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驾驭连江马鼻这件神器,可以捕获海鲜美食,也可驰骋战场!-海连江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3-18 136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驾驭连江马鼻这件神器,可以捕获海鲜美食,也可驰骋战场!-海连江

长年驰骋在马鼻滩涂的土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现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开设“非常传奇”栏目,全国选十个“非遗”项目,马鼻的土橇便是其中一个。该节目在春节期间向海内外播出。

独特传奇的来历

马鼻土橇的来历,与马鼻的滩涂特点息息相关,与马鼻前人在滩泥上的生产捕捉活动紧紧相连。早期,所有的沿山岸边几乎全部是滩涂,人们的滩涂生产捕捉,大多在家门口。后来,随着中原移民大量进入马鼻,人们在滩涂上的生产范围不断扩大,加上滩涂土层厚,要将捕获的滩涂产品挑到岸上十分艰难。于是,人们急切期盼着滩涂上有一种代运和代步工具。据说,马鼻先人最初从耕牛耕地和马车中获得灵感,用大木板铺在滩泥上,将捕获的海产品放置上面,前头系上绳子往岸边拉,名之为“土板”,这是马鼻土橇的最原始称呼健一公馆,时至今日,马鼻的土橇,本地人依然叫“土板”。

后来,人们又从纵横沙场的战马中得到启示,前头像马头一样,高高地昂了起来,战马上的马鞍抓手,变成了土橇中间的扶把,坐在马上的姿势,也变成整个人跪在土橇上。因此,人们将土橇起名叫“木马”。据说,最早的木马,是整根木头劈成的,中间的扶把就是树枝。 现在的土橇都是组装的,先选一根两米多的杉木,头大的,刘冠廷或头往上翘的金投赏,去皮后描样,然后锯底板坯、刨光,接着加工配件,包括扶手座、扶手架等,最后是组装。 组装土橇始于什么时候,史书没有确切记载。最早出现史书中的,是明代嘉靖年间,戚继光指挥戚家军,用这种土橇,作为运兵工具,在马鼻玉井前的滩涂上全歼倭寇。
生产生活的利器

马鼻滩涂疆域辽阔,而且泥层复杂,靠近岸边的,滩埕较高;远处的潮底,滩埕较低,呈梯级分布山东一卡通。根据滩涂干露时间的长短,靠近岸边的比较“干涩”;中间的比较“粘稠”;最低的比较“稀软”。因此,一个优秀的蹬橇手,除了练就一身的驾驭土橇的本领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他们进入滩涂,靠近岸边的滩段,就选曾有人滑过的橇迹上走,这样,比较光滑,阻力小,而到最后的“稀软”滩段,则不能走别人滑过的,否则容易陷入泥沼中。同时,还讲究驾驭的技巧。讲究身体各部份的协调王光娜,跪在橇板上要安稳,身子不能晃动东京事变。扶手不仅是方向盘,更是平衡器。要保证不翻橇,全凭扶手来保持土橇的稳定,在泥上蹬的腿要保持节奏。

一个蹬土橇的高手,橇上负重一、两百斤,在滩涂上依然疾走如飞,这与娴熟的滑橇技巧和经验固然是分不开的,但土橇的制作窍门也十分重要。马鼻的土橇是根据当地滩涂特点量身定作的,土橇头部高翘,又不能太高,否则橇板容易晃动,影响土橇的稳定;底板也一样,太宽了,阻力面大,在“干涩”的滩段就根本滑不动,太小了,进入“稀软”滩段,负重后容易深陷难进。正宗的马鼻土橇,都有相对稳定的尺寸,而且底板底部都呈下拱状寿王李瑁,以减少前进阻力。

从前,马鼻沿岸村庄,男男女女都会驾驭土橇,用以生产及找小海等。以下的这些美食便是靠土橇获得的。










此外,村民们还用来它来比赛逗趣取乐。比赛分两种,一种比速度,就是划定终点线,谁先到达终点,谁就取胜,成为“最佳土橇手”;还有一种比能力,滑土橇上滩涂,在规定的时间内滑回来,谁捕获最多,谁就是“最佳捕获手荆福生。”

纵横滩泥的战马

在马鼻历史上,土橇不仅是生产劳动工具,还是纵横滩泥上应战强敌的战马,仅连江县志记载的战斗就有两次: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00多倭寇精兵分乘36只战船进驻马鼻。他们是准备配合攻打福州府的,途中听说同伙在莆田全军覆没,才改道进驻马鼻。抗倭名将戚继光率师,分水陆两路进攻倭寇。进攻前,戚继光听取连江籍参将陈第的建议,秘密训练土橇手。进攻时,戚家军把敌人逼入滩涂中补天灵片,让刚训练的土橇手蹬着土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深陷滩泥中的残敌杀得片甲不留。现在,马鼻龟山顶上,紧挨着关帝庙盖着的戚公祠,就是为纪念那场战斗的。县城西门外观音阁旁,当时还专门立碑记述这件事,碑上写道:“明嘉靖四十二年五月初二,总兵戚公大破倭夷于马鼻,歼之,境内遂平。”

据连江县志记载,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马鼻龟山前的海上,忽然来了一船海盗,他们挨家挨户索饷。村里一个叫陈社的,因家穷,便上船求宽限,被海盗绑在船桅上示众,其女知道后,利用土撬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在第二天凌晨退潮时,和乡亲们一道扛着竹篙,踩着土橇,将贼船团团围住,用勺斗将滩泥舀起甩打贼船,船上人醒来,一出船舱,就让滩泥封住,再用长竹篙戳捅,最终海盗无一漏网。

马鼻土橇还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灵,据民国版县志记载,民国九年(1920年),时任连江县长的张景良视察马鼻,在滩涂前有感而发石泉天气预报,写了一首《木马诗》歌颂土橇,随后,县诗坛文豪纷纷依韵和诗,总计达十六首之多。历史上,马鼻民间文人常以“土橇”为题,举办笔会。玉井新岐陈氏族谱中万兽仙君,就有这方面笔会的详细记载。
马鼻土橇看似寻常,但其悠久的历史,却演绎了无数传奇的故事。
来源:张振英
新媒体编辑:墨荷
原创投稿邮箱:3150816079@qq.com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中共连江县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
海连江:hai-lian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