的时候澄县下了几天雨。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看澄县街上的路人穿衣似乎已经到了初冬的样子,我也在出发前穿上了一件较厚的皮夹克,准备了一把雨伞,所幸的是我还拿了一件薄外套。因为成都重庆那边的天气比北方热,而且是坐落在盆地之中,空气会比较湿润闷热,九月下旬到十月是来成都重庆游玩的最佳时节,不过要做好面对多变天气的准备,雨菇凉她很任性欧。
坐上动车来到成都天气是感觉愈发的闷热,皮夹克暂时休息在背包里。看着窗外的风景,一会穿隧道而过,一会穿隧道而出。天上的白云尽在咫尺,途中天上的白云一边是乌云一边是艳阳,形成了阴阳天。两边的成都平原的面貌一览无余的出现在眼帘。说的有点跑题了。

还好还好,成都是欢迎我的,连天气都是那么给力,在成都逗留的几天天气挺好,就一晚上在宽窄巷子下了一点毛毛雨以外,几乎都是晴天,所带来的雨伞也被搁置不用。

途中便打开手机戴上耳机播放赵雷的歌《成都》“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喔…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这首歌在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中一炮而红,使得人们认识了赵雷,作为民谣歌手的他不火,粉丝们都觉得天理难容,更重要的是这首歌唱火了成都。成都慢悠悠又极具人情味儿和生活气息的感觉,让赵雷特别喜欢这座城市,成都因此成为赵雷热爱的第二故乡。
成都排名
本来成都就很火,但是赵雷的成都唱出了另一种韵味的成都,那就是慢悠悠极具生活味的感觉,而且使得成都的酒吧更加火爆!玉林路的小酒馆估计现在慕名而去的人很多吧,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本来自己也不是很爱喝酒。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实地感受一下赵雷音乐下的玉林路的小酒馆。
赵雷—成都
对于我来说,第一日的印象给予我来说还是挺不错的,环境干净整洁,出租车司机热情好客,空气湿润,成都人的说话我有些听得不是很懂,我说的陕西话人家也听得迷迷糊糊,我只好把我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拿出来了。这个我觉得应该可以改一下,对于这个国际文化大省的省会来说,出租车司机以及一些涉及旅游的商贩,可以学习推广一下普通话,这样对成都的旅游发展更有好处。
宽窄巷子出来,天空开始下着蒙蒙细雨,不过还好不很大。高德地图约车,不一会司机根据导航来到送我回到了客栈。来到成都的行程第二天计划是青都之旅。
四川是旅游大省,尤其是都江堰和青城山是两个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四川,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更是让巴蜀文化深入人心。青城山的道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此对于都江堰和青城山,绝不是游玩这么简单,要读懂它,就要穿越时空和李冰及道家来一次心灵对话和思想升华,也不枉了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本意了。
都江堰全景
都江堰和青城山择邻而居,更是突出二者互不分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道家哲学思想。就仿佛一对携手千年的伉俪,一起从遥远的历史中携手同行,历经磨难,讲述着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
多年前读到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其中一篇《都江堰》颇为著名。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到:都江堰调理自然力的本事械医 ,被近旁的青城山做了哲学总结。青城山是道教圣地,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大宗教。道教汲取了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把水作为教义的象征。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张小娘子,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这便是道。
道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因此也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道无处不在,却在都江堰做了一次集中呈现。因此,都江堰和青城山相邻而居,互相映衬,彼此佐证,成了研修中国哲学的最浓缩课堂。
于是余秋雨在游玩后在一处道观当即写下了“”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对联。现在已经成为成都都江堰对外宣传的一句经典,独一无二的标识名片。在当地旅游大巴车身和广告宣传单都能看到。
