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愁·记忆】高安老城的城隍祠-高安生活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6-28 15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愁·记忆】高安老城的城隍祠-高安生活

点击上方蓝字高安生活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高安生活”再点击“关注”,并点击“置顶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观看高安生活最新资讯。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城隍祠,又叫城隍庙,和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一样也属于公祠,但不同的是,城隍祠里供奉的不是许多人,而只特供城隍一个人。
城隍,原本不是人,也不是神,而是指护城河。古代的城市不像现在,古代的城市大多是用高墙深堑围起来的。高墙最初是用土夯筑而成,称作“城”;墙外环以深堑,堑里有水则称“池”韦慧晓,没水则称“隍”。故过去常用城池代表城市,用城隍代指护城河。到后来,经山水崇拜的演变,护城河才逐渐成为空泛的神,继而又变为具体的人,最后成为世世代代中华民族普遍信奉的人神一体的地方城市保护神。

传说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北齐与梁朝在荆州一带对抗,北齐大将慕容俨镇守郢城十三棵泡桐。郢城曾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都,就是现在湖北荆州江陵县境内的纪南城。梁朝军队水陆并进,四面围攻,情况紧急。士卒惊慌不安,将领束手无策。万般无奈,慕容俨只好顺应士卒心理求助神灵。刚好城中有座城隍庙,平常香火很旺盛,慕容俨急忙前往祷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城隍神竟然立即显灵王玉龄,骤然间就风涌波翻,冲开了梁军的水上封锁,郢城转危为安。从此,城隍信仰大为扩散,城隍信仰遍及江南。
也许城隍信仰最初只在江南流行,所以唐朝立国之初的祀典里并没有城隍祭祀的规定。但是到了唐朝中期,城隍信仰逐渐兴盛起来,不仅南方的城隍祭祀已成习俗,连北方的京城、州县都建起了祭祀城隍的祠庙。此后城隍信仰历代沿袭,宋代将城隍祭祀编入国家祀典,元代开始对部分城隍神封号赐爵,明清两朝则达到巅峰。明太祖朱元璋上台的第二年,就诏令全国,都城须设都城隍,府城须设府城隍,州城须设州城隍,县城须设县城隍。还给各地城隍统一规定城隍的封号名称、爵位等级、品级档次。如都城隍封爵号“监察司民城隍威灵王”,正一品;府城隍“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正二品;州城隍“监察司民城隍威灵侯”,正三品;县城隍“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伯”,正四品。
在清朝,城隍更是俨然朝廷派往阴间的地方官,有着与阳间同级官员的职权。如都城隍相当于管理省一级政务的巡抚,府城隍就相当于当地的知府,县城隍等同于阳间的县令。不仅官职如阳间,还配有文武判官、日夜游侠、枷锁将军等辅吏以及相关的附设机构,诸如阴阳司、纠察司、财禄司、奖善司、罚恶司、注寿司什么的。少的有3司、6司,多的竟有24司、36司。反正阳间人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包括品行的善恶,业绩的优劣等等,都逃不过城隍的监督。所以阳间人不仅平民百姓怕城隍,就连政府官员都对城隍心怀敬畏,每每新官莅临一地任职,上任之前就得到城隍庙里住上一晚几晚,以求梦中得到城隍指示,当地有哪些悬而未决的案子。上任第一天还得到城隍神前祭拜,祈求城隍神给予密切配合,共同把当地治理好。

城隍原本就是一尊神,并不是具体的人,但从唐中期开始,各地城隍便开始由人来充当,这些堪称城隍的人多由本地官府或百姓推荐,朝廷予以认定赐封的,一般是当地对国家对民生有着巨大贡献的贤达忠良。而且一经确立,除非少数情况,一般是历代不变的。例如高安的城隍神就是个有功于朝廷、有功于高安,名叫应智顼的贤达,且从唐朝初立至清朝末年都没有更换过人选。
应智顼,又名应贯文,号文峰,高安华林人,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太建元年(公元569年)正月29日午时出生,后成长为隋末唐初高安的一大护城英雄。

