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作家】王淑红:夏夜-乡土作家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1-16 136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作家】王淑红:夏夜-乡土作家


夏夜
王淑红
夏夜,雨像断了线的珍珠,吧嗒吧嗒敲打着窗台。窗外的世界,还有一扇一扇的窗户,西川茂错错落落地亮着,让这个漆黑清冷的雨夜多了些安全和温暖。
正在窗前凝神聚思,友人来电:
“我老家杀猪了,给你带了点乡猪肉,马上到了,雨太大,你能否在车库入口等我?”
我飞速下楼,跑到车库口。一辆的士缓缓而来,友人要开车门,我急忙撑伞上前,接过沉沉的袋子,大声向友人说:“不谢了,快走啊!”
友人摇下车窗,不忘急急叮嘱:“我就不帮你整了,今晚记得放冰箱啊,气温较高,别坏了!”
车子远去,雨儿在灯光中独自欢娱。
我拎起来回家,进入厨房。一只猪蹄,一大块肉,足足三四十斤。友人的那份友情自然要感谢,可我却独自犯愁起来了。以前,这些厨事都是先生做了,轮不到我做。可现在,我得要自己动手来做这些熟悉而陌生的厨事了。
以前,我还是那种基本不进厨房、不沾烟火、在外风风火火的女人。小时候,排行幺姑娘的我,只顾贪玩,家务活全部被俩姐包了,我就没做过一顿饭。成家以后,依然享着女人的福份曾昭玮,一日三顿不用愁。小日子亦如火热的厨房,温情满满,有滋有味。
可现在,当我将菜刀、甑板找出来e型卡簧,一块、一块,切细装袋,切着切着,却泪如泉涌,既为雨夜这份朋友的关爱,更想起了去年的那个冬夜。

那个冬夜男国少年梦,寒气逼人。约晚上九点多,也是朋友从乡下送来了一大块猪肉。我拎入厨房,问先生:
“咋办?”
先生说:“打包入库!”
我说:“冷死了,明天周未,明天弄吧。”
先生说:“还是今晚弄吧,我俩爱睡懒觉,明天起得晚,老太太(我母亲)起得早,她看到了,肯定又得忙活官榜最新章节,天太冷了,老人家受不了。”
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没想到男人这么心细。先生系上围裙,在厨房忙活起来。肥的、瘦的,骨头、肉皮,一样一样分类、切块……而我只会做些简单的事。我接上取暖器,拿出吹风机,时不时对着先生冻僵的手吹点暖风。每吹一次,先生都不忘表扬:
“恩,这个小二还不错!”
分类切块终于搞完了,还要开火炼油!已经深夜了,地上火红的取暖器,灶上跳跃的旺火苗,还有那久违的香喷喷的油渣香味啊,暖化了那个滴水成冰的寒夜……
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很长很长。哪知三天后,先生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永永远远地离我而去。
那个冬夜的画面,也定格成了我生命中的永恒……

从冬夜到夏夜,经历了难言的锥心之痛,恍然觉得,没有人会是生命中永久的依靠,除了自己。没有了爱人,我就是家的支柱,为了孩子,为了亲人,必须好好活着,努力经营这个家,让爱的温暖不断绵延。
记得一篇文章说过,一个家过得好不好情以何堪,看看厨房就知道了,厨房冷冷清清,日子也就冷冷清清,厨房热气腾腾,日子也就热气腾腾。民以食为天,我把厨房作为过好日子的第一目标,开始了厨娘生活。
走进厨房,看花容易绣花难。尽管平日看母亲做菜较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好在身边的几个朋友和姐妹都是厨艺高手,可以随时在线指导。我先建了一个“家庭菜谱”本,把儿子平日喜欢吃的几样菜做法一一记下:鱼香肉丝、银鱼蒸蛋、青炒菜心、干煸菜花、青椒炖豆腐、红烧鱼头、红烧肉、鹵牛肉、肉丸子青菜汤……每一样菜都按照程序实习。儿子从小就是个典型的吃货,不过已读高二的儿子深谙“好母亲是夸出来”的道理,不管我做的菜味道如何,都会先竖起大拇指,“老妈真棒,真有进步!”然后中肯指出盐放得是否咸淡、火侯是否到位、颜色如何改进之类的。我也像个小学生,一一记在心中。第一次没做好,又做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把菜谱开始进行归类,青炒类、红烧类、清炖类、煲汤类、青汤类……发现每一类的做法都有规律可循。摸索特点,统筹安排,注重细节,每天下班回家也能从容不迫地秀出三两道菜,再也不会临阵打仗手忙脚乱了。厨房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后来,我爱上了厨房,更深深感受到厨房带来的爱和温暖。每当看到儿子狼吞虎咽、吃得盘钵见底时,心中就荡漾着一种别样的幸福。中午,儿子砸巴着大嘴问:“老妈,你厨艺为什么进步这么快?”我莞尔一笑:“真情妙悟著文章,倾注真情,细细领悟,执着坚持,作文如此,学习如此,生活也一样哦!“儿子若有所思……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刘晔楠,做完了这些厨事。窗外,夏夜的雨也已停了。
(2017年5年15日)


王淑红,女,湖北咸宁市女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咸宁市公安局警令部副主任。热爱文学,多年从事文秘调研工作,先后在《人民公安报》《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政策与实践》《咸宁党建》等报刊发表作品。


《乡土作家》公众平台
湖北省咸宁市文联主办
投稿邮箱:398436828@qq.com
关注覆盖全国各省市(包括港澳台)
合作报刊《九头鸟》《咸宁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