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村影像资料库实践案例分享】龙额侗寨三张照片的故事-乡村之眼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3-01 162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村影像资料库实践案例分享】龙额侗寨三张照片的故事-乡村之眼
“乡村影像资料库”的建立与应用一直是乡村之眼与诸多在地伙伴们一起探索实践的方向张雱,不知不觉中,大家共同走上了一条借由便捷影音手段为自己的家乡修“志”的道路,而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的传播亦成为当下发挥“乡村影像资料库”应用功能的重要路径。
龙额侗寨公益团队是由一群返乡青年组建起来的, 2012年开始,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在村寨开展了“老照片收集整理”、“村寨文化纪录片拍摄”、“寻根计划”、“乡村影像资料库”等一系列文化记录活动。截至目前,龙额乡村影像资料库已经收集整理了六百多张老照片,五百多段历史影像,团队陆续在村寨开展了图片展和放映会,以及制作老照片册的方式让更多人更加地了解自己的村寨。
2018年,龙额侗寨公益团队联合侗戏班、亮亮队(村寨妇女团队),计划将“龙额乡村影像资料库”进一步完善,通过拜访村寨老人和老照片、历史影像的当事人,了解老照片和历史影像的更多故事,收集这些口述史的影像和文字资料短尾蝮,并且尝试在“龙额记忆”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传播。“乡村之眼”微信公众号平台与他们协商后,取得转载分享他们的故事的权利,以期望更多志趣相投的在地伙伴们互相借鉴互相鼓励。
本文转自“龙额记忆”,转载请注明出处
龙额侗寨三张照片的故事

1982

2010

2018
目前保存最早的这幅《龙额村全景照》拍摄于1982年,由龙额村大寨(xaih laox)、下寨(xaih dees)、龙额街道(kgail)、平寨(xaih biingc)所组成,画面上没拍到岑作寨(jenc jogl)、八宋寨(bags songs)。
龙额村当时是黎平县的第七区——龙额区公所的驻地。1982年的龙额区,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破碎银河系 ,除机关单位有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外,所有民房都是木皮木房子。
印象比较深的砖房子,除了区公所,就是学校卫生院,龙额中学只有一栋砖木结构教学楼,龙额民族小学的规模更小,紧挨着区卫生院的,是两层砖木结构房子,教师、医师、学生共住一个地方。这些屈指可数的砖木建筑,成为了当时一代人记忆中的“地标建筑”。
那时候大寨鼓楼还在筹建(大寨鼓楼建成于1983年11月),鼓楼坪上只有一座简易的戏台。连接大寨与街道的只有一座木桥,就是现在榕树桥的前身。
“龙额”这个寨名是怎么得来的呢?在龙额村祖先的迁徙历史里,龙额下寨是龙额祖先最先落寨的地方,也是侗族祖先逆都柳江而上,最先居住的地方。龙额下寨因为地形像一条张开嘴巴的龙头,寨旁的溪流里有一个很大的白色岩石,就像一颗“龙珠”,所以祖先落寨时,就把这里叫做“龙额白岩(liongc ngeec bial bagx)”,“龙额(liongc ngeec)”地名的由来也有“龙的牙齿(ngeec liongc)”之意。
1982年龙额村全景图
每个寨子都有自己的苦难史,龙额也不例外。
龙额村大寨与龙额街道,历史上遭遇过两次大火灾的洗劫:
龙额村大寨的第一次火灾,发生在1949年10月,因为寨上陆奶堂忙于用火不小心所引起;1953年3月,又因为姚奶宝良的小女儿姚婢三玩火,引发了第二次火灾。
龙额街道第一次火灾,发生在1950年至1951年之间,是当时出了名的土匪头子杨锦标手下的石竹修,他部下“三抗军”(“黔湘桂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华南反共自卫军”“中华民国自卫救国军”)的一伙匪徒所为。当时黎平县境内已经全部解放了,龙额也已建立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砭石疗法,称为黎平县第六区(水口区)龙额乡,第一任乡长是杨世珍(龙额岑兰人)。当时杨锦标投机革命,以缴获国民党军一个连的武器作为投机的资本,混入了黎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不久他又叛变革命。龙额街道的这次火灾,就是他所部“三抗军”纵火焚烧龙额第一任乡长杨世珍的房屋而引起的。
杨锦标是什么人?黎平县岩洞区铜关村人,当时是黔湘桂边区恶名昭著的土匪头子之一,他自任“黔湘桂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华南反共自卫军”“中华民国自卫救国军”(简称“三抗军”)的总指挥贺锡敬 ,龙额街道第一次火灾就是他手下匪徒所为。
龙额街道第二次被烧于1974年,是由于居民用火不慎引起。

