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习俗礼仪】居住习俗(清末至民国)-志慧泉港

全部文章 admin 2017-10-30 170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习俗礼仪】居住习俗(清末至民国)-志慧泉港

?提示:点击上方"志慧泉港"↑免费订阅本刊
清末至民国时期,泉港民居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做工更加精细,装饰更加华美;二、建筑风格更趋于多元化,出现了中外合璧的民居建筑。清末至民国时期,大批乡人到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谋生,这些华侨到了国外,学习借鉴了国外的民居建筑的风格和优点青花瓷化学版,回乡之后便洋为中用,逐渐形成了“中外合璧”的建筑式样。如前黄镇的合隆大厝和山腰镇阿罗嫂大厝,这两座民居巧妙借鉴和吸收西方建筑文化,为泉港民居文化增添新内容。
合隆大厝。气势恢宏、建构别致的合隆大厝坐落于前黄镇前黄村,始建于1911年。大厝坐北朝南,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共有36间房屋,总长44.5米,宽35.7米,占地1588.7平方米。从最东面的围墙大门进去,便踏上砖埕;紧挨围墙边有个前花园。砖埕的前面是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燕尾翘脊的二进五间张的皇宫式大厝。檐下以白灰与彩瓷雕塑着众多的人物山水、花卉树木、飞禽走兽等,形象毕肖,情态动人,外面用透明玻璃框加以保护。大门两旁分别镶嵌着四幅用辉绿岩镂刻的工笔画梅兰松竹图,左右侧各有一个侧门,门额上分别有“居仁”、“由义”的石刻。当年平时大门通常是紧闭的,均从两侧边门出入,若逢盛事节日,方启开大门。穿过天井再上厅堂,正中悬挂着一幅“黄山迎客松”的山水国画。整座大厝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之中,不失大气壮观。

隔开一条2.5米宽的大巷路,就是西面部分:分别由下馆、小洋楼和一座三间张大厝组成。林楚麒下馆与三间张大厝前面均有砖埕,三面围墙与东面部分隔开,又与围墙边门相互勾通。下馆西南面有个大门,最西面留个天井,内有二房一厅;往西间隔一条0.5米宽的小巷,就是三间张大厝;北面与小洋楼厝埕联壁。小洋楼因门窗等仿效西洋建筑而得名,它的东面壁也就是五间张大厝西后厅连接的跨巷骑楼壁。另外还在五间张下厅角房的翘脊下开一个小门,内通阁楼,外延的跨巷厝埕与下馆厝埕、小洋楼厝埕、跨巷骑楼厝埕串联勾通,布局严谨,建筑独特。
阿罗嫂大厝。山腰镇顶埭村的阿罗嫂古大厝素以“三奇”闻名遐迩:第一奇是古大厝以一个女人的称谓来命名而流传,这在泉州侨乡乃至闽南各地,极为罕见;第二奇是古大厝建筑特色绝无仅有,名扬海内外;第三奇是建筑选址奇特,整座大厝有意建在一条小河转弯的两面临水之处,底基不惜代价打下密密麻麻的木桩。这座大厝始建于1947年7月,原计划建108间,1949年农历10月建至99间时,远在新加坡的厝主人“阿罗嫂”的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无力顾及而停建。虽如此,也已花费了90多斤黄金。
阿罗嫂大厝坐东朝西,系三进三间张双护驾楼的皇宫式建筑,紧接后院环楼花园,总长38.4米,宽33.3米,占地1278.7平方米。大厝硬山式屋顶,燕尾式屋脊仙家悠闲生活,屋檐下用白灰雕塑着各种山水人物图形,墙裙上用红砖与白瓷砖镶嵌成斜格几何图案。凹入的石大门顶端是一排排斗拱梁雕哲也二号,镂刻着多种花鸟卉树等精美图案;大门两侧是精美的辉绿岩浮雕,上面则是用红砖绿瓷等组成的图案。穿过天井步上厅堂,可见一堵屏风,顶上也是一排镂刻着人物花卉等图案的斗拱梁雕,雕工精湛雅美。从屏风两侧边门进去可通往后厅,后厅中竖立着一座分别通往南北后房阁楼的楼梯。这二间后房阁楼小巧玲珑,墙体与门窗等均是红砖砌成,像两颗璀璨的玛瑙,镶嵌在高翘欲飞的燕尾式屋脊旁边。从北护厝大门进去,可见一溜白石红砖墙体的厢房,走廊高大宽敞明亮;由走廊经过二道门后如影逐形,就是后院环楼花园。北护厝及后院环楼的北面,除分别设门、窗外,还铺筑五个面临小河的台阶。南护厝下层与北护厝基本相同,一样可通后院环楼花园。上层最东面是一个钢筋混凝土梁柱支架平面的凉亭;间隔一间平屋之后,则是典雅秀丽的梳妆楼;楼前北侧有一座凌空飞架的楼梯,直通楼上屋埕罗艳芳,在这里极目远眺,万千气象与如画美景尽收眼底。南护厝及后院环楼的南面,因是交通要道,所以一楼设有三个凹入的大门、二个小门供行人出入。尽管“阿罗嫂”古大厝未能建完整,后院环楼的东面与北面的几间楼房仅建墙体或架设钢筋混凝土梁柱而已,但仍不失绮丽壮观,许多人观后赞叹它是一座“现代别墅花园”。