都江堰是我一直都想来看看的伟大水利工程。尤其是经历过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的完好无损保存更是增添了它的神秘和伟大。地震造成都江堰周边许多建筑垮塌,但唯独都江堰却完好无损,这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余秋雨先生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写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让这两座世界文化遗产更是锦上添花。来成都,一定不能不拜都江堰,不能不去青城山感悟道家文化,这就是旅行带给人们的精神洗礼。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旅行社提前一天跟我沟通了出行的有关事项,第二天早上5点30分一辆面包车就来到了客栈门口接我。我当时挺纳闷,不会是面包车拉我们去都江堰。后来才知道,是各旅行社将报名的散客根据旅游线路免费统一的接送到指定的旅游大巴上,毕竟有些人来成都了报当地的旅行社进行一日游。这也是很多自由行家庭或个人的选择吧!对我来说就是如此,我不愿在当地报团,可能那样比较省事,但却少了一份旅行的惬意和自由。但是对于一些年龄大的不会玩转网络的人来说,最好还是选择正规的当地旅游团。只是旅游团的行程紧密而快速,上车睡觉,到了景点开始上厕所,紧跟导游游览。没有一丝自己自由游览的游刃有余,而且更重要的旅行团还会把游客带到购物区进行购物。
近几年,网上对于旅行社欺客的报道屡见不鲜,导游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很多人慢慢开始选择自由行和纯玩游了。
对我来说,来成都,自由行是首选的。因为提前做好旅游攻略,拟订一下线路行程。按照由远及近的选择进行。乐山大佛和峨眉山有点太远,也是世界唯一的双世界遗产在一起,这个线路我没有计划在我的旅行计划中。因为时间精力和经济有限,只能留待下一次和家人去游览了。
这次成都行,更多的还是以市内及临近周边为准。来到成都,两大国宝不得不看,一个是大熊猫,一个是川剧。
川中七宝不得不知道,这有助于来四川成都旅游的重点把握。一是川酒。川酒,指产于中国四川地区的白酒,因四川产酒量大和知名品牌众多而闻名国内外。在中国消费市场上形成了“川酒云烟”的说法。四川有获得历届中国名酒评比名酒称号的白酒六种,号称“六朵金花”,分别是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沱牌曲酒、全兴大曲、郎酒。其中郎酒属酱香型白酒,其余五种属于浓香型白酒。四川的名酒企业有四家国内上市公司,分别是五粮液,泸州老窖,沱牌曲酒,水井坊。二是川菜火锅全国有名。四川的火锅是九宫格,而且正宗的火锅是越吃越辣,口味鲜香麻辣。川菜作为中国著名的菜系名扬华夏,当地特色小吃花样繁多,给你更多的味蕾体验。
三是茶文化,尤其是来四川不得不喝盖碗茶。
四是川戏。川戏最令人惊叹的是变脸,也是国家的二级机密。来成都,不看川剧就很遗憾。随后我会给大家专门介绍川剧。来成都哪家川剧比较正宗,省的看了一出假川剧。
五是四川美女甲天下,川妹子不但皮肤水嫩,性格也是火辣辣的!来成都看美女,春熙路太古里是必不可少的打卡,这里是商贾云集,现代化气息浓郁,而且世界品牌和各路美食云集,特别一提的是这里是川妹子的美女集中营,更是摄影家和外地游客猎艳的好地方,没有之二,后面我会有一大波美女图片放出。而且更为出名的是一只爬墙网红大熊猫,来了就去太古里IFS看一看吧!
六是四川特产丰富。
七宝就是蜀女蜀绣。成都的刺绣文化很是丰富源远流长。来成都不得不看看。有时间的话可以到杜甫草堂不远的蜀绣博物馆看一看。
这七宝是在车上导游给大家讲解的。我用手机记事本记录的,就是防止忘记。观景不如听景,来到著名景点,没有导游讲解只是个走马观花,枉费了旅游的意义。所以关于来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的一定需要导游陪伴讲解,这样才能感受和体会这两个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
【科普一下】四川的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九寨沟 Jiuzhaigou Scenic Spot(四川省,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
2.黄龙寺风景区 Huanglong Scenic Spot(四川省,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
3.大熊猫栖息地 China's giant panda habitat(四川省,2006.7 世界自然遗产)
4.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四川省,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5.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四川省,2000.11 文化遗产)
说了这么多,洋洋洒洒写码了了三千多字,还没有进入今天的主旋律,看文的盆友是不是有点厌倦瞌睡了。嘻嘻,重点来了。
从成都坐车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就到了都江堰。导游带领我们第一站来到的是熊猫小巷。这里我就不多说了,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熊猫卡通展馆和一些熊猫玩偶的专卖店。(更多图片可在我的qq空间看到,306910950,需要看的盆友加我qq)
熊猫小巷





结束熊猫小巷的参观,便出发到达都江堰景区。导游提醒大家在景区门有很多人穿着各式各样造型的人要跟你合影,千万不要合影,因为这些人是聋哑人,跟他们合影是要收费的,而且对于残疾人你不得不掏钱,除非你要献爱心,否则不要理会他们。
合影收费的聋哑人

到达都江堰景区,最高的是玉垒阁
既然是拜水都江堰止痛化癓片,那么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这个听我给大家讲一讲精华。游览的过程就不再累赘。大家机会的话一定亲身体会一次,感受一次。毕竟我们从书本上和电视上看到的远没有亲临其境的好,最美的人生风景是你心态很好永远行走在路上感悟!这才是生活,才是活着的理由。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你说呢?
