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九三学社历史人物】许德珩-九三学社廊坊市委员会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5-28 186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九三学社历史人物】许德珩-九三学社廊坊市委员会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九三学社历史人物】许德珩
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社廊坊青工委社史及先进人物学习系列活动(一)
1983年和1994年,中国邮政分别发行了两组题为“爱国民主人士”的纪念邮票,纪念八位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李济深、张澜、沈钧儒、黄炎培、陈其尤、陈叔通、马叙伦、许德珩,称他们都是有抱负、有骨气、有胆魄、有学识的民族精英,都是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心,“敢为百姓鼓与呼”的大无畏精神,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纵观许德珩先生的一生,他是担当得起这样的高度评价的。本期九三历史人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九三学社的主要创立者和优秀领导者——许德珩先生,第一位登上中国邮票的九三人。
一、青少年时代
1890年10月17日,许德珩出生在江西九江县,家中兄弟五人,姐妹三人,行二,自幼饱读诗书。6岁随长兄德琛在家馆启蒙。后入私塾,深得塾师刘畅春赞许。第一年读完《三字经》《幼学琼林》。第二年老师给他开讲《诗经》《左传》《四书》。以后又自学了《纲鉴易知录》等。几年私塾,给他打下了深厚的典经研读基础。
我为庐山人,
幼读白鹿洞。
塾师喜太白,冯月平
诗句教我诵。
父亲指导他读《新民丛刊》,邹容的《革命军》,严复译的《天演论》和梁启超的文章,这些新书给他灌输了民主革命思想,对他启发很大。 许德珩于光绪三十二年向在九江小学读书的同学学会了英文字母。从十六岁起,到九江县城向一位同文书院的毕业生学英文和数学。因无力在城里食宿,只好每天徒步往返四十里,进城求学,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苦学两年,奠定了后来进入中学的基础,同时也锻炼了体质和意志。1907年,同盟会 “鉴湖女侠”秋瑾就义护花危情2,其革命精神令许德珩十分敬佩,1908年,十八岁的许德珩加入同盟会。
二、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光复。二十一岁的许德珩投笔从戎加入革命军,参加九江军政府宪兵队,任秘书处秘书。兴奋之情作新诗以表:
从军乐, 从军乐,剪掉辫子,解放小脚,砸烂鸦片烟枪,去旧迎新真快乐!
从军乐,从军乐,推翻君主,扫除暴虐。千年皇帝打倒,民主共和真快乐!
从军乐,从军乐,孙文黄兴,领袖先觉。东方一声春雷,震惊世界真快乐!
真快乐,真快乐!走上革命,誓作新民,不愧邹容秋瑾,一往无前真快乐!
面对北洋军阀大肆搜捕革命党人,1913年,许德珩到达上海,考入吴淞中国公学,后因经济拮据不能支付学费,在1915年考入学费相对低廉的北京大学,生活十分艰苦。1916年父亲及前妻陈女士因病相继离世,悲痛至极,暂时休学。作《别离苦》长句:
凄凄出家门,怆怆行欲止。
父殁妻又亡,含泪对幼子。
妻年二十四,父殁五十五。
相距仅三月,何人能堪此。
频遭二大故,负咎诚无已!
痛惜我贤母,悲惨无与此。
家室已散亡,赋此别离苦。
妻子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此后,许德珩一直无意再婚,而是把精力投入求学与学生运动之中。因为九江古属楚地,为了表明无意再婚的决心,他自称“楚僧”,封闭了自己的感情之门。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带来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传播科学和民主思想的圣殿都市邪主。也正是在北大,许德珩的演讲才能、组织才能、写作才能、翻译才能、书法才能以及卓尔不群的个性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和张扬,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意志坚强、做事决绝的许德珩。直到晚年,许德珩还对当时的情景念念不忘,他不仅从心底里感谢蔡元培,而且为自己靠一手好字博得青睐、开启了和蔡元培之间的师生之谊,很是得意。1918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成立进德会,许德珩加入这个组织翡翠虎。他是当时还是全国学生统一组织“学生救国会”创办的《国民杂志》负责人之一。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许德珩是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他受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委托,起草了《北京学生界宣言》。“五四运动”爆发。大会宣读了许德珩起草的《北京学生天安门大会宣言》,大声疾呼: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国同胞处其大地,有此河山,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当天,有32名学生被捕,许德珩排在首位。许德珩在狱中写了四句五言诗: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
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爱国亦千秋。
三、旅欧七年
1920年,许德珩为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考入巴黎大学社会学系。在接触众多的思想流派中,他特别注意研究马克思主义,同时,与中共旅欧支部的周恩来、徐特立等建立了联系。
许德珩自1915年丧偶,便立志求学与学生运动,改字“楚僧”纸牌的秘密,以示无意续婚。当时法国已经积聚了许多来自国内的学生,出生于湖南长沙的劳君展就是其中之一。她自幼聪明敏捷,活泼上进,追求新思想、新文化,个性非常突出。还在长沙周南女校上中学时期,她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担任长沙学生联合会宣传部部长,参加了由毛泽东、蔡和森组织的“新民学会”。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她不顾反动势力的威胁和恐吓,勇敢地参加了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运动,成为影响一时的学生代表,人们把她与魏璧、向警予、蔡畅四人称为“周南四杰”。
1921年初,经北大校长蔡元培介绍,劳君展、许德珩二人相识。1922年劳君展到里昂大学攻读,经常给许德珩写信。一次, 劳君展在与许德珩的通信中,把德珩署名“楚僧”的“僧”字圈掉,写上“生”,改为“楚生”,表露了爱慕之情。许德珩见之心动,双方加快了发展。1924年夏,劳君展在法国里昂大学毕业,得到了硕士学位,入巴黎大学理科,并从居里夫人学习镭学,他们才有机会经常会面。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互相了解,在蔡元培的极力撮合之下,二人于1925年在巴黎中国饭店举行婚礼。蔡元培赠十六字红缎题词:
爱结同心,互助互励。
学术事业,勤奋无已。

