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约大美】土生土长的准旗人,你从哪里来-大美准格尔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8-13 198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约大美】土生土长的准旗人,你从哪里来-大美准格尔


土生土长的准旗人,你从哪里来

前一阶段,受鄂尔多斯市新远国际旅行社张建钢先生邀请,陪旗广播电台两位朋友,前往旗内的龙口魏家峁,马栅沿河一带,就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制作专题,沿着当年英雄足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作陪的我顺道进行旗内红色之旅和黄河风情游。同时也是一次寻根觅祖之行。
一路上,张总边驾车边当解说员,每到一处,他总是出口成章。引来笑声一片。作为政协委员并提了好多优秀议案的他,这十多年来,跑遍了准旗各个乡镇,厂矿考察,我个人可以这么说,准旗旅游业的发展凝聚了他的汗马功劳!
莲花辿绘编就五彩乐章
上午,参观完魏家峁地下联络员周毛秃故居后,我们沿魏(家峁)榆(树湾)前往龙口沿河线!路上,隔不远就是减速带。加之沿黄线的地基下沉,起伏不平,车速放不开。


中午时分,进入龙口镇大口村小占社,一道特殊的地质奇观立刻呈现在眼前!裸露的砒砂岩红色白色层层相间,不同的色调和特殊的自然风貌一下子吸引了我们!新远国旅叶总形象将这种砒砂岩地貌比喻为“五花肉”,呵呵!细观之下,真的像极了!山中点点绿色,如在五花肉上撒了一把葱花!据说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时曾驻足鸡鸣三省之处,被展现在眼前的五色斑斓状若莲花的砒砂岩地貌所吸引,遂命名“莲花辿”(CHAN)。莲花辿独特的沉积岩的形成缘于其地形和特殊的气候!在形状各异、高矮不一的莲花辿沟壑里,看似石头一样,但质地非常松软,多年风化的石头随风不停的往下掉沙粒,经雨水的冲刷,形成美丽的图片,站在不同的高度,莲花辿的风景在变化,层层叠叠,峰峦交错,鲜艳诱人,迷离万千。色彩斑斓的岩石耀眼夺目,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交相辉映,仿佛燃烧的火焰,绚丽的晚霞。置身其中,壮美景色美不胜收,让你流连忘返,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地质学家考证,砒砂岩形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每一代、每一纪,气候、生物、地壳的风云际会,都在砒砂岩的岩层中绘上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红色的泥岩和碎屑岩,是古海洋封闭为内陆盆地、大地上以蕨类植物为主时沉积而成;同是红色的陆相红泥岩,是气候更趋干旱炎热时继续沉积的巨厚岩层;灰绿色的碎屑岩和灰色的含煤细砂岩,是在气候转向温暖湿润、植物繁茂、湖泊遍布时沉积而成的;棕色的铁灰岩,是在侏罗纪中期、气候干热时形成的;而巨厚的白色泥灰岩,则形成在气候干热的白垩纪早期。
当地百姓讲,这种岩石异常贫瘠,其上几乎寸草不生,生命遇之如遇砒霜,故叫砒砂岩。虽然名为岩石,但它常常呈现出粉末般的状态。准确地讲,砒砂岩是一种松散的岩层,由于其上覆盖层厚度小、压力低,它的成岩程度低、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看似岩石,可是遇雨即溃、逢风而散。作为土地它是贫瘠的,是较难治理的,它甚至是黄河泥沙的罪魁祸首。而换个思路,把它作为景色观赏又是独特的、壮美的。
在莲花辿的沟壑,我们看到常年受风雨的不断侵蚀“雕琢”炭烤乳羊,使得砒砂岩形状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怪兽,有的像古堡,有的像迷宫,多姿多彩,惟妙惟肖。也有的像连绵不绝的长卷壁画,仿佛记录着历史变迁。更让我们感觉有趣的是,有一座高高凸起的山峰,似圆锥体独立于群峰之上,仔细观看像在莲花上打坐的菩萨,静静的,仿佛超凡脱俗,不为污染。
莲花辿的砒砂岩,以五彩叠加的页码记录着地球时光的演变,描述着地貌的多样性,是地质历史的一幅大彩图,是大自然演化中的五彩乐章,更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大口村已将这里的砒砂岩区域规划为一个景观进行打造开发!
烽火硝烟,难忘岁月峥嵘
一路上,张总滔滔不绝:从目前来看,全准旗乡村旅游路线中最具魅力的还要属龙口沿河线。这条路线集结着两个闪亮之点:一是地方红色革命经典;二是走西口的厚重文化底蕴。