离堆公园是都江堰景区的市内入口,园内充斥着奇花异木和丛林幽径。进入公园后,可以看见一个喷泉池,池内有竹笼、杩槎和卧铁的复制品。过了喷泉池,就是堰功道,是为纪念历代护堰有功的人修造的。道路两旁种满了银杏树,分立着12尊塑像,雕像的底座上有关于人物功绩的文字记载。
堰功道碑记
堰功道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龙吟沟,共有248个大小龙头向沟中吐水,沟内之水直流到卧铁之下。为什么会偏偏设计248个龙头?其实它是体现了道教思想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变四相,四相演八卦之说,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意。在每尊塑像中间都伴有古桩银杏,古桩历经风雨沧桑,其实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十二尊青铜雕像与伏龙观里陈列的东汉时期李冰石像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长达2200多年的历史画卷。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治蜀先治水”、“水清则政清”的思想。
竹笼、杩槎、卧铁,可以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必不可少的三样神器。竹笼和杩槎是用来控制水的流向和流量的。
杩槎
竹笼
卧铁
神器一:竹笼。在竹笼里都装的是大小不一的石块,石块中都有大小不一的空隙。这些空隙,才让竹笼显得更完美,在洪汛期,如果使用密不透风的泥墙来分流,流水的力量很大,很容易就会冲垮它。但是有竹笼就不同了,虽然还是有部分的水穿竹笼而过,但是大大缓解了水流的冲力,同时也起到了排沙的作用。
神器二:杩槎。为了保证竹笼的牢固,就需要杩槎了。由6根圆木绑成立体三脚架,截流的时候,和木梁、竹席连成一排放在水里边,再把装满卵石的竹笼固定穿在杩槎中。那就相当的牢固了。这竹笼和杩槎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是古人的智慧所在,直到今天,它们仍然被广泛运用于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防洪抢险之中呢。
神器三:卧铁。它就相当于现在的标尺。在古时候人们要对河滩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可是用什么作为一个标准呢?那时候的科技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没有那么多的高科技手段。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想到了用石马作为标准。由于水中有大量的沙石,而且石马长时间被河水中的沙石冲刷、打磨,慢慢地,被埋在河床底部的石马,被磨损的很严重,人们就想到了一个新法子,用铁柱来代替石马。就是现在使用的卧铁,它不容易磨损达式常近况,使用时间较长。可见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伏龙观在离堆的上方
伏龙观建在离堆这个玉垒山分离出来的小山堆上,而且它紧挨着宝瓶口,里边的观澜亭可是俯瞰宝瓶口的最好位置哦。民间传说李冰父子在这儿降服了一条龙,然后用铁链把龙锁在了离堆下面,离堆之上的道观因此得名伏龙观。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南流经四川省的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年均总水量150亿m3左右。全河落差3560m,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魔幻妖塔。
都江堰纪念碑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距今已经已经使用了两千多年,现在以后还会继续为天府人民造福。
宝瓶口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又称百大堰、犍尾堰、金堤等,始建于公元前250年,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公元1335年正式命名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李冰来到蜀郡以后,对蜀郡的农田水利状况作了实地考察。他发现蜀地四周都是高山,中间却是块大盆地。要发展农业,关键是解决农田的灌溉与排涝问题。岷江从西边的岷山上流下来,湍急的水直流到灌县,因为地势突然变平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增高,河水常常泛滥成灾。然而盆地的东侧,又因为被玉垒山阻隔,岷江的水流不过去,又常常闹旱灾。所以,李冰决定在灌县城郊凿通玉垒山,引水分洪。在此同时,再在这段江中筑坝搞分流,将江水引到东边,灌溉东边的大片农田。为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李冰还组织了数十万民工,开山凿石,修堰开渠,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战,最终建成了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宝瓶口、鱼嘴、飞沙堰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当地的水患。