为了纪念这一段萌发于法国的浪漫爱情,许德珩和劳君展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叫“鹿希”――这是最普通的法国女孩名字的谐音,许鹿希后来成为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
四、在革命的转变关头
1927年春,许德珩夫妇受国内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的鼓舞,酝酿回国,后因劳君展正从居里夫人研究镭学,于是决定许德珩一人先行回国。《返国途中》记事诗:
航行一个月,孤独感苦辛。
白天写讲稿,夜晚观海滨。
进入印度洋,浪静风亦平。
月色凉如水,海上泛鱼鳞。
我思国内事,我念君展情。
留学成往事,奋斗在前尘。
回国后,许德珩来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教官,讲授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史。继而应恽代英之邀到武汉,担任武汉中央政治学校政治教官,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又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许德珩应恽代英之邀经香港到当时革命中心武汉,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和武汉第四中山大学传播社会主义知识。以后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武汉政府反共后,他掩护许多共产党员脱险。
1927年9月,许德珩偕回国不久、任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的劳君展离开武汉,抵上海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的翻译工作。1931年初,许德珩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仍讲授社会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五、抗日救国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许德珩无比悲愤,经常到各个大学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痛斥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他与侯外庐、马哲民三教授被北平当局逮捕,经宋庆龄、蔡元培等鼎力营救,才被释放。出狱后,他加入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赴张家口支持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
1935年1月,许德珩根据中共地下组织的要求,积极推动“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游行当天,许德珩夫妇走在游行队伍中,与同学们一起迎着军警的大刀和高压水龙头昂首前进,身上的棉衣结了一层冰甲,让同学们深受鼓舞。“一二九”爱国运动纪念诗:
救国毋忘“一二九”,
冰天雪地万人吼。
面对大刀水龙头,
不屈不挠斗群丑。
“华北政委会”取消,
万众一心胜利有。
扩大斗争到全国双凤奇案,
爱国精神永不朽。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许德珩奔走于大后方,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回原籍江西任江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动员抗战,保卫家乡。国民参政会成立,他以社会知名人士身份担任了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在参政会例会上,他多次痛斥汪精卫等投降派,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成为民主人士的旗帜。
六、为新中国而奋斗
1944年11月,日寇攻占独山,进逼贵阳。重庆国民政府投降的空气非常浓厚。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许德珩、劳君展、梁希、潘菽、税西恒、黄国璋、张雪岩、何鲁、涂长望等重庆文教科学界和一些经济工商界的朋友对国是非常忧心,经常聚在许、劳家中座谈。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郑靖文,大家深感有必要进一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于是便把这一座谈形式固定下来,取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每周举行一次,并提出“民主团结,抗战到底”的主张。抗战胜利后,国名党为了维护独裁统治,极力抢夺胜利果实,准备发动大规模内战,许德珩有感而作诗二首:

雪满山头映晚霞,片云微雾噪归鸦。
荒园此日登临处,百感凄凉何处家。

群魔乱舞闹中华,五子登科哪管它。
极目中原无净土,延安可望在天涯。
1945年9月3日,日寇正式签字投降。“座谈会”在那一天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在会上,有人提议,抗战胜利了,大家将回到不同的城市,建议将“座谈会”发展成为永久性的组织,以便长期存在和发展。此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并将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座谈会”。恰在此时,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邀请许德珩夫妇见面。许德珩与毛泽东是北大时期的志同道合者,劳君展是毛泽东1917年创建的新民学会成员。老友相会,相谈甚洽。许德珩介绍了民主科学座谈会的一些情况,得到毛泽东的极大鼓励。1946年1月9日,“九三座谈会”成员在座谈时决定,把“九三座谈会”改建为“九三学社”,这样使组织从名称上看像个正式组织而不是座谈会议,又保护了组织,加强扩大团结面。会议决定成立筹备会,许德珩与褚辅成、张西曼作为召集人,并在《新华日报》、《大公报》上发表了宣言。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青年大厦召开了成立大会,许德珩当选为理事。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当时国民党蒋介石与美帝国主义勾结,蓄意发动内战。面对如此险恶形势,“筹备会”认为,知识分子在全国人民面前,还应负起责任,继续发扬“五四”以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精神,继承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与各阶层人民站在一起,和一切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在会上,九三学社提出自己的基本主张:“促进民主政治之实现,争取人民之基本自由”,与中共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相呼应。此后,九三学社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运动,抵制国民党政府片面召开“国大”。
1946年秋,许德珩就任北大政治系教授。带着两个孩子,面对满目疮痍的河山,感而作诗一首:
离却渝州路,京华我又来。
劫灰余满月,遍地是尘埃。
狼去今逢虎,人民遭重灾。
