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人文】关于“文化磊口”你不知道的事…-濠江宣传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3-12 133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人文】关于“文化磊口”你不知道的事…-濠江宣传


依山傍水的磊口社区
磊口社区地处国道324线与省道337线交叉口,位于达濠岛西部六朝纪事,濠江流域从村前经过,毗邻汕头内港,背靠香炉山、尖山、乌石山,青山绿水环绕,“三山镇双江”,自然景观美丽迷人,水陆交通方便。
磊口总面积2.5平方公里左右,是一个涉农社区,现有600多家庭户,人口从解放初期的几百人发展到现今的2300人。
关于“文化磊口”
你可能有八件事不知道

1. 创乡故事:从“渔”说起

▲磊口村民临海而居
相传磊口创乡至今200多年,本地无原住居民。起初是外来渔民在捕鱼时,常将此地作为中转站,于是搭建草棚来避风,二三十年间来来去去,没有形成固定的聚落。
由于地区偏远,磊口无法成为当时地方官道的选址邪神之宠,创乡之前到处都是水路,附近只有渔民往来。
直到清朝年间,磊口从谢姓乡民的聚集(只有几户人家),慢慢发展到陈、吴、李、严几个姓氏乡民的到来(形成现在磊口社区的几个大姓人家),并于清末开始修筑陆路。
据清·周硕勋《潮州府志》第六卷记载:“康熙五十六年……达濠城北二十里,名磊石口,达内河接澄揭二县,迤西而上直接潮阳城猫猫兔,驻水师守备千把,招宁司巡检招收场监课正副大使,本港渔船千艘,商民稠密,与海门俱为扼要。”从文献中可知,康熙五十六年即公元1717年,隶属达濠城的磊石口作为海防营口(其所在地即今日的磊口)的存在,历史久远。


▲清·周硕勋《潮州府志》
2. 从“磊口”到“渡口”
村中流传着一种说法,“磊口”最初的名字是“磊石”,村落中躺着的三块由大至小向上堆叠的巨石是地名的直接由来。

▲三叠石
据磊口社区居民委员会书记谢喜崇讲述,藏金生“磊口”原本叫做“捕口”(后演变为“埠口”),对于附近的渔民来说全素妍,这是个捕鱼的天然“渡口”。
从地图上看,汕头地处潮汕平原,平原宽展,江河纵橫,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水系流经出海。昔年渡运发达,渡口特别多。磊口渡(位于濠江区磊口岭与棉花村交界的濠江)具有“三江汇流口”的地理优势,因此成为主要的两大渡口之一。
在村中的福德公庙入门处,右侧有一块嵌入墙体的碑刻,碑文大致记述:磊口乡人捐资建设码头渡口,乡人船舶停靠和乘渡皆免费,于同治十二年立碑为记。这便为磊口渡的历史提供了佐证。
1933年普汕公路建成通车,因磊口无渡无桥而车辆止于此地,乘客需由汕头乘电船至磊口上车。直至1952年才设汽车渡口,1971年磊口大桥建成之后,磊口渡便逐渐被放弃。

▲福德公庙入门处右侧的碑石

▲静静流淌的濠江水

▲磊口社区位于三江汇流口
3. 治家有道:举孝悌、和家庭

▲磊口陈氏祖祠前的石碑
创乡后,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前有三江汇流,后有山地平原,物产丰富,村民生活处于富足的状态,少有外出历练的想法,长此以往,本地的文化发展速度不及外界。
部分村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创乡时先民种下淳朴和团结的文化基因,一直延续至今,磊口人家整体上家风严谨,且注重孝道蜂涌理财,延续着“举孝悌、教子弟、和家庭”的传统。
据谢书记介绍,磊口村历史上基本没有不尽孝道、子女忤逆的事例出现。

▲磊口陈氏宗祠
4. 翁万达的书斋
在后沟山(当地人称“书斋岩山“)上,有一处山洞状的石头景观,磊口村民将其称为:翁万达(翁万达,1498-1552年,明朝将领、诗人,潮州府揭阳人,即今汕头市金平区鮀浦一带人士,官至兵部尚书)的书斋。
相传翁万达少时跟随父亲打渔,长期以磊口作为途中的停靠点,其父亲便在后山打造一个山洞,以供其读书、休息。
关于“翁万达打渔”,有这样一段轶事:
翁万达四岁时随父亲翁玉出海打鱼为生。传说海中鱼虾将翁万达看成是白毛老虎,互相呼喊着逃开了。他父亲网网落空,只好返航。自此,凡是带翁万达跟着出海便打不到鱼;反之则鱼虾满载。翁玉终于得出晦气来自儿子的结论。
某次,父亲翁玉见翁万达不在,遂上船出海。正要下网,忽见船舱里钻出万达来。翁玉一时气急,顺势将翁万达抛进大海,随后后悔不迭,以为溺死亲子,不由得眼泪直流。悲哀回家里,却见翁万达在床上睡觉。
传说,翁万达掉进大海之后,南海龙王知道他是天上"白虎星"再世,日后要为明朝建功立业,便急命几名虾兵蟹将,护送"白虎星"回家。翁玉只认为儿子是神明保佑,大难不死,必成大器。从此,便不再将翁万达当成晦气。
磊口现有书斋遗迹,由三块巨石交叠而成,天然形成一处屏障。据村民讲述,当年翁万达在此处读书,由于洞中光线充足,不必耗用一滴灯油。
“书斋”是否真为翁万达父亲所筑,无确切的史料记载,附近也无相关碑文记录。

