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家漫谈】杨健君:书圣王羲之(一)-《锐》

全部文章 admin 2017-10-29 186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家漫谈】杨健君:书圣王羲之(一)-《锐》


微信ID:SEERUI
点击音频聆听


杨健君
本名杨建军,1973年7月生,河北玉田人,2006年南开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毕业曹雨生。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书法系主任、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

杨健君:朱熹诗《醉下祝融峯作》 95cm×180cm
释文: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
浊酒三杯豪兴发,朗吟飞下祝融峯。

杨健君、行书陈继儒《小窗幽记》语直幅45cm×90cm

书家漫谈:书圣王羲之(一)
世家大族
从这一期开始,《书家漫谈》栏目郑重推出书法史上的最重量级人物:书圣王羲之。谈谈他的生平,他的性情,他的笔墨风采,他的艺术造诣,借此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书圣王羲之金萱作品集,来全面领略一下中国书法的文化魅力!

王羲之
序言:书圣
追溯起来,称王羲之为书圣的最早记载,来自唐人李嗣真。
李嗣真是初唐时期的书法理论家,他所著的《书后品》一文,其中有一段,以古人常见的艺术品评方式,用词采华丽的俪偶之笔,取譬自然物象,从声、味、感、观等不同方面,展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无尽风韵。他说:
“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岩廊宏敞,簪裾肃穆。其声鸣也,则铿锵金石;(其芬郁也,则氤氲兰麝;其难征也,则缥缈而已仙;其可觌也,则昭彰而在目。”
最后,李嗣真郑重说道:
“可谓书之圣也。”
书圣!王羲之至此,正是加冕为“书圣”。
“圣”,是个伟大的称号。
古代称帝王为圣,那是至高无上的尊严。
此外,能称“圣”者,绝对是无比杰出的人物。
正如东晋葛洪《抱朴子》
所说:“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
还说:“圣者,人事之极号也。”
这样超凡入圣、登峰造极的杰出人物,如诗圣杜甫,茶圣陆羽,酒圣杜康,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往往流芳千古,家喻户晓。
而对于孔子,文圣已不足以形容其地位了,所以称为至圣先师。

皇象 文武帖

索靖 七月廿六日帖
然而,我们翻检历史的记载,其初,书圣这顶桂冠的拥有者,并不仅仅是王羲之一人而已。在李嗣真标举书圣王羲之之前,还有几种不同版本:
1、东晋葛洪的《抱朴子·辨问篇》中说:
“善史书(即隶书)之绝时者,则谓之书圣,故皇象、胡昭於今有书圣之名焉。
他提到“皇象、胡昭”二人为书圣。这也是“书圣” 一词,所见文献的最早记载。
2、南朝的羊欣说:
“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并号‘书圣’。”(见《书断》)
这里又把“张芝、皇象、钟繇、索靖”四人,并称书圣。
其中三国吴国书家皇象,已是两度被称为书圣了。
3、史书《梁书·王志传》提到:
“(王)志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常谓志为‘书圣’。”
由此,书圣又多了一个南朝梁代的王志。
4、《唐朝叙书录》一书中记载: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四月,上(即唐高宗李治)自为书与辽东诸将,谓许敬宗曰:“许圉师常自爱书,可于朝堂开示。”圉师见甚惊喜,私谓朝官曰:“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唯称二王,然逸少多力而少妍,子敬多妍而少力触手猴,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也。”
如此说来,唐高宗李治,也是个“书圣”,而且是“古今书圣”!
综上可见,古来称为书圣的人还是不少,诸如皇象、胡昭、张芝、钟繇、索靖、王志、唐高宗等,但是,却未必能真正担当得起“书圣”这顶无上的桂冠。

