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文学】母亲的香炒面-映像上冈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2-13 141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文学】母亲的香炒面-映像上冈


 小时候,我经常吃到母亲亲手做的炒面。炒面有不同的做法,但我母亲主要是用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用现成的面粉,放铁锅里炒。这种做法比较难,因为,如果控制不好火候,火旺了,炒面容易变焦。另一种做法,是用碎米或麦子,先放锅里炒熟,再用石磨磨成焦面。这种方法做炒面比较保险,不容易炒成焦糊面。

以前我们家有一石磨,左邻右舍,随时随地可以来磨面。母亲是个热心人,助人为乐。磨子是自家的,还要为人家准备好所有的工具。比如,放在磨子下面等面用的大匾,扫面用的小高粱把子。如果是晚上来开夜工磨面,还得供应人家照明用的灯。总之,我跟你这么说吧,来磨面的人,自已只带个盛面的小篼子小箢子什么的,其它的一切,都是我家供应。我最喜欢有人来磨面了,因为至少可以热闹一番,减少我一人在家的寂寞感。如果是来磨焦面的,碰到个把大方的人家,很有可能还会赏我一捧两把的,这样,我就有一点充饥之食了血色妖瞳。所以,我每天都希望有人来磨面粉。即使之后,要自己动手抹桌子,打扫地面,忙碌一阵子,也在所不惜,欣然而为。
磨焦面大多用小麦,大麦或元麦,但那时是大公家,自家没有田地长庄稼。怎么办呢?我们就会到公家田里去拾麦穗。
夏收期间,母亲总会动员我们,利用星期假日,上学前放学后的时间,去拾麦子。母亲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麻雀子还赶个秋天呐.”接下来就是一阵“不偷不拿”,“拾到老爷大堂也不怕”等等的说辞,叫你没有办法寻找不去的借口。我们知道,母亲的语言极具鼓动性,她要你去做的事,你没法不去做的。更何况,我们人虽小,但懂事。父亲去得早,母亲领着我们过日子,实在不容易。
拾回麦穗,不管是多是少,母亲都会表扬几句。在我的记忆里,再苦再累,只要母亲夸奖几句,哄上一气,我就开心,就乐意而为。不管多忙,母亲总要及时把麦穗锤成麦粒,用簸箕簸干净。放锅里炒香炒熟,再趁热趁脆,磨出焦面来。连晚,母亲就用我们的劳动果实,来犒赏我们,和我们一起分享劳动带来的乐趣。吃着母亲亲手做的焦面,我们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开开心心。享受今天的果实,是为了明天更加努力,去获得更多的果实。
待生活条件好点了,母亲的炒面也随之有了小小的改进。她时常掺和一些雪白的糯米,做出来的焦面,既有麦面淡淡的脆香,又有糯米浓浓的芳香。脆香扑鼻,芳香沁人肺腑奔驰普尔曼。闻之,驱之若鹜,食之,香美润胃狄迪。吃到如此美食,儿时的我总会在想,天上的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上了高中,离家住校。但周日返校,母亲总不忘嘱咐我:“下自修,和点吃吃,肚子饿睡不着觉。”

劳动三年之后,我又就读于师范学校。虽变了许多生活方式风中的玫瑰,但母亲的香炒面始终没有变味。要说变,只是在我心里,多了更深层次的对母爱的理解,只是多了份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不息的情怀。师范里,国家标准生活费,每月一十二块半。但总是吃了上顿等下顿,一顿赶不上一顿哈迷蚩,总有种饥肠辘辘的感觉。好在,经过几个小时的晚自修,虽是胃中空空如也,但总还有盼头的。那时望族千金,刚刚恢复科考,百废待兴。师范学校条件十分简陋,十几个学生住一宿舍。下得自修,热闹非凡。谈笑声,嘻哈声,洗漱声,调侃声,声声入耳。更有一种声音,是我们所迫不及待的,那就是茶缸子和条羹的碰撞之声。走进宿舍,放下英语广播讲座书本,尔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母亲为我准备的炒面袋子。母亲的炒面,在我的眼里,要比少数同学,冲破学校的约束,偷偷花上几毛钱,去面食店狼呑虎咽一大碗水面,还要美味百倍。
我是吃着母亲的香炒面长大的。那时农村的孩子,没有现在的孩子有口福,有各种各样的,名目繁多的美味小吃。王俪桥我们那时,能有个膨面饼,香炒面填充一下空肠寡肚,就算是天底下最美的享受了。
母亲的香炒面,儿时的记忆,记忆中的母爱,终生不能忘怀。
  2017年3月23日
作者简介:肖光宏,1954年出生。退休前为建湖恒济中学英语老师,曾辅导袁达和荀超两学生荣获国家级英语竞赛大奖。作者爱好读书,喜欢写作。曾有多篇文章录用于市县电台,最近有《蔷薇河的传说》,《老母鸡的奉献》,《打冻鱼》,《鱼鹰捕鱼》,《校园一景》,《神奇的喜雀窝》,《又闻荠菜香》,《山芋腔,黄土情》等30多篇乡情文章见诸网络,受到读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