▲“书斋”前景观
尽管汕头龙泉岩左侧的一处天然石室--翁公书院是史书上较有清晰记载的翁万达少时潜心攻读的地方,但磊口村民依然坚信野蛮皇妃,“书斋”也印证着翁公少时于此地勤读诗书的历史。
磊口村民敬仰文人、渴求知识,他们坚信将先人的骨灰藏于瓮中,供奉于“书斋”内,可以保佑后代人才辈出。
因此,笔者在探访此地时仅在洞外驻足,未入洞内。出于对当地民俗的尊重,不敢亵渎。
5. 一块石头的两段故事
在磊口社区辖内,有一处摧锋军记事石刻,依稀记录着南宋时期驻军磊口的一段历史。
石刻内容如下:
推(摧)锋军伦黄景定四年
十一月廿九日部兵抵此
摧锋军是朝廷派驻粤东之军队,其制创于绍兴三年(1133)之黎乱,《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府——营寨》记载甚详,“惟推(摧)锋一军,自四十年以前,盖未之有。绍兴初,黎寇掩至城下,是时承平日久,兵不素练,莫敢谁何。所幸土豪率民兵曰召募者相与守御。阅月乃却。黎寇既灭,它寇猬起,布满山谷,为害益淫。湖、梅、循、惠实均之。”于是朝廷特设置摧锋军,分守各处,荡涤余寇。磊口村处濠江之上流,扼三阳之咽喉弘博专升本,自古为兵家要地。当时殆有警报,故摧锋军将领率听部去州十里抵此,歼灭贼寇,保境安民,因而摩崖为记。
此石头为濠江区文物保护对象。

▲摧锋军记事石刻(当地人亦称其为“太子登基石”)

▲摧锋军记事石刻是濠江区文物保护对象

▲磊口村民收藏的滩板
当时磊口前方还是一片滩涂,摧锋军在石刻附近上岸后,为了方便前行,他们发明名为滩板的“交通工具”:手握扶手,单脚划动,便可实现快速到达目的地的效果。
关于这块石头,还有另外一个称谓:南宋怀宗赵昺由水路南下逃难至磊口一带,船舶靠岸时,以此石为踏板登上陆地。当地人将此石称为”太子登基石“。
6. 山里有个“存钱洞”
据村民透露,曾有人在后沟山铸钱洞里发现铜钱,对于铜钱的由来,磊口社区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是由于磊口原是人烟稀少之地,有许多石头可以作为天然的屏障,于是便有胆大妄为的人前来此地制作假铜板;
二是清末时期海盗猖獗,同样是基于地区的隐蔽,海盗便将这个山洞作为存钱的地方loli武士。
7. 红色文化印证革命传统
磊口在军事上具有”三山镇双江“的地理优势,磊口门是进入达濠城的重要门户,因此常常成为被觊觎的军事要地,修筑碉堡是占据区位优势的主要方式。
磊口社区现存有两个碉堡(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此地修筑三座碉堡,分别位于三座山头),据谢书记回忆,这是他童年常游玩的地方,“登上去后真的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
虽然目前还未列入濠江区爱国主义教育景点,但是磊口村民都把这当成其传递革命精神的文化印记之一。

▲红旗在碉堡上空飘扬

▲水晶洞门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了防止当地组织起抗日力量,欲将村中的青壮年抓捕,青壮村民为了躲避日军抓捕,藏匿于水晶洞内,靠村中老妪借口耕作送粮救济。而后国民党败走台湾,欲抓当地青壮年补充军力,村民亦用此举应对。
8. 建国后的文化教育之花盛开

▲现在的磊口幼儿园
中国幼儿教育得到显著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而磊口社区从20世纪50年代便办起幼儿园,虽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的幼儿园发展曾出现“断片”,但是它的出现,补充了社区文化教育领域存在的空白,埋下重视培养文化素质的种子暗刃无双。
从建国发展至今,磊口一直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尤其近些年来,居委会广泛发动磊口乡贤,筹集资金和物资约二十多万元,支持学校的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前后还举办大学新生座谈会,给大学新生发放奖学金,集结乡贤及社会力量多方筹资举办助学活动,资助解决困难群众子女读书、升学、就业难等问题,逐渐提升当地群众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品性蔚然成风……
来源:“STU汕大青协”微信公众号(STU_QingXie)
微信号:濠江宣传
英文ID:haojiangxuanchuan
联系电话:0754-87380232
邮箱地址:hjqwxc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