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愁志】张崇琛:印江严氏宗祠设计师-小梅访谈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7-27 16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愁志】张崇琛:印江严氏宗祠设计师-小梅访谈
200年前的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817—1845),印江有一次地方文化建设的热潮,先后修建严氏宗祠(1817)、文昌阁(1837)、为仁书院、戴氏宗祠、圣武宫等(均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印江文昌阁系印江知县郑士范(陕西人)主持重修,设计师来自古都西安;严氏宗祠的设计师则是来自于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的著名木工巧匠——张崇琛。张崇琛因出身于木工世家,手艺精湛,名声传播到湘西、黔东一带,其才德堪当宗祠的设计师破阵子春景。

严氏家族原籍江西分宜县(明代权臣严嵩也系分宜县人),先迁入贵州思南府,后迁到印江定居,世代繁衍,成为与印江魏氏、田氏、张氏、戴氏等齐名的一大家族。几大家族先后都建有相当规模的宗祠,一比家族实力高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氏族长严洪魁为了给家族留下一座标志性的永久建筑,他郑重其事,多方打听各地能工巧匠。当他得知湖南张崇琛手艺超群后,特意派人邀请张崇琛前来贵州修建“严氏宗祠”;此外,族长还邀请了另外两家木工师傅。
为了检验出哪家师傅具有最佳技术和最好德行,族长设计了一个考察方案:等到三家师傅到齐后,族长设宴盛情款待,讲明休息三天之后才正式开工,但需请三家师傅各自先做一对木马备用。三家师傅不知是计,于是按照各自标准和习惯做好木马瑞蓝二号,然后就去安心休息。族长悄悄把三对木马泡在水池中,三天之后,令人将木马捞出,当场检验各家师傅的技术效果。张家的木马结构紧密,严丝合缝,无法拆开;其他两家的木马强差人意。族长于是发给盘缠让其他两家师傅打道回府,而隆礼聘请张崇琛担任严氏宗祠的设计师和掌墨师。
张崇琛带领两个兄弟和徒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夜以继日,从嘉庆22年(1817)构图动工,到道光11年(1831),建成正堂,宗祠初具规模。到道光20年(1840),又建成东西两厢;到道光25年(1845),建成后堂,宗祠终于完工。张崇琛兄弟和徒弟前后用28年时间(1817—1845),建成一座南北向的三进“四合院”及其附属建筑“八角亭”、“钟鼓楼”等构成的建筑群。该建筑外观恢弘大气,内部构件精雕细琢,它耸立在县城之南的印江河畔、峨岭关下,是为晚清时期印江城南最宏伟、最典型的家族宗祠建筑群。

严氏宗祠之“八角亭”雪景(“文革”前照片)。(印江自治县档案馆甘述华供图)

关于严氏宗祠的规模和气势,道光《新修宗祠序》碑 ( 1836) 有明确记载:“纵横数十丈希瑞吧 ,其势广而宽,其形方而正;山川环绕,左则笔山耸秀,右则峨岭标奇,而且白水拖于南,文笔攒于北,风水家于此卜允臧焉。”

严氏宗祠石匾(道光年间)。(资料来源于《印江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物志》)
宗祠的修建成功,承载了严氏家族的美好寄托和希望。道光 《宗祠劝学序》碑(1836)云:“今族长等怀振奋之恩,立恢弘之志,重修宗祠,永妥先灵哉曹桐睿! 使后世子孙咸知劝学……他日兰台振响,艺苑蛮声……而后足以裕人文蔚起。”

严氏宗祠石栏雕刻(资料来源于《印江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物志》)
正如《宗祠劝学序》碑所期待的那样,严氏宗祠的建成,预示严氏家族的兴盛和严氏名人即将出现,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宗祠建成十年之后出生于印江阳坡的严寅亮(1854—1933)。阳坡虽然只是一个偏僻的小寨,距峨岭寨 “严氏宗祠”大约二十余里,但严寅亮仍然是属于“严氏宗祠”的一支。严寅亮后来因题写北京“颐和园”匾(1891)和梵净山“黔山第一”匾而闻名全国,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严氏宗祠“二十四孝”石刻之一。(资料来源于《印江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物志》)
严氏宗祠大殿梁柱的木雕和回廊栏杆的石刻都十分精美,堪称严氏宗祠的两绝(印江世代相传:“张家的木雕,李家的石刻”),而宗祠正堂傍边的“八角亭”和院墙外的“钟鼓楼”,也十分引人注目,印江其他宗祠均无此类亭、楼建筑,站在印江县城东、西两大坝子的任何地方,远远就能看到严氏宗祠高耸的“八角亭”和“钟鼓楼”。据印江一些长寿老人介绍,1949以前这里办有学校,他们曾经爬到亭子里玩耍,见过那些精美的雕刻,其印象终生难忘;到“文革”时期拆毁严氏宗祠时,尽管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但“八角亭”和“钟鼓楼”的木结构还是无法拆开,只好用大锯一段一段锯开,可见结构之坚固。从目前严氏宗祠残存下来的大殿梁柱木雕的精美图案看,仍可一窥张崇琛之高超工艺,让人叹为观止。