自宋时至近代,本地民间风俗无根本上破立,小农经济一贯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民居的布局大体一致,房屋装饰、日常器具亦世代传承,相差无几。
厅堂。厅堂是显耀主人的社会地位、财力、文化修养等的所在。是整座住宅装饰的重点黄怡晴。境内每个家庭的厅堂正中,都置一长案桌,祀一龛祖先木主,称公妈龛,有的会在龛前衔接摆设“公妈桌”,主要用于摆放祭祀品。长案桌置一佛龛,通常主祀观音菩萨、土地公,有的还供灶君公,其它神祇增减不一。长案桌上方正中壁挂着年画,有松鹤延年、牡丹富贵、福禄寿喜或百寿图、盛世升平等。厅堂两侧还有雕艺讲究的木制太师椅、茶几猎宝天下,用以招待客人。这种布局,现在乡村还有传统人家沿用。
厨房。厨房是全家人一日三餐的地方,如果没有筑灶,则整座房子就不算完工,不能谢土进厝。建房之后,首先要由地理先生确定灶口朝向,备料择日动工。较大的家庭有“双连灶”,大灶置大锅,小灶置小锅,灶腔通连一个砖砌的烟囱通屋顶。有的灶仅有大灶麻雀变公主,另用大号烘炉作小灶,俗称“鸡母灶”。民间厨灶有几种禁忌,灶口不能直对门,也不能对墙角;不得敲打灶台,也不得在灶前啼哭;熄火时不得把火叉梗于灶口。新灶建成后,在大门口“挂青”三日,不让陌生人进屋,以免冲撞灶神。这个习俗解放后已鲜见。境内称传统的铁锅为“鼎”,因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柴火是主要的炊事燃料,煮饭后会在锅底附上一层烟灰,乡下人家经常会在第二天清早煮饭前,一手提着锄头,一手提着自家的锅,在门平地上扒锅灰梁佩诗。这时,左邻右舍锄头刮着锅底之声此起彼伏,相通交错,汇成一曲乡村清晨序曲。60年代以后,炊事燃料逐渐用煤,灶改用蜂窝煤炉;90年代以后,已逐渐采用电炉电锅、液化气灶,因此大多筑设新式灶锅台。如今,还可见到乡村人家两种或三种燃料不同的锅灶并用。
厨房放置的食具和炊具,有陶器类、瓷器类的各种碗、盘、碟、瓶、钵、缸、瓮、壶等;有铁、铜类的锅、鼎、铲、勺等;有竹器类的笊篱、加箩、簸箕、米筛、吊篮、蒸笼等。用本地海产鲎的背壳制成的鲎勺因为弧形边缘平整又活软,能舀括尽锅中汁液,是用途最广的厨房用具。以上器具至今还为人们所用。

卧室。古式大厝的特色就是光厅暗房。因为厅堂既要奉祀祖先神明,又要待人接客,必须光亮;卧室是家人睡卧起居之处,按封建传统礼教来说,非礼勿视,必须昏暗。特别是夫妇和闺女的居室,还要在房门之前挂竹帘或布帘。一般大房为尊,其次是后房、榉头房、下房和护厝房,按家中的辈份入住。当然,如果下房或护厝房修建得更为堂皇高雅,高敞透气,那么宜尊长辈先入住。
房内家具最主要的是床,旧时床铺穷者有七堵、九堵,富者有十八堵、二十四堵,甚至三十六堵。“堵”是以床上三面围栏上刻花拼堵为数。后围栏称为“遮风”,上方有床架,是一列精美的抽屉柜,围栏还撑起一面图案对称的“承尘”,这些支架平平整整地把蚊帐张起。床前还配长柜形“踏斗”周厚安,有的会有踏斗两端置齐床高的柜椅。解放初期,床的款式变得更为简单、实用,改革开放后,高低床走入了千家万户,以其舒适、科学、大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旧时卧室内的家具,还有小桌、衣橱、衣箱、梳妆箱、凳椅、脸盆架,家具上多刻有“鸳鸯戏水”、“并蒂莲开”、“双凤牡丹”等构图装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组合家具的流行,使这些器具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水井。因为井水是旧时最重要的生活水源,所以水井也可以说是居家的重要配置。旧时在巷内路边或村头边设有公用水井,井口以花岗石雕成多孔,方便多家提水;有经济能力的人家,都要在厝内天井或厝前置一口私家水井,井口多为单孔。井口要对着天空,不能被屋檐遮挡,也不能将其覆盖;较深的井,上方设有利用滑轮原理的横杆轮上下吊桶,也有利用械杆原理设单支吊杆提水。挖井时一般先请地理先生定井位,以求不伤全村的“龙心”和左邻右舍的“风水”,然后择日动土。井挖好后,要封井三日,然后由“好命”的人揭开井盖,始许用水。现在乡村仍以挖井汲水为主,许多人家利用抽水泵抽水到屋顶水池,形成家用自来水;城区则依赖自来水公司配送生活用水。
来源:《泉港民俗风情》
郑重声明: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须注明来源“志慧泉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