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为什么洪洞人说话总是“dian子”不离口,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洪洞588信息网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2-12 152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为什么洪洞人说话总是“dian子”不离口,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洪洞588信息网


作者:董爱民
洪洞人的行止言谈,随时代的催化和剥蚀,破茧羽化,翩翔出了几多雅致和靓丽。然而,有一个“粗糙”的土语卓柏卡布拉,即说话爱带把儿,却长久地如影随形,挂在洪洞人的嘴上。这个“把儿”,指的是一个特殊的词汇:“鸡娃子”。
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又遭世人诟病的词汇。用好了则能表情达意、帮自己分辩同类,使用不当,人就会斥责你“说话带巴儿”(即说脏话或骂人)。见多识广的人会告诉你,不管在京城府地,抑或穷乡僻壤,也不论操何种口音,只要有人无意间吐出了这个词汇,身旁的洪洞人就会认出是“一乡人”,接下来,他们就会围拢过来,搭讪问候,相互帮衬。这在外地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外地人乍听这个词儿就瞠目结舌,皱眉摇头,认为粗俗不雅。有一位南方客商扳着手指头,数了一下,面前这位洪洞合作伙伴,在十句话中,竟用了五十七个这个词儿。他很好奇,就问“你说的鸡娃子是啥”?洪洞合作伙伴儿一听,笑出了眼泪;笑够了,又觉得不好意思解释,就随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过了一会儿,南方客商瞅见洪洞人的鼻子上粘有一粒米,就提醒说“看你鸡娃子上有一粒米”。一饭厅的洪洞人听见,立时笑喷了饭。

时间一久,外地人就入乡随俗,把“鸡娃子”掺杂在自己的语言中,尝试着使用,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闹得笑话也不少,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原因很简单,这样做,使他们很快地融入了洪洞,干起事儿来,顺风顺水,得心应手。有一次,我去一家福建老板的茶庄买茶。我听见这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南方人,开口闭口就是“鸡娃子”。这次,轮到我惊诧了。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奉纸橙婚?他用南方普通话说:“做鸡娃子买卖,就得说鸡娃子话。”说罢,模仿着洪洞人的豪爽样儿,哈哈大笑起来。
我觉得这位白白净净的南方人像个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就想考一考他如何理解“鸡娃子”的。仿佛积攒了一肚子话,想对人倾诉,他给我沏了一壶上等的明前茶,端坐在木根雕茶几的对面,沉思着说:就本意而言,“鸡娃子”指男人的生殖器,但引申义就复杂多了,连你们本地粗心大意的人,也会有用错的时候。我大致归纳了一下,引申义大致分为肯定的和否定或正向和负向两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就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接近、取得、保护、接受、拥护、吸收、助长、产生、造成等。比如,那个孩子考试成绩优秀,竞技拿冠军,他们就啧啧称赞,“鸡娃子娃真行”;否定或负向就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避开、丢弃、反对、破坏、抵制、限制、消灭等。这里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表示对某人某物事的愤懑、嫌弃、厌恶等态度。比如,天气连阴数日不开,耽误了农活儿,洪洞人就对着乌压压的天空说“这鸡娃子天气”,表示完也就完了,再没有了下文;二是表示否定、轻蔑、不屑等意向,而且在表达了这种负面情绪之后,往往可以闻到火药味儿,预示着其后就有实际行动。比如,你对某个权威人士说“好”方程式驾校,他们却认定他(她)是为非作歹的人,他们往往会说“他算个鸡娃子”!高岩成二而只要他们嘴里吐出了这个词儿,心里也翻腾起这个词儿,那这个人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

给壶里添加了开水,南方人接着说,这个“标识”性的词汇,使用的对象、范围、场合都有讲究,万万马虎不得大地春饼店。就对象来讲,长辈把这个词用到晚辈身上,可以表示亲昵、爱抚,晚辈说出这个词则是“大不敬”;就范围来讲,除开表示负面儿情绪,只使用在很小的私密范围。你如果见一伙人聚集在一起,高频率地使用这个词儿,那无没疑问,他们是“志同道合”的一个圈子;就场合来讲,在公众正式场所,使用这个词绝对是个“禁忌”。如果某个人在这种场合使用了这个词儿,众人就会说他(她)“说话带巴儿”,这无异于说脏话,骂人。但对特殊人群,洪洞人则很包容。比如,选拔乡镇妇女干部时,那些嘴上习惯说“鸡娃子”一词的女同志,似乎显得“泼辣”,往往会沾些光。
那么,诺大个中国,“鸡娃子”何以独独成为洪洞的“标识”性词汇呢?南方人分析,原因有三:一是男性生殖崇拜的遗痕。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口和粮食一样是财富和力量的象征,对于生殖和性的重视,使得性文化深深渗透在每一个领域。性崇拜包含生殖器崇拜、性交崇拜和生殖崇拜。各地出土的不同种类的陶祖,便反映了古代对男性的性崇拜现象。 “祖”字的左边为示,即神祗,右边的“且”字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所以有“且”字边的词,原始的意思和性都有关系。原始初民把生殖器神化,认为这是神力,魔力的象征。他们供奉玉神、陶祖、石祖等等,即玉、陶、石制的男性生殖器,至今有些少数民族还悬挂木祖、玉祖、铜祖以辟邪;古人还常把田野、河流、大地看成是女阴和女性的象征,认为男女交合就像在田野播种,祭祀土地时要放置女性使用过的器物和经血,女子分娩去田野,认为可使分娩顺利,五谷丰登。同样,在田野中启立一个巨大的阴茎(有时以圆柱、塔代替),就象征男女交合,阴阳调和,可以风调雨顺宁晋天气预报,土地肥沃,高产丰收。后来,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像人们用树叶、衣服遮体一样,人们对生殖崇拜内化于心,便定格于语言了。二是区位和历史造成的。资料记载:山西话继承了汉语的古韵,“平水韵”就是出在临汾地区。因此,山西人学习古汉语比北京人容易,因为北京人只能发出四个声调,现在的普通话没有入声字,而山西话里有。山西话至今还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比如:两人一起走叫“厮跟上”;家里穷困叫“家寒”。由于地理和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山西方言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成分,是中国研究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活化石。洪洞属临汾的核心地带,日常用语中,古音古词,俯拾皆是。“鸡娃子”一词立减网,专家认定当为古已有之。三是洪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翻阅临汾十几个县市的史志,不难看出,洪洞自古以来,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没有发生过什么毁灭性的大灾难,这也是明太祖把移民的集散地拣选在洪洞的主要原因。自然界的风调雨顺,社会的安定,必然造成文化(包括语言)的长时间的恒定。其实,在洪洞,与“标志”性词汇公生共存的古词汇,还有很多很多。正如方言学家李荣先生说的,“这里的方言,跟山西的煤炭一样丰富。”
这“鸡娃子”南方人真聪明。
(本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