隋朝末年,正是个改朝换代的年代。“天下盗起,称公称王,黎民百姓,悉被鱼肉”。当时江西造反最猛的就是鄱阳人林士弘,他见隋王朝大势已去,便想与李渊争抢天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他起兵称霸江南,夺取豫章(今南昌),自称帝王。接着扩充地盘,向西进攻建成(今高安)。据说当时“寇众如海”,眼看高安城将如“孤舟小叶”,已经年过50的应智顼正在华林书院与兄弟一起习文讲学,闻讯后也不管他是反隋还是拥唐,只要侵犯家乡就不行。所以立即在华林聚集义兵,飞速进城,准备抵抗,以保高安山河不陷落他人之手。
在敌兵进入高安地界后,他派人佯作向导,告诉敌兵高安是个凶险之地,光地名听起来就有点骇人,如五百港、死马岗、乌泥湴、流沙湖等等。他还将山里藏有毒蜂的橘子摘来送给敌兵,结果敌兵剥食时被蛰死蛰伤多人。又派人赶制了特大号鞋子到敌兵营地叫卖,让敌兵以为建成人脚大身高而心生畏惧。当敌兵进至离城五里的连锦河边,应智顼亲自据河布下兵阵。身高七尺,满脸胡须,相貌唬人的应智顼屹立在河上唯一的进城石桥之上,怒目面对敌兵泰剧爱恨之约,引剑叱水天亮了说再见,流往锦江的河水竟然应声而止。
此前就被高安怪地名、毒蜂橘、大号鞋弄懵了的敌兵见状吓得扭头就跑,再也没敢来打高安的主意。而不久,李渊大军南下,应智顼又配合唐军剿灭了林士弘残余彼得潘综合症。应智顼不仅保了高安百姓,还帮助李渊平定了江南。五年之后,战火平息。公元622年,李渊建立的唐朝开始走上正轨,李渊派安抚使李大亮到江南安抚奖励有功之人,其中高安的应智顼就是朝廷安抚的重要对象之一。
唐朝对高安和应智顼的奖励是很重的,不仅以应智顼“靖民安邦”之功招抚应智顼,还将高安升格为州,统辖高安及周边的万载、宜丰、上高,另加一个新设立的华阳县。州治定在高安县城,州名就根据他所立之功称为靖州,委任应智顼为靖州首任长官——刺史。设州之后,县制不变,只是原县名“建成”与太子李建成同名,有犯大忌,必须改名。改什么好呢,李大亮见县衙之地“似高而安”,于是改名为“高安”。从此,州、县同城的盛誉与应智顼助唐而赢州的功劳载入了高安史册。

当了刺史的应智顼保民护土的秉性未改,在任期间,他体恤民情,勤于政事,深受百姓敬仰。他还曾在米岭脚下的深潭里为民铲除一头金毛赤尾、作怪害人的牛怪。不久府署后的山顶上凤凰集聚,大有祥瑞之象,于是人们将此山叫做凤山,对应智顼更加崇敬拥戴。不到三年,随着筠州的撤销,应智顼被派往袁州(今宜春市)当刺史。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此时的应智顼正好年入花甲二甲硅油乳剂,致仕回到高安。有一日,一位砍柴人在凤山五龙岗上发现一个头戴襥冠,身着蟒衣的人坐在一块巨石上垂头闭目,上前一看,发现竟是应智顼盘腿坐逝。
应智顼去世后,朝廷闻讯即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州人则纷纷商议要为他建祠立庙。最先为他建祠立庙的是他的家乡百姓。他家原住华林山,起义时曾在华林山顶扎寨为营我做我的王,后称华林寨。华林寨西有个叫云门寺,又叫云峰寺的地方,据传曾有应智顼的旧宅,家乡人便因地制宜将他的旧宅改为祠庙以利祭祀。

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各地大兴城隍祭祀,要求推举合适人选充当地方城隍,应智顼正是高安城隍最恰当的人选。因为他是高安城的第一任高官,高安城也是从他手里才诞生的。虽然此前高安已在西汉建立之初就已设县,但到唐朝刚建立时,高安县治所在地并无城池迹象。是唐王朝将高安升格为州,并任命应智顼为首任州刺史后才开始构筑起新的城池。所以州政府上报应智顼为高安的城隍,并在府治西侧他去世的五龙岗上建了州城隍祠。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华林洪城人,曾任唐朝国子监祭酒的幸南容退休归家后,也在自己创办的私家书院桂岩书院旁边为应智顼建了一座城隍庙。幸南容去世后,洪城人将幸南容与应智顼一道祭祀,改为“二贤庙”。
根据各级政府都得建造城隍祠的规定,州衙要求县里也应为应智顼建一座城隍庙。但当时的高安县不知是财力不足还是没有地方可建,县里并没有遵令建庙,而是因陋就简将应智顼神像安于仁济石桥(今高安大桥)桥头下的一座旧庙里。直到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才由知县王奎龄在县治左(今七一四路中段)新建了一座县城隍祠。

应智顼当了城隍后,可谓风光无限,香火不断。人们称他在生能靖乱宁人,死后能御灾弥患,大凡地方水旱蝗灾,疾病瘟疫,百姓向他叩拜总是有求必应,十分灵验。于是民告于官府,官府报于朝廷,朝廷便对他屡屡加封,唐代他被尊为“应天贤圣”;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朝廷为他赐题匾额“利贶建成”; 元代他受封“忠显灵王”;明代他被称为应侯;清代除每年八月初二为他的专祀日以外,每年的春秋两祭,还享受与社稷、风云雷雨山川之神同时祭拜的大礼。
城隍祠建成以来,魏吉英由于岁久失修或兵灾战祸范世琪,历朝多有维修或重建。最主要的重修,府城隍祠曾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和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两次重修。县城隍祠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和咸丰(公元1859年)有过重修。但自抗战爆发,日本鬼子侵占高安被毁之后就再也没有重建过。新中国成立后lc王道,城隍信仰已无市场,昔日的府城隍庙遗址被改建为人民大会堂,后为市委党校所取代。2016年旧城改造,连市委党校也被拆了。县城隍庙遗址早就变成了北门新村,同样,在2017年的旧城改造中,北门新村也没了。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