黄河之滨,鸡鸣三省之地的龙口大口村,是马栅地区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中心。1937年冬,中共河曲县委派员到此,扎根穷苦百姓,秘密发展党员。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河曲县委于1939年8月建立马栅区委。在抗日战争时期,马栅区委发动和依靠群众,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保卫晋西北立下了不朽功勋。
在小占新村东头,一块抗战遗址牌赫然在立。新远叶总指着不远处的一处留存的平房和一根电线杆说,当年在这里敌我双方发生过激烈的交火。我方伤亡惨重。牌面上清晰记载:1938年3月5日,日本关东军的后宫师团(第26师团)黑田旅团竹内联队的一个中队,从河曲县城出发,从南园九梁滩踏冰过黄河,过河即遭国军骑二军伏击,日军增派飞机轰炸。因国军增援不力被迫撤退。日军报复烧庙毁民居杀村民十多人。枪痕与战壕见证着侵华日军的累累罪行。
据大口村委门前的中共马栅区委碑记载,1937年,抗战爆发,国共合作,建立牺牲抗日救国同盟会。我党河曲县委派牺盟会代表白连庆,王经义,落脚大口胡载根家,宣传抗日,秘密建党。至1939年8月,发展党员30多人并建立中共四区区委,辖三个支部,发动群众参与抗日斗争。1940年腊月,牺盟会被取缔。八路军解放河曲,朱五美流亡长滩当县长。清查共产党员,封锁黄河对抗解放区。胡载根带领地下党员与敌周旋,他以神奇水性避开水边敌哨,传递情报。后被内奸出卖被捕虽受尽酷刑但坚守党密。1948年1月,河曲四区解放,1950年9月,划为准旗马栅区。历史新的一页由此掀开。
在中共马栅区委革命活动展厅110平方米展区内,五十余块图板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人物介绍、场景再现,生动地展示了马栅地区的地下党员坚守敌后,突破河防,传递情报,配合解放大军攻克长滩,建立红色政权的革命历程。
西口古渡演绎世纪传奇
土后土长的准格尔旗人,到底从哪儿来?相信,大部分都知道,我们的祖辈是从山西逃荒经西口而来。
说起西口,我们首先就想到耳熟目祥的二人台经典剧《走西口》,快灸人口的《走西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清初,经过康雍乾三世的休养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形成近代五股大的移民浪潮,都是以谋生为特点的非官方行为。“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默特土、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使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历史上的走西口由此拉开大幕。清末《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决定大规模开垦蒙地,晋陕民众走西口的规模越来越大。
脚踩昔日的西口古道,远去的历史文明与耀眼的现代图景交相辉映,沧桑巨变中的历史脉络依然清晰,满眼胜景更让人感受到蒙汉文化交融的无限魅力。龙口镇政府所在地马栅是晋西北人经河曲入蒙的必经之地,这里曾是明朝末年明蒙通商易马的集市,因而得名马栅,如今依然是晋蒙交往的商埠前沿。百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大盛魁》的主要拍摄地就选为这里,该剧讲述了清代在“走西口”历史背景下安银美,由山西人创造的中国清代最大的跨国贸易商号“大盛魁”的三百年兴衰传奇。此外,以鄂尔多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为故事背景电视连续剧《生死依托》也在龙口大口村拍摄!大口的声名由此大振。