齐心同努力,共把河山改。
以北大为阵地,他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蒙初之赐,特别是对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详加论证。同时,联系实际,经常抨击蒋介石和国民党的独裁。1946年冬,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蒋介石公然撕毁旧政协协议,下令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他是参政员和国大代表,在课堂上有同学问许老对这事有什么看法。许老大声说:“非法,非法,我坚决拒绝参加。” 他的讲课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选修的、旁听的,特别是校外旁听的非常之多。
1947年2月21日,蒋介石强迫中共驻北平军调部人员撤回延安时,刑西萍到许德珩寓所,告诉他九三学社今后如何开展工作;5月20日,国民党政府召开国民参政会,许德珩依照事先与中共地下党员协商的结果,利用合法形式,和20名参政员联名提出《停止内战恢复和平案》,在参政会上造成强大的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声势。
1948年3月29日是蒋介石下令召开行宪的伪国民代表大会开幕的第一天。北大学生为了表示抗议,在民主广场举行集会,国民党出动了5000名多军警,包围了三院、红楼,在校门对面堆起了沙包,架起了机关枪,装甲车不停地在沙滩大街开来开去,如临大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镇压学生的流血事件。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许德珩、樊弘、袁翰青三位教授应邀到会讲话,受到全场2000多同学的热烈欢迎。许德珩给青年拟了一个誓词:“我,知识分子,认清了知识分子应走的道路,绝不为自己的利益而背叛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坚决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新的中国而努力。”三位教授的演讲,极大鼓舞了北大同学的斗志。
1948年4月30日,中共发出“五一”口号,在北平的九三学社总社闻讯后秘密举行会议,响应“五一”口号;1949年1月12日,许德珩与城内各大学教员联合,奉劝傅作义将军顺从民意,谋取和平解放之法,将军队撤出城外。北平和平解放后,1月26日,九三学社公开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不久,作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成员,他参加了由李维汉任组长拟定参加新政协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小组(第一小组)、由周恩来任组长的起草共同纲领小组(第三小组)的工作,为新政协的召开、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
10月1日,许德珩以九三学社代表身份登上天安门,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
七、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许德珩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直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以及《婚姻法》等主要法律法规的制订作出了积极贡献。1956年5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上,毛主席任命许德珩为水产部长。从此,被毛主席戏称为“海龙王”的许德珩转到不熟悉的领导岗位上,为新中国水产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64年12月至1983年6月,许德珩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德珩不顾年事已高,仍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兢兢业业地工作。 “豪杰捐躯志已酬,史册光辉旧辈流。越过人间六十载,誓将白首再从头。”这是许老晚年写下的诗句,也是他当时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1988年,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以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的精神,关注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关注着九三学社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德珩又多次向中共组织表示:“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我身后能追认我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979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许德珩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邓颖超和乌兰夫。89岁高龄的许德珩在入党仪式上表示,他能在垂暮之年由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感到无限光荣。他要永远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死而后已。
1990年 2月 8日,许德珩以百岁高龄在北京逝世。
四年之后,许德珩的形象同李济深、张澜等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一并登上新中国的邮票,成为“国家名片”上的九三第一人。这既是许德珩个人的殊荣,也是全体九三人的荣耀!
许德珩不平凡的人生轨迹,见证了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他的人生道路,凝结了20世纪中国一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不懈奋斗的历程炎阳刀法。在他的身上,汇聚了太多历史和传统所期许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纵观许德珩的百岁人生,他的历史功绩、崇高精神和伟大风范让人心潮难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每一位九三人都要以先生为楷模,坚定革命的信仰,修炼自身的品性,不断增厚民主科学的素养,提升报国为民的工作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书籍:
1.许德珩著,《许德珩回忆录:为了民主与科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许进主编,《1890-1990 百年风云 许德珩》,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3.王世铎 著,《九三学社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九三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