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文化】苏轼后裔心灵慰藉之所-松阳总工会

全部文章 admin 2018-10-26 14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文化】苏轼后裔心灵慰藉之所-松阳总工会


赤寿乡黄山头村藏于松古平原之侧翼。村子藏得够深,如果不熟悉地形,要找到上山的路口得费一番周折,当然路牌、导航与口头问询是最佳搭配,没有之二。
黄山头村的村民并不姓黄,而是姓苏,据说是苏轼的后裔疯狂怪医芙兰。苏氏祠堂算是村里最豪华的建筑。站在村庄东侧注视着黄山头苏氏祠堂,小四合,从高处看,呈一个“口”字,牢牢地贴在村庄的“锅底”。村庄以螺旋上升的形式生长在坐西坐北的山麓上,房子张着的门窗俨然一双双眼睛,日夜注视着底部的苏氏祠堂。


祠堂占地270平米,覆着青瓦,风雨将东面山墙上的石灰剥落得所剩无几,山墙檐下、正门及西面,因为风雨的造访亲疏有别,这些部位则较完整地保留着石灰、墨画等张英明谈恋爱。
祠堂的大门已经将朱色还给了岁月,只隐约露出四个门神的痕迹,门梁上画着戏曲人物,上悬着“苏氏宗祠”匾额,匾额上画着琴棋书画暗八仙等图案,着宝蓝色、朱色及贝绿色,两侧梢间的门板颜色也较之中间保存得完好些。


祠堂门厅上设一临时戏台,正门进去中轴线两侧是两个台子,门厅中轴线上则铺上了整块的木板,一个拥有一窗两门的太师壁架在舞台后侧,窗为圆窗,齐楚嫣中空,边上镂雕着四只蝙蝠,圆窗两侧写着一个对,“绿野牧童歌,青山樵子唱”,太师壁左右门,虽然没着字,但行内的人都知道李肇星追悼会,右边是名为“出将”的上场门,左则名为“入相”的下场门。舞台两侧的台柱皆有整狮木雕,两狮各捧不同花色的球,身上所披花纹也不一样,神情十分欢愉。
在戏台太师壁后有个不大的空间,是伴奏乐队用的场所。在半个多世纪或者更早之前,剧团的数目应该是很多的,各个剧团所会的戏目也是不少,主演则在一定的区域内有一定的名气,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那时的村民一定也有他们心中的明星,一定也有人追剧,天天泡在祠堂享受着剧目所呈现的世界。

享堂很豪华,壁龛突出后壁有半米,上部设计成三明两暗厅堂式结构,下部为裙板,壁上沿挑出一层由九块花板拼成的沿头,使之富有层次感。壁龛内有三个台阶,底下两层摆放着十余块牌位,或宽或窄,上面或疏或密地写着字。享堂上悬着的匾额上书“孝思”,底纹与大门匾额上的略有不同,为花草及八只狮子,右面落款为:民国癸亥年桐月(1923年3月)。
这支在明朝落户于遂昌七都马头的苏氏,于正统年间迁至根溪,越三代后,一个叫苏潭的人于万历初期相中这块“长满黄茅草”的山头,于是成为黄山头的始迁祖,在此地肯堂肯构,陶冶砖埴。

最初岁时伏腊祭祀先祖在木结构的香火堂进行,道光二十年(1846),在族人量力捐输的前提下,用了一年的时间建起这座祠堂,全村的房子大多坐北向南,它独独坐南向北,祠堂内雕梁画栋,戏台美轮美奂,苏氏对祠堂的着墨甚至不愿放过一个角落,连戏台梁下也被漆白后画了墨画,两侧墙上也画着山水,祠堂的文化元素之多使之成为村子中最有文化的地方。


看戏、祭祀、分福是乡间最隆重的文化活动。村民说,木偶戏是年年看的,从未间断,每年“六月福”收福后飞狼直升机,就要请出社公老爷在祠堂一起看木偶戏,对社公老爷还愿陈六使。“仁戏”则在正月上演,看仁戏却是断断续续。村民重祭,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先到神坛社,再到祠堂江南医娘子,最后到村外大岭头处的古圣堂进行拜祭深大附中,而且这一天,所有的村民都进行斋戒。正月十三至十五日及冬至日都要在祠堂焚香燃烛,全村六十户村民每三年轮流到祠堂守夜一天。黄山头的一些习俗仍完整地保留,一些习俗则因客观原因而渐行渐远,比如还有一年四次的分福活动,难以延续的原因是祭祀的黑猪难觅踪影,“黑猪白羊”是祭祀社公的标配,曾有几年实在找不到黑猪,村民就用墨汁将猪染黑拿来充数焚心以火,后来觉得于心不安,干脆就停掉了分福。


徜徉在黄山头村,行走在蛮石砌成的台阶上,这个历时四百余年的村庄安静得快要被世间遗忘,其实它又一直在天地间呼吸吐纳詹奈。
图文:黄春爱
监制:杨卫中统筹:孙志华 编辑:叶竹芳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新松阳采编中心、松阳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
松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