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情】尤店钓鱼台竟与这两位大名人有关,真是要火起来的节奏!-罗山在线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3-08 186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情】尤店钓鱼台竟与这两位大名人有关,真是要火起来的节奏!-罗山在线

前言
也许大家知道,钓鱼台是罗山县尤店乡一个美丽的景点,其实这里隐藏着一个丰富而厚重、珍贵且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外界并不知晓。
增广贤文云:“孟宗哭竹冬生笋,王祥为母卧寒冰”。据尤店当地传说,这位中国历史二十四孝之一、后来官至三国时期东吴大司空的孟宗,曾在钓鱼台垂钓;他的曾孙孟嘉乃东晋时期名士,官职也不小。如此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经考证是罗山尤店人;因没有深度挖掘、更缺乏广泛宣传,所以知者寥寥。
▲罗山一号 摄影
一探究孟宗故里之谜
战国时期的邹城(今山东邹城市),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经无数个改朝换代的江山更迭、历数百年兵荒马乱的历史风云,有一个孟子的后裔流落于中原一带.....
至三国时期,历史记载有一个名人孟宗是江夏郡鄳县(今河南罗山县)人。
▲罗山一号 摄影
关于孟宗的故里,网上颇多争议。由于年代久远,历经灾荒战乱,加之孟宗幼时家境贫寒,老宅遗迹基本无从查考。所以孟宗及其曾孙孟嘉的故里显得扑朔迷离。经长时间多方面考证,特提供以下两条有力的史料证明——
一,据史书及罗山明清时期的县志等史料记载:有“孔孟之道”与孔子齐名、且有“孟母三迁”轶事典故的思想家孟子,他第十八世后裔孟宗,字恭武,三国时江夏郡鄳县(今河南罗山县)人 。二十四孝里“孟宗哭竹冬生笋”就是记载他的孝道故事,后来官至三国时期的东吴司空,传尤店境内的钓鱼台即孟宗垂钓之所。

▲罗山一号 摄影
孟宗的曾孙孟嘉(公元296年—349年),字万年,乃东晋时期名士,早年名扬京师,后历任庐陵从事、江州别驾、征西参军等职,其才华和能力并获得晋穆帝的敬仰并亲自邀请接见;后于征西大将军桓温幕府任职,担任桓温的从事中郎、长史等职,公元346年奉命进京,兵部委以尚书删定郎,孟嘉以足疾不便拜辞。于五十三岁时病逝,葬鄂城阳辛孟家堰(现湖北阳新县富水镇水库东北孟演畈的孟家山)。
孟嘉第四个女儿,又嫁给陶逸(陶渊明之父),所以孟嘉也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外祖父。陶渊明小时候,常留宿在外祖父家,孟嘉很宠爱他,时常辅导调教外孙,为陶渊明的成才竭尽心力。孟嘉去世之后,陶渊明曾撰写感人至深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以表哀思纪念。
▲罗山一号 摄影
查阅海外版《罗山县志》,里面收录有陶渊明为其外祖父孟嘉所写的传记。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载:孟嘉字万年,江夏鄳(罗山)人,吴司空宗曾孙也。以上历史文字的记载,说明孟宗及其曾孙孟嘉是罗山人。再看下面更有说服力的资料——
二,鄂城孟氏宗谱序:鄂城孟氏源远流长,三国东吴时期孟宗因仕职,而籍居湖北鄂城(今武汉武昌)。东晋时期因孟宗墓在武昌府兴国州阳辛县车桥(今湖北黄石阳新县富水镇阳辛村)而定籍贯,今孟家尖、孟衍畈、孟衍寨、孟家基、孟家宅的历史地名延至当代未变.......

