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友专栏】红色尽染在瓢城-和悦读书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1-16 147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友专栏】红色尽染在瓢城-和悦读书
我生长在黄海之滨的瓢城赵奕然,身体里流着红色的血液,有着红色的基因。瓢之城,立水乡,山岸秀匡名取“瓢浮于水,永不会沉没”之意。春阳下,走在瓢城大地上,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空气格外清新。鹤鸟飞舞,麋鹿奔腾,菜花金黄,牡丹飘香。瓢城,这是一座令人骄傲的红色之城,美丽之城鸡泽天气预报。多少前辈人在此血染疆场,多少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美名扬。追念红色的瓢城,本色永传承。
1
瓢城为古盐城名,盐之都,以盛产海盐著称。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始置盐渎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改设盐城县,延续至今。这里自古盐产量及盐税冠全国,是名符其实的盐之城,更是历史悠久的英雄城。唐初时,薛仁贵东征,瓢城留有“铁柱朝声”的景观。东汉建安七子之陈琳、《水浒》作者施耐庵、宋丞相陆秀夫、明代著名书法家宋曹的故里在盐城。在多彩多姿的历史文化长廊里,这里人文荟萃。南北朝产生过名医徐道度,清代有治水专家冯道立,明清出现过诗人吴嘉纪、陈玉澍,画家万岚及评书开创者柳敬亭等。厚重博深的人文资源,爱国与深明大义,奠定这座红色之城的文化根基。
在盐城大地上,无数英雄人物奏响过抗敌的号角,多少志士仁人胸怀莫大垂史于瓢城,留下了不朽的英名。《宋史·列传·忠义》载,德佑年间(1276年),宋于临安失守,退至福州,危难之时,左相陆秀夫拥幼帝,居崖山抗敌。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崖山破,陆秀夫本可乘船逃脱,虑帝被辱,监其妻女赴海后,自背负帝投海,忠魂留世间。在这英雄的土地上,隋末韦彻瓢城竖帝旗,韩世忠、梁红玉夫妇瓢城坐阵抗金兵,戚继光率部瓢城抗倭寇。还有草堰场盐民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雷战鼓,元末起兵于白驹场。宋人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任盐官坐镇“天下第一盐仓”。千年范公堤,留下了范仲淹的伟绩和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朽的名句,回荡于瓢城大地上。
2
忆往昔,瓢城人民的筋骨里,沉淀传承忠义爱国的基因。看近代,瓢城大地创出了红色的壮举。在国家危难的紧要关头,盐城掀开了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页,在中国革命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早在192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盐城建立了党组织。1932年,胡乔木等地下党人,在盐城创办进步刊物,宣传红色革命。那时起,茫茫黑夜里有了一盏明灯,照亮漫漫长夜的前程。东进南下,八方燎原星火,唤起民众同抗日。1940年,东进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盐城白驹狮子口会师,陈毅将军即兴赋诗曰:“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关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坚定的红色信念,乐观的必胜精神,青史留瓢城。
新四军在盐城,揭开了华中地区抗战悲壮而辉煌的篇章。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在盐城,这里成了苏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八年抗战,新四军在盐城对日伪作战2.46万余次,毙伤日伪29.37万人。新四军由初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21万多人。抗战中,新四军有8万多将士、300多团以上将领壮烈牺牲。1947年,盐城获得解放,继而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为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和力量。
这是什么样的伟业天诛红,这是什么样的创举,名震河山啊!难怪那时“华北有延安寡居的一年,华中有盐城”的佳话,传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
3
追念红色的瓢城,不忘国耻,唤起红色记忆与传承。四月里,正值日寇侵占、盐城沦陷80周年祭之际,重访新四军在盐抗战的悲壮岁月路。走进新四军纪念馆、“大铜马”纪念塔、泰山庙新四军指挥部旧址,重访新四军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深情悼念无数献身在盐阜大地上的英烈忠魂。 一路走过,一路震撼,一路心灵的洗礼,一路对先烈无限的敬仰。
四月的瓢城,绵软的细雨刚刚轻吻过古老的街道和青砖黛瓦,尚能听见细屑叮咚,可见洗尽铅华。蟒蛇河与串场河似缎带般紧紧地缠绕在古老的瓢城旁,古老的街,古老的河,见证了风腥血雨的年代,见证过新四军将士留下的足迹与洒下的热血。
