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步廊的这个姓氏渊源可追溯到宋仁宗时期,文化传承悠久,风景美如画.....-幸福昆阳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6-16 176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步廊的这个姓氏渊源可追溯到宋仁宗时期,文化传承悠久,风景美如画.....-幸福昆阳

步廊行政村位于昆阳镇水亭社区东北部,距平阳县城4公里,因步廊山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在上坦。由上坦、步廊底、山头角三个自然村组成。

步廊成村在北宋时期。据当地《蔡氏宗谱》载,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蔡姓由福建莆田迁此定居,始成村落。《平阳塘河文化》也载:“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蔡直衙孙蔡永年迁居万全一都步廊七星山下,为步廊蔡族始祖。”故步廊山有人类活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而步廊成村也有一千年左右时间,在万全平原上,步廊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超速绯闻。

蔡氏自福建莆田迁到平阳旸岙戒之馆,后又至步廊定居,步廊蔡氏一族人才辈出,成为宋时平阳一大名门望族。蔡元康(1075~1117),字君济,一字君仲,平阳县万全乡步廊村人。“资禀刚峻,精识绝人,论天下事,评一时人物,始卒皆如所言”,尤其在道德方面,极受人称赞。徐慧宣在太学十多年,学问非常深博。是太学平阳第一人,道德五行的先贤。蔡必胜(1139~1203),字直之,平阳县万全乡步廊村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武科进士,补成忠郎,为平阳万全第一个武状元。授江东将领副东南十一将,知邵州。光宗即位,召为閤门舍人,迁带御器械,知閤门事。宁宗即位,出知池州,徒楚州、庐州。蔡任,蔡必胜之次子,字子重,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迪公郎,历任卢州州学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知松阳县、钱唐县。蔡埙,蔡必胜之孙,淳祐元年(1241)进士,历任左迪功郎守大理评事,礼部郎中。蔡行夫,平阳县万全乡步廊村人。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淳熙年间,朱熹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时,曾经到了温州,与门人蔡行夫、徐容等,一同研讨讲学,这对程朱学派在平阳的传播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步廊村口,有一幢破旧的两层楼房,共六间,楼房前有一个小操洪兴大飞哥场,外面是围墙。这里原是步廊小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明代的步廊社学。明洪武八年(1375)朝廷下令各地立社学,延请师儒以教民间子弟欧庆春。明弘治十七年(1503),朝廷明令各州府县建立社学,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15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如今看来,这也许是我国最早实施的普及教育了。这种历史背景下,平阳县令王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毁淫祠、办社学的活动,将步廊的瑞星堂改建为步廊社学。民国《平阳县志·学校志二》载:“步廊社学,旧瑞星堂。”王约是平阳历史上一个比较有贤名的县令。93《平阳县志·卷三十七·人物》载:“王约(?~1511),字资博,江西临川人,弘治二~九年(1489~1496)任平阳知县。他重视教育,爱护人才。拓建学宫,改善了学习环境。将全县庵堂寺院六十处,改建为社学,延师以训乡之子弟克尔凯郭尔。……”后来京骚戏画,人们为了纪念他,特地在平阳县城北门建立了一个王公祠,已圯。现在,昆阳北门文昌阁中祭拜的王老爷,就是王约。步廊小学,曾是一所完小,1990年时有5个班级,259名学生,11名教师,是当时万全平原上一所办学规模比较大的完今井梦露小,后由于校网布局调整,于2002年左右并入昆阳七小。(来源:蔡氏文化传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