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村记忆】系列报道之二十——沂源县悦庄镇北鲍庄村-掌上沂源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6-26 159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村记忆】系列报道之二十——沂源县悦庄镇北鲍庄村-掌上沂源

沂源县历史文化悠久,内涵丰富,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沂源县广大的乡村,有着风格迥异、丰富多样的生活传统、劳作传承、民间习俗和宗教信仰,乡土传统文化遗产存量丰富,保护传承意义重大思学通。为弘扬沂源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掌上沂源》联合沂源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乡村记忆》,陆续推出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村庄,今天为您推送第二十篇:
——沂源县悦庄镇北鲍庄村
北鲍庄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领地,后受青州府辖制。1944年前归昌潍专区临朐县领导,建县后属沂源县三岔乡,现为悦庄镇管辖。全村800口人,以高、王、谭三姓为最多。耕地、山滩面积1600亩,属山岭地带,以经营农业为主。相传,最早由鲍氏建村,以方位和姓氏而取村名。
北鲍庄遗址

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发现,北鲍庄村东出土了北宋崇宁年间古铜币。据此考证,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5),此地就有村落。以鲍为姓氏,《元和姓纂》记载:“鲍叔第自姒姓,夏禹裔孙。鲍叔(杞国公子)仕齐,食采于鲍,因以命氏。”由此推论,鲍氏从春秋战国始,以封地为姓。从该村现在的风俗习惯、方言等来看,仍属齐文化。因地处齐鲁交界地,鲁国文化逐步融入。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专业人员在北鲍庄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至战国古遗址一处。遗址自然环境属典型的山间高台平地,黄土堆积较厚。北侧黄土断层高约6—7米,西面高约8—10米。西、北两侧断崖下临河;南、西为鲍庄河;东接山丘,地势较为开阔。所在地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度,年降水量约710厘米。人文环境为东有连村水泥路环绕,南、西有三(岔)悦(庄)公路通过。东南是北鲍庄村民居住地,文化传承突出。北鲍庄遗址连绵一片,属一个不可移动的整体,且保存完好。据上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表明:“遗址位于沂源县悦庄镇北鲍庄村西北的黑山台南沿,分布面积为24000平方米,属山间高台平地遗址,未见有文化层暴露万宝路冰蓝,其具体堆积不详。地表散见大量的陶器碎片,器形有鬲、豆、罐、壶等,陶质分泥质与夹沙两种。颜色有灰、红两种。纹饰有粗绳文、素面及戳纹等。其时代为龙山、春秋、战国。统计年代为新石器、东周。该遗址以往未见著录或公布,系本次调查新发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千面王妃,保存较好。”
2010年7月,淄博市人民政府公布北鲍庄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战国)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蚕姑山上蚕姑庙

北鲍庄村的西山东西走向,主峰海拔710多米,由石灰岩构成,高峰圭二面积约3平方公里,因古代建有蚕姑庙而得名蚕姑山。山顶悬崖下的平坦处建有蚕姑庙,坐北向南。北面庙墙即围墙,西面悬崖即围墙。东、南两边筑有高而宽的围墙,开南门。门外是9级石台阶,有整块的料石做护栏。庙院中间有一片平整的石板。石板上有一个个状似圆圆的笸箩,里面有蚕样的天然化石。这种形状的笸箩就是当地农家养蚕的一种器具。围墙内外,松柏茂密,啁啾如歌。庙内3间正殿基石以上是砖木结构,顶部为灰色小瓦覆盖,脊饰檐飞,内墙涂有壁画。殿内供奉着3尊蚕姑的神像。中间的那尊神像眉清目秀,秀丽而端庄的脸庞上带着丰收的笑容。蚕姑左胳膊挎着一个小巧玲珑的条编篮筐,篮筐里装满了碧绿的桑叶。右手举着一个木钩,仿佛正在拽拉着高处的树枝,采摘着那厚厚的桑叶。左边的那尊捧着雪白的蚕茧,右边的托着刚织出的细绢。这与《农桑杂录》中所说的蚕姑神像很吻合。三姐妹按年份掌管养蚕,是代天地育化万物,使万世百姓有衣穿、有饭吃。北鲍庄人把每年的清明节定为庙会日,定时祭祀。
蚕姑庙的传说
关于蚕姑庙的来历,传说,西汉末年,刘秀逃避王莽追杀至此山下,正遇3位农家少女在田间采摘桑叶。3少女目测刘秀不是歹人,就让他蹲在桑树下的小坑里宋史赵普传,把桑叶盖在上面。王莽走后,姑娘们摘下新鲜的桑葚,给刘秀充饥解渴。刘秀当了皇帝后,派人打听蚕姑的下落,但蚕姑们已经死去多年了。原来,蚕姑们搭救刘秀的时候,被几个乡人看见了。事后,他们传谣说,三个蚕姑争男人。此事被蚕姑们的家长知道了。他们指责蚕姑们不守家规,辱没了祖先。蚕姑们有口难辩,于是在同一棵桑树上一起吊勒而死。刘秀听了这情况,当即传旨拨专款在西山高处修建蚕姑庙一座,让四方祭拜,供世人传颂。并就庙下这条南北百里的官道上,南在金星桑树峪村封了桑树王,在韩庄立了蚕姑碑;北在五井石门坊也建了一处蚕姑庙,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些朴实善良的蚕姑娘。由于风蚀雨啃、日晒雷击和“文革”期间的人为毁坏,北鲍庄蚕姑庙已经坍塌不存了,但蚕姑庙院内的石笸箩还在,蚕姑庙的故事却一直流传着。
手工捞纸
齐鲁交界处的北鲍庄属山岭高地,阳光充足,气候适宜,适合桑麻的种植和蚕茧的生产。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齐鲁之桑甲天下”之说。《汉书·韩安国传》云:“强弩之末一球当千,不能入鲁缟。”此喻在《史记·韩儒人列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史记·货殖列传》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这表明秦汉时期,齐地的纺织业很发达。《临朐县志·续志》载:“邑人养蚕其来甚远,种桑之田十而七,养蚕之家十室而九。”那时候,北鲍庄家家养蚕,连户织绢。新中国成立前后,蚕姑山周围的十里八乡都是植桑养蚕的传统村。
因为植桑养蚕的缘故,该村村民就地取材,选用桑树皮来造纸,名曰“桑皮纸”,又称蚕茧纸。纸呈淡黄色、半透明,光滑,能吸水,韧性强。规格为1尺、2尺或斗方。因为桑树皮有黏性,纤维光滑细腻,决定了纸质的优良。这也是桑皮纸引人关注的最主要原因。早在宋代就成为该村人们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明清时期非常盛行。在古代,桑皮纸除作普通纸习字、绘画和印书外,还用于高级装裱、制伞、中药包装、制扇子、糊窗户等。传统的桑皮纸制作过程要经过剥削、浸泡、锅煮、捶捣、发酵、过滤、入模、晾晒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产品多为官府或商家购买,经济效益很可观。从老人们的回忆中得知,原先村里曾有4家手工捞纸作坊。其中,高记字号最红火,百里以外都有人来拜师学习。到1958年大跃进时期还有3家,1960年前后才全部停办了。目前,作坊遗迹已无,王记字号的最后一个捞纸艺人王伯绍还建在渔场管理。
秀才写诗伐吴日
前清秀才高学祥(1870—1942),汉族。自幼上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进学(中秀才)。当时考名翰升,字西园。进学后由于种种原因未再续考。1902年至1937年间教私塾,兼习书法,开三岔一带书法之先河。1937年,日本侵华,全国掀起抗日救国运动,他转为从事新式洋学。1939年至1942年间,家乡被降日的吴化文部队沦为“无人区”。国仇家恨,恨不能报,辍教病故。他任教39年,桃李满天下,诗词创作、墨宝甚多。但由于战乱,仅留一首关于家乡“无人区”悲惨景象的记事诗传世。诗曰:“灰死火灭人烟稀,阖不见犬与鸡。升合无粮损生命,吃完树叶剥树皮。”秀才晚年奋笔疾书盖茨堡之役,写诗伐吴讨日,传为佳话。