六六八八,香飘长城内外
秋雨过后艳阳高照的大口小占,天空蓝圪盈盈,白云轻圪飘飘,河水亮个铮铮,玉米林齐圪刷刷宋雨霏,天,地,山张嘉蓉,水,物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仑美奂的生态图画!群山环抱,黄河水映托之下的小占新村景色更加迷人。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今天的小占新村建筑规划统一亡念之扎姆德,错落有致,青砖青瓦,仿古雕刻,灯笼垂挂,古色古香,典雅庄重。新远国旅负责人介绍,这里的鸡鸣三省旅游度假村位处蒙陕晋三省交界,明代延绥长城内长城和外长城的中间地带,九曲黄河宽敞臂湾里,这里山清水秀,古迹甚多,文化底蕴丰厚。是集人文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田园体验、农家食宿的理想去处。
步入定餐的鸡鸣三省农家乐老七家饭店院落众易居,给人整洁亮堂之感,方形池内,鲜花盛开,果蔬飘香,屋后空地有水井,自种葫芦。饭店内部装修古今结合,亮丽雅致。饭店老板李老七,在府谷开了二十多年饭店,看好家乡的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投资二十多万元,回家创办了这个乡村旅游饭店。主打自己的拿手好菜,六六八八风味餐饮。在我们聊天的功夫,老李的杰作陆续上了席面。肥而不腻的红烧肉、清香入口的清蒸羊、外脆里酥的丸子,酥鸡、焖肉、猪肉勾鸡,说实话,老板的手艺不比任秀丽的纳林风味美食逊色!
说起六六八八,可能有的本地人清楚,有的则闹不几迷!我来给大伙科普下:六六八八美食现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六六八八”,是民间宴席的一种称谓。即“热菜六大碟、凉菜六大碗”或“热菜八大碟、凉菜八大碗”。都选用本地农村的猪羊肉及时蔬烹饪而成。当初的“六六八八”碟小,菜少。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的改善,如今龙口一带的“六六八八”,碟碗换成了大盘,肉是地道味纯的农村肉,菜的搭配越来越讲究,营养也越来越丰富了。红条肉、焖肉、农家大小炒、清蒸或炖羊肉等等。道道菜让人叫绝,道道菜叫你回味无穷。



在走西口的世纪大迁中,蒙汉人民聚集共处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饮食文化。而准格尔的“六六八八”美食正是在民族融汇中长期积累发展形成的,最初它发源于山西河曲一带,马栅与河曲隔河相望,这一传统的饮食文化传到马栅后,智慧的马栅人把内蒙人的朴实、厚道融入这一传统饮食文化中,它最终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所钟爱,其独特的香醇厚味为古今食客所津津乐道。
三省界碑,一脚踏遍蒙陕晋
饭后,一行人从小占新村东行2公里,沿一条便道而下至黄河边畔,一块灰白红字的菱形石碑赫然映入眼帘。这块三省界碑高1米多,呈三面立体三角状,每个面都朝向所对省份,灰白色大理石面,红色大字着三省区名称,分别朝向三省区辖地。先前界碑在河道中的沙洲上,被凌汛的浮冰撞倒坍塌。2013年,新界碑重立,以此石为界,西归内蒙管,南归陕西管,东归山西管,三省风情也在此交汇。此石也就被称为“三省石”。许多游人到此无不刻意在其上踩一下,亲身体验“一脚踏三省”的豪迈。用新远国旅张总的话说,这个地方可谓一鸡鸣三省,一桌吃三省,一个快门拍三省!三个地方却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文化:草原文化,晋商文化和三秦农耕文化。新界碑西三十米之处,便有一处古渡口,当年山西百姓走西口来到内蒙,很多就是从对面山西河曲渡河而来。由此西去!在这里,你静下心来,缓缓东流的黄河水,仿佛时尔传来低缓深沉的蒙古长调,山里山外时尔传来欢快的山西小调,蓝天白云下时尔传来粗犷豪放的秦腔之声。三种不同的腔调与流行元素共同汇成蒙汉民族大团结的多元文化。
在大口村委,参观完中共马栅区委革命活动展厅后,我们与当地的邬支书进行了交流,新远国旅张总就当地发展旅游业的现实与远景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路走来,龙口沿河的景点还有很多,河神庙,护宁市,烽火台,古渡口,明代延绥镇长城遗址,口里口外(长城内外)分界处,每一个景点如一颗熠熠闪光的宝石镶嵌于古老的黄河玉带上并以卓尔不群的风姿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准格尔旗人的根,准格尔人的情,飞跃万水千山,跨过涛涛黄河,延伸三晋大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寻祖觅宗之行还将继续。
西口路上,还将显现我们的身影与足迹。
乡约大美
【作者简介】刘海元1974年出生。土生土长的准格尔人,现从事弱电行业,兼职自由撰稿。从1994年起,先后在各级媒体发表新闻、文艺作品十多万字。2015年,创办自媒体平台“新时代快讯”,致力于传播本土文化。大美准格尔群成员。

大美群, 流光溢彩, 精彩纷呈。
美家乡, 弘扬正气, 说古论今。
群员高, 社会贤达, 文化精英。
好作品, 诗词文章, 烙画摄影。
(大美群员:周子瑜)

--第307期--
图文编辑:杨芳
大美准格尔!储世新 美在心里。
大美准格尔! 接在地气。
大美准格尔! 旺在人气。
声明:本文源自《新时代快讯》,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