严氏宗祠建成之后,族长为了感恩张崇琛为严氏家族作出的功劳和善举,于是请求张崇琛兄弟留在印江,并划出一片土地以作建房之用。张崇琛带领兄弟自行规划,自行建房,阖家而居,扎根峨岭,其乐融融。张氏祖屋布局合理,结构谨严,屋外茂竹环绕,溪水潺潺,宜其子孙,世代居住。为了回报严氏的深情厚意,张崇琛将宗祠剩余的边角废料变废为宝,精心修建了一座四合院——“黑龙门”,回赠给严氏族人使用(居住“黑龙门”者,是当年照顾张崇琛师徒伙食的厨师严某某,其后代子孙仍居住在“黑龙门”四合院内。“黑龙门”是张崇琛在印江峨岭留下的第三处典型的晚清建筑)。
张崇琛因德艺双全、为人厚道,受到严氏尊重。两大家族共居峨岭,和睦相处,严氏世代都有女子嫁给张氏。张氏子孙不忘祖业,亦木亦商,至第三世张化材,往返遵义、湄潭一带,以经营布匹等生意致富兵之枪。民国初年,严氏家族曾大规模维修宗祠,琉璃瓦从江西老家挑运而来;张氏予以大力支持,共襄盛举。民国27年(1938)印江人杨亚先在宗祠内开办学堂,发展峨岭教育。第五世张昌期一举考入浙江大学湄潭校区,彭悦先是为印江峨岭第一位考入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学子。(张昌期与印江著名书法家魏宇平系表兄弟,两人于抗战时期一起外出求学。魏氏家族是印江城内著名的文化世家和书法世家。)
1949年之后,印江峨岭粮管所占用严氏宗祠,拆除厢房、“八角亭”、“三星台”等建筑,改建为办公室、粮食仓库、职工宿舍等。到“文革”时期,严氏族宗祠遭到严重破坏,除正堂之外的其他全部被拆毁殆百富烤霸尽,近150年的严氏宗祠一片破败景象,无复往日恢弘气势。

1999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严氏宗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商学院严勇供图)
改革开放后,在严氏家族强烈呼吁和要求之下,1986年,印江县人民政府将严氏宗祠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峨岭粮管所迁出严氏宗祠范围;1999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严氏宗祠列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委托铜仁地区文管办进行现场勘查和大规模修缮工程,严氏宗祠最终恢复开放。现印江县文管所驻严氏宗祠,负责严氏宗祠和全县文物古建的维修与保护工作。


张崇琛墓碑(1989年峨岭张氏族人重立)
张崇琛兄弟三人定居峨岭村之后,决定分头发展,其兄弟两人于是迁往朗溪(今朗溪镇)和刀坝(今天堂镇)。三张皆高寿而终。从张崇琛设计修建严氏宗祠至今200年间(1817—2018),其子孙已传到第八代也。峨岭张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民国出有商人、浙大学生;1949年后,出有县农会会长、厂长、志愿军、教师、军人;恢复高考后,出有大学生、县局长、三线军工厂厅级干部、教师、出国留学生等。盖祖德之荫也!
(作者张明,贵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贵州日报小梅访谈全媒体工作室

2017年1月11日,贵州日报《文化遗产》专刊创刊,由贵州日报小梅访谈全媒体工作室运营,半月刊,每月双周周三见报。
执行主编 王小梅
办公地址:贵阳市宝山北路372号贵州日报传媒集团联系电话:085186690370电子邮箱:963812803@qq.com新浪博客/微博:小梅访谈http://blog.sina.cn/dpool/blog/u/2376789924#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