翰墨飘香传代代传

高海青(1894—1962),名岱东,字海青绝对死亡游戏,又字海峰,书法家。他的书法传播到大半个中国,被很多爱好者所收藏。他8岁就读小学,9岁能写春联。始摹帖,练《九成宫》,颇有造诣。14岁为人写寿幛、碑碣,蜚声乡里。19岁考入临朐师范,毕业后到济南《进德报社》任编辑,后在山东省交通厅任文职,曾参与编修《临朐县志》、当过教师,1962年病逝。其书法以欧体立家,功力颇深。楷、行、草、隶皆有独到之处。字体秀美有力,潇洒遒劲。书法风韵达到很高造诣,为当时全省书法界名流交口赞誉。三十至四十年代在济南、胶东、潍坊及桑梓故里,墨迹颇多。因战事及文革浩劫打伞手势,所存甚少。现有《朱子治家格言》、《洛神赋》、《日用杂字》等少量作品流传。沂源县政协文史资料上有其记载。高海清的书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去世后的晚辈们秉承家学空中英豪,翰墨传香子孙代。

高鸿烈(1926—1978),海青之子,字一虹。早年就读于华东军政大学,毕业后担任华东军区分校文化教员,陈毅元帅曾经听过他的课,且评价很高。据查,高鸿烈是沂源县历史上的第一位大学教师。建国后到济南工商联工作,1956年调济南十三中任语文教师至终。高鸿烈具有典型的儒家风范,一生手不释卷,不辍翰墨,知识渊博。他的楷书从隶书中来,古朴厚重,刚健不阿;草书则俊美清秀,婀娜多姿。观其书法犹见其人:温文尔雅,谦逊高洁。他博览群书,精通诗词格律,优美诗句,信手拈来,自然天成,凝重典雅,明白如话,为人称道。现有《咏大明湖十首》等代表作出版。他一生清贫,与人友善,不求名利,爱岗敬业,是当代教师的楷模。
高玉扬(1959—),海青孙子。其父高俊烈早年供职于博山区文化馆,专职画家,擅长花鸟鱼虫。高玉扬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为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研究生,以油画见长。毕业后先在山东艺术学院任教,后在博山区自办鲁中美校。现在北京做自由画家,被选入一带一路宣传创作。他的作品构思超人,下笔大胆,凝练老辣,极具艺术感染力。其书法酣畅淋漓,给人泼墨成画的艺术感觉。
高锡恒(1980—),海青重孙。酷爱书法美术,为学绘画书法,广拜名师。他的山水画注重宏观整体的把握,不拘泥于细枝末节的雕饰,清丽典雅,灵异生动,墨色疏淡,文雅秀娟。同行赞其画:既有北方山水的阔达粗犷,又有水乡江南的灵秀空濛,让人神驰梦想。其书法更是自辟蹊径,不守常规,极具现代派艺术特点。


责任编辑:刘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