2007年龙额一角(石金玲 摄)
站在高处看龙额侗寨,就很容易看到龙额地处河谷,海拔大约是200米。
传统上的龙额村(不是2013年的行政并村),总面积有10.3平方千米,管辖大寨(含寨头、寨中、寨尾)、街道、对水、下寨、平寨、岑作、八宋7个自然寨(区域)。龙额村大寨、街道、对水、平寨、岑作都挨得比较近,自成一个组团,寨脚田坝往南就是龙额下寨,下寨再往南不到2千米,则是八宋自然寨,随着村寨规模的扩大,如今龙额村这些自然寨之间,除了八宋较远之外,其他的已经看不出明显的界限了。至今为止,龙额村一共有13个村民小组,420多户2000人口左右,主要姓氏有姚、石、王、杨、梁、吴、龙、曾、陆、伍、谢、赖、张、罗等。
在历史上,龙额是黎平南下“两广”(广西、广东)的交通重镇,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有县道868线(现在是省道404线)黎平至地坪公路穿过龙额街,南来北往车辆络绎不绝。
龙额寨子有两条河流——六约河(nyal yoh)、归养河(nyal guis yangh)蜿蜒穿过,在龙额卫生院汇合后,向南流淌,汇入地坪河。
2010年龙额村全景图
龙额的历史,值得在这里大书一笔,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人文厚重。
相传新石器时代,龙额境内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了,秦汉至唐宋时期,都有封建王朝建制归属的设置,具体也有待大家去进一步考究。
在元代,这里属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府地在今黎平县罗里乡)的福禄永从司。
明代,龙额先后属湖广行省黎平府西山阳洞蛮夷长官司、湖广行省黎平府福禄永从蛮夷长官司、湖广行省黎平府永从县、湖广行省黎平军民总管府、贵州行省黎平府永从县。
清代的龙额,则属贵州行省黎平府永从县银货两讫。
从民国2年(1923年)开始,龙额属永从县,民国15年(1926年)始,属“省直辖县”黎平县第四区(水口区)。
1950年黎平县全境解放,龙额乡为黎平县20个乡镇之一,隶属第六区水口区;1952年,龙额独立成第七区,区驻地龙额村;1958年9月黎平县撤区设人民公社,在龙额设“龙额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龙额区,下辖龙额、岑岜、古帮、地坪、高青、滚懂六个公社;1967年4月始,龙额区及所辖公社均设立“革命委员会”。
改革开放以后的1981年,龙额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的政府机构,区内各“革命委员会”自然消失;1984年5月,区内撤销公社建立各乡人民政府,乡政府内设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1992年2月黎平县建镇撤区并乡;2012年末,龙额撤乡建镇,镇政府驻地龙额村。
而龙额镇驻地的龙额村,到了2013年底,村子行政管辖又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一年,全县并村工作结束,原来的龙额居委会、岑书村、六约村一起并入龙额村,近邻成一家,龙额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村”。
2012年龙额撤乡建镇
2018年龙额村全景图
龙额是少数民族地区朴镇海,民族传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有侗戏、河歌、芦笙舞、踩堂歌、笛子歌、拦路歌等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这里的侗族河歌,闻名遐迩,获誉无数。
侗族河歌又称侗族河边腔,侗语称“嘎孖”(kgal nyal),徐砺寒是侗族无伴奏音乐“小歌”类中的歌调之一。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黎平县的龙额、地坪、水口,从江县的西山等乡镇,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县、融水县的融江河沿岸部分侗族村寨,是侗族青年男女在劳作之余,行歌坐夜刘美琪,寻找伴侣和老年人在劝世训诫时演唱的一种歌调。
侗族河歌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歌声如行云流水,抒情而优美,婉转独特,是侗歌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古老民族的民歌遗产。都柳江及其支流一带,是“河歌”兴盛之地。其中龙额的河歌文化底蕴最为深厚,传承最为完美。龙额于2007年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族河歌艺术之乡”、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侗族河歌)”。
龙额还是侗族圣母“萨岁(sax siis)”故里,“萨岁”灵山“弄堂概(longl dangc gkeit)”就在龙额境内。“萨岁山(jenc sax siis)”是侗族人民顶礼膜拜的祖灵圣山,有侗族“麦加”“朝觐圣地”之称。
2003年榕树桥通车庆典的河歌对唱
我们再来说说龙额的人物。
龙额不仅有名山名歌名品,从古到今还涌现出一大批的名人。其中有清代“四脚牛”侗族农民起义领袖姚文彬(1830—1876);有侗戏师姚胜华(1887—1946)、姚文华(1889—-1951)、石光文(1892—1961)、赖群超(1914—1996)、吴光龙(1919—2000)、姚宗献(1930—)、石启光(1941—);侗族河歌歌师姚国义(生卒年不详)、姚四宁(1878—1942)、石玉高(1908—1993)、姚宗辉(1939—)、姚庭政(1945—)、石启龙(1952—)、石甫平安(1959—)、姚甫运红(1958—);有献身乡梓教育事业的社会贤达石庭标(1907—1959);有审案断案机智寨老石光庭(1885—1944)等等。
有人问“四脚牛”是什么意思?“四脚牛”侗语称siik dinl guic,是黎平县的南江(namc)、水口(xaih gkout)、古帮(kgus bangl)、龙额(liongc ngeec)、高青(gaos xings)、高岩(gaos ngaic)一带的总称。这个传统组织起源于清初(又传清朝的咸丰或同治年代)的一次“倒牛盟誓”结款活动,众多成员村寨和周边山峦等,组成了类似于“牛的四只腿”的地理形状,“四脚牛”由此得名,寓意着团结、力量,在侗族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分量,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专门说到。

口述人:石巍
1962年出生,龙额村寨老,侗戏班“锦云班”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