鄂城孟氏世守祖墓而定籍之渊源概述:鄂城孟氏由来已久。稽考孟氏,自三国东吴时期,孟子第十八世后裔孟宗始,自江夏郡鄳县(今河南罗山县)迁居江夏县县城(今武汉市武昌区),遂定籍于斯,故称鄂城孟氏。孟宗逝世后,葬武昌阳辛县车桥(今湖北阳新县富水镇阳辛村),今阳辛地孟家宅、孟家基、孟衍畈、孟衍塞、孟家尖老宅遗址犹存。东晋时期,孟宗第四代孙孟嘉生三子:长子怀玉返山东邹县原籍奉祀祖墓;次子龙符留守奉祀孟宗墓,故庐墓而定籍鄂城;三子系祖外迁江南吴西。孟氏自此称之为“南族、北族”,此乃第一次南北族之分。孟宗后裔自此,从鄂城分支外出,其后裔散布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故鄂城乃全国孟子后裔第二故里。鄂城孟氏历代以来,以读书世其家,大多为历朝官吏,乃世胄之族。南族本支,即龙符公(孟嘉次子)后裔,北宋时的孟元,先后在河北洺州、陕西延安、山西曲沃、湖北枣阳、湖南岳阳居住。南宋时期,孟宗德、孟宗政、孟宗质兄弟三人始由山西降州、曲沃再次分支。宗德留守山西曲沃定居守籍;孟宗政随军居湖北枣阳;孟宗质守阳辛老宅。此为第二次南北分支。厥后,孟宗政十子,因守军事关隘,自枣阳随军,聚集湖南洞庭湖山岛,后以守军事边隘,散居于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宋末元初,孟宗政第四子孟珙的第八孙汉公,因祖籍在鄂城,遵祖宗遗命,自湖南岳阳返回原籍鄂城,遂再次守墓定籍。【从孟子至以后的二十代均为单传:孟子-仲子-睾-寓-舒-之后-昭-但-卿-喜-镃-兴-尝-展-戫-敏-光-康-宗(十八世孟宗:孟嘉曾祖父)-揖(孟揖:孟嘉祖父)-观(孟观:孟嘉之父),以上二十代都为单传。孟观即为孟轲的第二十代孙。观生二子,长子曰嘉(孟嘉)、次子曰陋。孟嘉又生二子,长子曰怀玉,次子曰龙符】

▲罗山一号 摄影
从以上列出的史料足以充分证明孟宗及孟嘉为罗山人无疑。尤其是上面的鄂城孟氏宗谱序及定籍之渊源概述的资料是最有力的依据。试想:素来重视孝道传统家风教育的孟子家族后裔、又是名门诗书官宦世家,怎么会对自己先祖的历史搞错?而且记载自孟宗开始的世系脉络明明白白、一目了然,自己家族记载的当然是最翔实可靠的,而且世代传承至今......
综上所述可证明:鄂城孟氏乃孟子第十八九世孟宗,自家乡罗山出外任职,再定居鄂城,经过历代而繁衍生息,有今天庞大的鄂城孟氏家族。再结合孟宗曾于钓鱼台垂钓的传说分析,孟氏故里应该在尤店境内。
孟宗和孟嘉的功绩和轶事颇多,特选择明清时期罗山县志及海外版罗山县志记载的《孟宗哭竹》及《孟嘉龙山落帽》二则,以飨家乡读者——
二孟宗哭竹典故

▲孟宗哭竹图(来源网络)
孟宗幼时,父亲早逝,与老母亲艰难度日,虽然孤儿寡母生活困苦,母亲仍尽心尽力想方设法供其读书,并秉承学习自古以来的孟家礼仪,盼儿出人头地。有一年寒冬,母亲突然病卧在床,几天未进食物,孝顺的孟宗十分焦急。一日早上,孟母忽然告诉儿子什么都不想吃,就想喝碗笋尖儿汤。
但这时已近冬至,天寒地冻,根本无笋长出。孟宗望着病重的母亲阳新新阳网,束手无策,但是毒宠乖丫头,他还是冒着严寒出了家门,一路寻找,来到一片竹林里,却始终寻找不到竹笋。他双手抱着竹子,想着病卧在床的老母,不禁潸然泪下!心里越想越难过,一个人在竹林里竟然不由自主地嚎啕大哭起来!

