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风情】乍浦的会馆-今日乍浦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7-01 152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风情】乍浦的会馆-今日乍浦
在古、近代,会馆是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因此,会馆堪称为中国特有的乡土文化载体李艺智。在乍浦也有这种文化的积淀。


在清代康雍乾嘉时期,乍浦港对外贸易就已十分繁盛。当时乍浦镇有28处的会馆,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闽汀会馆、鄞江会馆、潮州会馆、三山会馆、靖漳会馆等。与这些会馆关系密切的商人大都经营糖、铜、靛、木、炭、布、药材和鱼等产品,颇具规青番茄能吃吗模。《乍浦志》这样描述当时的乍浦商场:“自南城门而南穆小光,过吊桥直至海塘口子,两旁皆系市肆。又南街东为海塘街,东亦率皆市肆……海盐弄而西,直抵乍关锁钥(今西巷)有木板厂十余所……木厂之北,南河滩之南,周围三里许俱是木场。”足以证明当时乍浦商业经济繁荣的程度。

明正德年间(1506-1521)曾颁布了一条法令熙元宁宝,刘特良只允许几个港口有对日贸易权,上海港与乍浦港则是其中对日贸易的中心港。许多来自南京、宁波等地的商船,都要先到乍浦,然后再到日本。当时乍浦的许多会馆就控制着对外贸易的主要货物源产地,并从事对日本的批发贸易。其主要的职责是在买卖双方中检查商品、评估价格、代征货税、包销进口商品以及代购出口商品,同时也为出洋商人作担保,此外还承担货物转运。据史书记载,当时乍浦港市场舶来品有50余种。当时的海关税收也猛增。乾隆初年激增到白银39000余两施春风。可知设在乍浦的这些会馆在清朝期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甚是巨大,同时也是会馆最辉煌的时期。
会馆与文化

乍浦不同风格的会馆建筑,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会馆文化。许多会馆设计精致虎烈拉,装饰华丽。如三山会馆的雕梁画栋、朱栏曲槛与飞檐翘角;潮州会馆的雕刻精细,造型华美。这些有一定规模的会馆往往会在建筑风格上尽显魅力,同时也反映出各地商人们的经济实力。

会馆与慈善
乍浦的这些会馆除了在商业上相互依靠和支持外,在生活上也相互照顾。各大会馆均成立“恤类社”,作为同业、同乡的福利互济组织。凡是本会馆属下的伙计、学徒都可申请加入,经费由本馆集资,会费则实行随缘乐助。
在清朝早期,乍浦一些经营获利较丰厚的商人,往往会给归属的会馆捐钱、捐产、捐物混世穷小子,做一些公益事业。特别在济贫、助丧方面,凡生活遇到特殊困难、年老无靠或客籍人遇难流落异乡的,均可得到济助。对病死后无人或无力收殓者,就由会馆或同乡会布施棺材,寄存义园姚剑军。
但到了清朝末年水岛宏,由于沙滩淤积,不便泊舟,乍浦港日渐萎缩。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各会馆大半毁于战火谭玉龄,再因上海港开埠后,大批商富巨贾纷纷外迁,会馆终因人去楼空、经济无着而逐渐萧条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