1941年7月,南京侵华日军司令夏腾井田调集日军南部十二旅团、江淮连云港部日伪军1.7万余人,分别从南面的东台扑向盐城、西南的兴化杀向秦南仓,西面的淮阴攻向阜宁,东面的海上登陆射阳,四路并举,向盐城突击。日军的空中轰炸,水陆路全面进犯,遭到新四军的顽强阻击。战斗中,新四军避其锋芒,跳出日伪军包围圈,发挥自身优势,打击敌人,使日军找不着主力的踪影,在运动中给敌以重创。这一年,新四军第3师7旅移驻湖垛、秦南仓一线,第三师8旅主力驻东沟、益林和盐城以北地区,第一师2旅驻守城南地区,出奇兵许戈辉简历,打击侵略者。新四军军部移驻在西塘河东岸河沟港汊水滩上,陈毅、刘少奇在此指挥各部机动作战,取得了一个个辉煌胜利。紧接着,组织军民奋起斗争,粉碎日伪“大扫荡”,开展声势浩大的反击战,实现对敌斗争战略反攻感官游戏。当日军穷于向城北地区寻找我军主力时,新四军乘虚拔除了南部地区的季家市、天星桥、姚家岱、金沙等日伪据点,围攻泰县、泰兴、姜堰等城镇,打得日军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当日伪转向苏中“扫荡”时,新四军剩机收复了北线的阜宁、东沟、益林、大中集等重镇,迫使日军退回盐城附近,无力再组织起有效的侵犯,由此彻底粉碎了日军的攻势。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再一次站在展有陈毅、张云逸、赖传珠、邓子恢等900多名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及新四军在抗战时期1000多幅照片、大批文史资料前,似乎我回到了那个岁月,接受红色洗礼,缅怀丰功伟绩。
4
走出泰山庙,走在去往红色乡村的道路上。春光照盐城,广袤田地间,如玉般镶嵌着古老的集镇和村庄。青砖黛瓦的房屋,青石秦砖铺成的巷,驮载过多少双脚板迈征程,多少英烈们的浩气犹存。
秦南仓,坐落在蟒蛇河交通要道旁,自古是粮仓,盐城西乡的重镇。那一年,日本侵略者占据盐城,构筑碉堡城垣,扼守秦南仓。从张本庄、河夹寺、新河庙到石家伙、丁家舍,每隔几里地就筑有一处鬼子的土堡岗楼,依仗堡垒,出动汽艇,沿着水乡的河网,进村入户烧杀抢掳,无恶不作。消灭困守秦南仓的日伪军,拔掉解放盐城路上的“钉子”,是新四军的战役方略。攻打秦南仓的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而悲壮。年近90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李爷爷,激情地回忆当年参加解放秦南仓战斗的情形。那是1942年腊月,新四军派出一个团的兵力,攻打秦南仓。李爷爷时为新四军21团7连战士,部队发给每人3发子弹,4颗手榴弹,战斗中他与战友们都留下了一颗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战斗打响后,同志们“叠罗汉”往敌人碉堡里投掷手榴弹。面对敌人的机枪扫射,一批战士倒下了,一批战友冲上去,前赴后继。每一次冲锋、战斗打下来,上百名战友牺牲在碉堡前。正是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染红了这片土地,换来了抗战的胜利。
和秦南仓战斗一样,新四军在盐城攻下了多少敌人的据点,阻击了多少次鬼子兵,留下了多少烈士的忠魂。现如今,在盐城的土地上,建有一座座烈士陵园,一座座高大的烈士碑上铭刻着烈士们的英名。在家乡,这里的人们用烈士名字命名自己心爱的土地,潘黄、郭猛、步凤、学富等重镇,都是用烈士名字铸成的,人民永远铭记他们。
5
“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新四军在盐城传承和弘扬了长征精神。那时,新四军一边打仗,一边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结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盐城成为华中抗战的中心,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走在新四军纪念馆内,看到那一幅幅图片与人物形象,联想到那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岁月情景。工、农、商、学、妇、青纷纷组织起抗日民众团体,华中鲁艺引来全国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和进步青年。人民群众参与新四军军工生产,大量枪支弹药源源不断送向抗日前线。老区人民自发地支援前线,救护伤员,做军鞋,送军粮,支前拥军的情景历历在目。在老家村子上,至今人们不常说起新四军拿下张本庄日伪据点的故事。解放秦南仓的战斗打响前,扫除张本村据点的小鬼子,是本次战斗的前奏。母亲告诉我,伯父他们几个村子上的人,早就摸清了鬼子出没的时间和习惯,悄悄联系上新四军,紧紧盯着鬼子的行踪。那天攻打村上鬼子踞点,是在拂晓前进行的。凭着新四军战士们的机智和勇敢,在老乡们的接应和配合下,没费多少时间,就全歼了张本庄上的日伪军。
新四军始终不渝地为人民打天下谋利益,传承红军的传统。1942年,在刘老庄战斗中,新四军3师19团4连82名指战员,在连长白思成的带领下,一次次打退敌人的冲锋,坚守阵地,用血肉之躯掩护群众撤离。子弹打完了,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直到生命的最后,82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新四军在盐城,传承红军优良传统,有着过硬的群众路线与作风。盐南战役时,新四军师部驻地损坏老乡家一只热水瓶,多次赔偿,老乡都不肯收下。部队离开后,老乡发现家里留下了一双新雨鞋。在那时,雨鞋可是稀有物品。秋毫无犯啊,一直传为佳话。走在烈士碑前,一个个人物生平事迹,使我再一次看到了人民军队的红军情愫。郭猛,江西吉水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42年在盐城抗战中牺牲;胡特庸,湖北大冶人,1933年参加革命,忠魂永驻盐东北洋岸。在这支队伍里,许多红军老战士把红色传统带来,带进红色的瓢城,把忠骨永久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一座座纪念碑,折射红色的光芒,让人们看到了红色信仰坚定不移,本色初心至死未变,感受到英烈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弥足珍贵。一次次触摸这红色的记忆,强劲的使命感延续依然。
走在回程的路上,晚霞映照,红色尽染在瓢城。千年文化底蕴,百年铸就辉煌。英雄的城市,屹立黄海之滨,永不会沉没,更显生机盎然。穿越历史云烟,回往红色依旧鲜艳。那是高高飘扬的旗帜,灵魂的神往,初心的承诺景仰。红色的家园,有红色熏陶与指引,前进路上永放光芒。
[作者简介]邹凤岭,江苏盐城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海外文摘/文学》签约作家。发表作品千余篇,获奖作品一百多篇。作品曾获中国散文年会奖,入选中国散文年度排行榜。散文《艾叶香中寻玉佩》入2017重庆中考语文试卷;散文被收入《美文·高考作文读写·散文》并解析。著有综合文学集《站在传统与未来之间》、散文集《岁月的馈赠》,并被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馆藏。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