▲传说孟宗哭竹遗址(罗山一号 摄影)
大概是他的孝心真能感天动地,但见眼泪滴落的地方,土壤一会儿慢慢地裂开了、渐渐地冒出尖尖的几枝嫩竹笋,孟宗破涕为笑,飞快地挖起来拿回家,生火煮了笋汤,端给母亲吃。章吉仁等到吃完,母亲的病症转眼之间就好透了。人们都说这是孟宗至孝,感动了上苍。
后来孟宗更加努力读书,少年时期求学于南阳。从底层官员做起,先后担任军吏、盐池司马和吴县县令。至东吴永安五年(262年吴国景帝孙休统治期间)冬,迁右御史大夫。东吴宝鼎三年(268年,吴国末代皇帝孙皓统治时期)升任大司空。东吴建衡三年(271年)病逝于任上。
他为官廉洁,对母行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典范之一,也是一位大学者,为民众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孟宗哭竹”的典故也被千古传诵。
▲罗山一号 摄影
三孟嘉龙山落帽佳话
▲龙山落帽图(来源网络)
罗山古县志载:桓温龙山之会,风吹孟嘉帽落,温遣孙盛嘲之,嘉作解嘲之,辞通卓四座梅子青时雨,叹服。
县志所述之事发生在有一年的重阳节,晋征西大将军桓温继任江州刺史之际,带着属下的文武官员游览龙山(据传即罗山境内龙山),登高赏菊,并在山上设宴畅饮,当时大小官员都身着戎装,龙山秋风送爽,菊花飘香,众人皆愉悦。
突然一阵疾风扑面吹来,竟把参军孟嘉的官帽吹落在地,但他饮酒正酣,毫无察觉。刺史桓温看见,暗暗称奇,以目示意大家不要声张,看孟嘉有什么举动。但见孟嘉依然谈笑风生,浑然不觉。又过了很久,孟嘉起身离座去上厕所。桓温趁机让人把孟嘉的帽子捡起来,放在他的席位上。又命人取来纸笔,让咨议参军孙盛写了一张字条,嘲弄孟嘉落帽却不自知有失大雅和体面。孙盛写好后让桓温过目,桓温觉得很有趣,想趁机以酒兴调侃奚落孟嘉一番,便把纸条压在座位上的帽子下面。
待孟嘉回到座位,才发觉自己落帽失礼,但却不动声色地顺手拿起帽子戴正,又拿起字条看了一遍,即请左右取来纸笔,不假思索红灯魔,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一篇诙谐而文采四溢的答词,为自己的落帽失礼辩护。随即,桓温和满座幕僚宾朋争相传阅,阅后啧啧称奇,无不击节叹服。
孟嘉在这样的场所聚会中帽子竟然落地,依然风度翩翩;当人们嘲笑他时,仍旧能大度地从容应对,再以自己的才华而文惊四座,令上司同僚无不叹服。此事传遍天下,在历史上也留下千古佳话星苹果乐园,被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和官员赋诗作文以颂扬。后来,人们也用"孟嘉落帽、山头吹帽、山头落帽"等词语赞扬一个人的气度宽宏、风流倜傥、潇洒儒雅.....
可见,孟嘉“东晋名士”之誉名符其实。
.▲罗山一号 摄影
念天地之悠悠紫荆令,感江河之滔滔。谨撰此拙文,以抛砖引玉;旨在挖掘更多的家乡历史杰出人物,宣传我们罗山的历史风土人文。或许尤店能以孟宗、孟嘉历史名人之效应,打造出一个富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开发出一片吸人眼球的经典旅游资源。 若能成之,功莫大焉!
?编 辑:阳阳 青衣?责任编辑:万鹏
?审核:余萍?来源:锦绣豫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律顾问:尹伟律师 |河南天坤律师事务所大家都在看
?罗山版《我还没有男朋友》刷爆朋友圈!
?可以不爱赵雷的《成都》,没理由不爱《罗山》
?我是罗山人,我自豪!
?女人,要老公搞么子?
?罗山兄弟
?《鱼你相约》第一集
? 罗山在线教你怎样避免机动车违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