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村记忆】牛庄镇之曹家村-东营区广播电视台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3-08 157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村记忆】牛庄镇之曹家村-东营区广播电视台

曹家村之村庄概况
一.村庄的形成
元末明初,渤海湾畔地广人稀。山西省晋南平原人丁兴旺,繁荣发达长武吧。洪桐县更是人口稠密文明富庶。为了垦荒与民生,官府在广济寺大槐树下设局,强行编制队列,发给照资,开始大规模的八方移民耍狠金丙。曹氏先祖曹浦,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秦思瀚,携家人长途跋涉先栖身枣强县,后遵明太祖令,来到山东乐安县北七十华里处立村,取名曹家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二.地理与人口
曹家村位于辛河路东,西距牛庄镇政府驻地一华里,占土地342亩。
1961年,曹家村100多人迁到垦利区黄河口镇居住(原垦利县新安乡)改革开放后多数迁回老家曹家村。全村现有住户270户,805人,拥有耕地1200亩,2015年人均收入11000元。

农业生产和副业生产
一.农业生产
解放前只有单一的农业生产,就是种地,地属个人的,各家各户单独经营。多数人家收的粮食不够吃。解放后农民翻身分了田,成立了互助组、合作社、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但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大锅饭”等问题,粮食产量很低,亩产一直在100斤左右徘徊,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连续多年吃统销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开始实行承包土地,一两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如今亩产已达到2000多斤,实现了人们梦想的亩产吨粮。收入的增加使人们生活逐年改善提高,生活幸福美满,邻里和睦,文明和谐。
二.副业生产
曹家人认识到无工不富的道理,陆盈盈光靠种地不行,只有搞工副业带动农业才能富起来。一代接一代的人努力拼搏,刻苦学习建筑技术,不少人成了工程师、高级技工、设计师、预算员,还有的成了建筑行业的领导。如今村里发展起多个建筑队,是个男人就能拿起瓦刀干技术活,有的年收入几拾万元,有的十几万元,少的年收入3-5万元,曹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牛庄镇周边、东营地区的不少高楼和道路建设都留下了曹家人的足迹。
教育文化
一.教育
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曹家人懂得教育的重要性。早在1931年,曹东清、曹世荣就分别在前街、后街办了私塾印度之星,教孩子们识字,全村有50多名孩子进私塾。解放后,村里成立了小学,村民纷纷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学文化。1980年,曹明刚、曹文学考上中等专业学校,曹子谊、谭玉召等考上大学。到2016年,研究生毕业的5人,(其中二名博士,三名硕士)大学毕业生30多名,中专毕业生不计其数。一个700多口人的小村,能有这么多大中专毕业生,是值得骄傲的,曹家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宝地。
二.文艺演出
曹家文艺爱好者多,文艺人才多,是远近有名的。早在建国初期就排练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剧,进行宣传教育娱乐活动。1965年曹爱田、曹玉兴等人排演了《夺印》、《一条路》等剧目,排演的《一条路》在广饶县农村文艺汇演中获得演出一等奖。《夺印》在周围村庄演出受到好评。1971年本物天下霸唱,曹明顺、曹明江、曹玉兴、谭树芳等人以本村旱田改水田种水稻为题材,自编自演了吕剧《创新路》在全县农村文艺调演中获得优秀节目创作奖。近几年,村里建立了文化大院,图书室、秧歌队,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三、民间艺人
曹文忠是民间剪纸艺术家重信房子,生于1960年9月。他从小热爱剪纸,心灵手巧,勤学苦练。他的刀工老辣、沉稳而不失灵动,大气而不失小节,“胸中有立壑,下剪如有神”,无论是岿然不动的苍松还是振翅欲飞的林鸟,都恍若被他的剪刀注入了灵性,栩栩如生。他的作品屡屡获奖,甚至多次漂洋过海,参加国际艺术交流,被国外友人收藏,曹文忠是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东营市剪纸艺术协会副会长。
2007年作品《喜迎奥运》被市文化局收藏。
传说、轶事
一.曹先生治病
传说道光年间,在曹家村有一个姓曹的人,因为穷而逃荒要饭流浪到京城。
有一天,他在京都讨饭,看到皇宫门口围着一堆人,在看一张榜。这个姓曹的人挤进去一问,才知道是皇帝的闺女病了,久治不愈,所以贴出榜去,要请高明医生给他闺女治病。这个穷要饭的一听是这么回事,便挤上前去,嘴里一边嘟嘟着“咱去试试”,就一边将皇榜揭了下来,被人请到宫里。这个人虽然揭了榜,但对医学却是一窍不通。只好装模作样地问了一下皇帝闺女的病状,便再苦苦思考对策。一会儿,他拿定了主意,趁上厕所的机会,从自己满是泥垢的身上,搓下了三块油泥来,迅速搓成三粒黑泥丸子,回去后送给皇帝说,我随身带了三粒“领后土”药丸来,是专治皇姑这种病的,你让人送去给皇姑用温开水冲服下去,病很快就会好的。
说来也怪,皇姑服下这三颗丸子,不多时肚子就渐渐不疼了。
皇帝为了答谢曹先生,便要对他晋封加爵。皇帝问曹先生想做个几品官,这个穷要饭的因为不懂得几品官大,便说要一个一百品官当。
皇帝一听这话,便知曹先生是个“乡巴佬”,决定不封他官,就赐了一件黄马褂子给他。
这位曹先生自从得到皇帝赐的黄马褂子后,他走那里,不论大官小官都对他酒肉伺候,高接远送。当人们问起这件御衣是怎么得来的时候红楼之暖玉,曹先生却傻乎乎的跟人们说:是我嘉庆二哥道光老侄子送给我的。曹先生穿着这件御衣,一直享受到老。他那立在村东头的坟墓,因土地变更早已平掉了。
二.曹家吹鼓手
民国时期,曹德一父子和其本家兄弟五六人,为了生计刻苦学习吹拉弹打艺术,每人精通一手:有的学会吹大喇叭,有的学会吹唢呐,有的学会吹笛打钹,有的学会拉二胡打当当子。他们重点练好两种曲子,一是欢乐的曲子,为娶媳妇结婚用;一是悲哀的曲子,为死了人出殡用。
曹德一父子兄弟的吹手行当,在牛庄一带是远近有名的,有红白公事的都聘请他们操办,有时忙不过来,就用上备用人员分两拨龙文章。
每有红工事时,喜主事先谈好结婚日期、吹奏时间,讲好价钱,在结婚的前一天上午到喜主家。酒足饭饱之后,下午开始吹奏各种喜庆欢乐的曲子,直到晚上,这叫“响门”。第二天随花轿到媳妇的娘家吹奏。最热闹的是新媳妇过门前,吹鼓手在轿前吹奏,花轿在后面徐徐慢行,一步行不了四指远,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等喜主赏下钱来,轿才行到喜主门口。过门后换完头上的装饰,拜完天地,吹奏结束。
遇有白工事时,吹鼓手是上午早到丧主家,在灵前吹奏哀曲骆抗先。丧主的亲戚朋友拜祭时,要依据拜祭者与死者的关系吹奏特定的乐曲。行棺、下葬吹奏什么哀调,都是有讲究的,不得有错。曹德一指挥拜祭、行棺、入葬等礼仪,驾轻就熟,从无失误。等到他脱下身上的“工作服”―白大褂子,丧事就完成了。因而有了一句歇后语:曹德一脱了白大褂子―明白了工事。

乡村记忆
留存时代记忆 乡愁永续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