宝瓶口。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之地,因形状像瓶口而得名。宝瓶口左是玉垒山,右是离堆。据《史记》可知,确由李冰所开。而当时条件,只能用钢钎和铁锤,采用这样的办法开凿山体工程量实在太大,李冰在这种情况下,想出了火烧水浇的办法,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岩石崩裂疏松,进而开凿,大大减少了工程量。历经8年,终于在玉垒山开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作“离堆”。另外,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留出了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从中流淌经过;高峰时节则会由于流量的加大而水位抬高,这时飞沙堰的设计就与宝瓶口相互呼应结合,每当内江水位抬高并超过内河床2.5米时,奔流的江水就会从飞沙堰溢出,这样就不会使进入宝瓶口的流量太大,威胁下游灌区的安全,岷江流量越大,引入宝瓶口的流量比例越小。宝瓶口的这种自然控制功能,对下游灌区的防洪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鱼嘴
鱼嘴。由于宝瓶口上游的岷江东岸有玉垒山,使得地势东高西低,在枯水期,江水难以向东面流,成都平原仍然得不到灌溉。为解决这个问题,李冰修建了第二个工程,沿着留在江心的“离堆”向上游方向,修筑一个几百米长的大堤,称为“金刚堤”,金刚堤迎着上游江水的头部,就被叫作“鱼嘴”。现在一般把这个工程统称为“鱼嘴”。从“鱼嘴”到“离堆”之间的金刚堤,把岷江之水进一步分为“外江”和“内江”两个部分,西面原有的岷江河道,称作“外江”;东面的河道,称作“内江”。到了每年枯水期,就组织人工对“内江”进行挖掘,使“内江”比“外江”低,这样就解决了枯水期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的问题。另外,由于内江被挖得比外江地势低,每当丰水季节,江水的表层清水就会抢进内江,而江水的底层浊水就会存留在外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内江泥沙淤塞的问题。
飞沙堰
飞沙堰。“鱼嘴”工程解决了枯水期和丰水期部分泥沙淤塞的问题,但还是会有丰水期可能给内江乃至成都平原造成水量过大的问题,以及剩下的泥沙对内江淤积的问题,故而修建了都江堰的第三个工程——飞沙堰。飞沙堰实际上是在金刚堤最靠近离堆的地方,故意留出的一段凹槽。由于宝瓶口很狭窄,丰水季节,内江水位必然涨得很高。修建飞沙堰之后,高出来的水就能全部从飞沙堰漫过去朗格拉姆,流回原来的水道,也就是外江了,这样就避免了丰水季节水量过大而淹了成都平原;宝瓶口的另一个妙用在于,上游内江东岸是S形的,当大水冲到这里时,便会直接撞到半挡的玉垒山岩壁,水流翻滚,使下层的泥沙翻上来越过飞沙堰,翻到外江里,从而解决了内江剩余泥沙的淤积问题。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郑斯仁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
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以破坏自然资源为前提,充分利用地势地貌、水流等自然特点,变害为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惠及下游川西平原40多个县,1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多亩田地旱涝保收,四川从此沃野千里,成为当之无愧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充分利用自然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也是道家思想的高度体现,接下来的行程将会来到青城山问道,感受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由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难怪余秋雨会写出拜水都江堰,我们确实要对李冰这个创造者顶礼膜拜!都江堰的行程结束了,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惊叹更是思考!伟大的人物才能诞生伟大的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对于李冰父子来说蓝帽回回,历时8年专门干好一件事,而且干的惊天动地,倍受后来人的膜拜,这就足矣。一个人的一生时间很短,爱一行专一行成为引领行业的工匠,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愈来愈有世界话语权和号召力,祖国的强盛和发展需要更多的大国工匠。作为我来说,干好本职工作,认真工作,钻研业务就是对单位对祖国母亲最好的生日献礼!仅此而已。接下来将去道教文化圣地青城山去好好感悟一下。
作者简介:耿华阳,笔名耿先森,男,陕西澄城交道十甲沟人,医院药剂师,国家高级营养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现就职于陕煤实业澄合矿务局中心医院,《乐享澄城》微信平台主编,《古徵寻鲜记》专栏作者,乐享澄城2017年十大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