王志 一日无申帖

唐高宗李治《无事帖》《过午帖》
怎么才能担当得起书圣桂冠呢?
上面东晋葛洪《抱朴子·辨问篇》中曾说:
“善史书(隶书)之绝时者,则谓之书圣。”
葛洪认为书圣有两个条件:
1、从“善史书(隶书)”可以看出,要擅长一体;
2、从“绝时者”可以看出,超越当时,就可称为书圣。
我们觉得,葛洪所谓书圣的门槛“擅长一体、超越当时”, 明显低了些。书圣的含金量要比这高得多。
我们认为,书圣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书体:真行草隶篆,擅长多种书体。只是精于一体不可。
2、水平:古往今来,纵横千载,最为杰出。仅仅超越当时不可;
3、载道:技进于道,乃至于圣。要有文化精神,徒有笔墨技巧不可;
4、影响:历史认可,延绵不衰。那种风光一时,片刻流行不可。
如此看来,皇象、胡昭、张芝、钟繇、索靖等人,虽是书史大家,然称其为书圣,还多多少少欠一点火候。
至于王志,书虽痛快,然而徐希秀称为书圣,只不过私人好恶,相差较远;
而唐高宗李治,书也不差,但许敬宗捧为书圣,甚至是“古今书圣”,纯属阿谀奉承,只能让人觉得可笑而可鄙了。

王导 改朔帖

王敦 蜡节帖
因此,纵观历史,盘算下来:只有王羲之一人,书法楷行草三体,冠绝古今,且技进于道,彰显儒道精神,得到广泛认可,家喻户晓,影响至今。
故而,书圣桂冠,非羲之莫属。
事实也证明,自初唐李嗣真加冕王羲之书圣之后,先前所谓书圣种种,渐次退隐,拱手让贤;而其后,更无其他严肃的学者再提出什么书圣,与之分庭抗礼了。
以上,就是东晋王羲之其人其书之所以称“圣”的历史概况。
书圣加冕已定。下面,我就来王羲之所缔造的书法王国里走一走,看一看他的笔阵雄图与艺术成就。
一、世家大族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迁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提到王羲之,不能不提到他的显赫家世。这对其人其书的影响自不待言。
王羲之出身:琅琊王氏家族。
我们知道爱的人间简谱,魏晋时候政治上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门阀制度,世家大族往往势雄力厚,位高权重,由此把持朝政,提领风尚。而在东晋时候章艳敏,世家大族很多,如王、谢、郗、庾等,而琅琊王氏更是权倾朝野,势力庞大,有“第一望族”之称。
这个天下第一望族琅琊王氏,自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是家族势力推到极致还是在两晋嬗递之际。
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南渡过江,季天笙积聚实力,所谓“江左之策”。其中王羲之的父亲王旷首倡其议迪拉克之海,王羲之的伯父王敦襄助其谋,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主持其事。此中,琅琊王氏家族居功甚伟。
后来,司马睿称帝,是为晋元帝,建立东晋。王氏家族的拥戴之功,辅佐之劳,更是无人能及。由此王导官大丞相,王敦官大将军,一文一武,权倾内外。维持江左二十余年,其中,四分之三的朝野官员是王家之人或者与王家相关之人。另外,王家在南朝时期出了八位皇后。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
故此,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司马皇室的力量对比,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
关于王家的权势与尊崇,举个例子。《晋书·王导传》记载
公元318年日月人鱼,登基大典,百官陪列,皇帝司马睿竟然“命导升御床共坐”!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共坐一处,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这是何等殊荣!何等尊贵!
当然,王导深识大体,天无二日,怎敢与皇帝平起平坐,因此“导固辞,至于三四”。反复再三推却。说道:“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
“帝乃止”,晋元帝司马睿这才作罢。
由此可见,“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王氏家族的东晋第一望族可谓名不虚传。
二、贵族气质
从这些显赫的家世,雄厚的势力,我们知道,书圣王羲之就是这样一个超级名门望族的贵公子,更少不了流行一时的名士风度。
伯父王敦王导甚是器重于他。王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
时人亦将王羲之与王承、王悦,美誉为“王氏三少”。
正是如此,名门之后,时代宠儿,养就了王羲之骨鲠清华的贵族气质。
世说新语:
《赏誉》中说:殷中军(殷浩)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矣,一时无所后。”
《赏誉》还有:殷中军(殷浩)道右军:“清鉴贵要。”
宋明帝《文章志》中也写到:“羲之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也。”
唐人李白《王右军》一诗更是著名:“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综上可见,如此种种:清贵、清鉴、贵要、高爽、清真、潇洒,书圣王羲之,相较一般的世家子弟,更具有清华高贵的士族气质。
一则轶事,可见一斑。
《世说新语》和《晋书》中,都记载一事,流传颇广。说:
郗太傅(郗鉴)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随后就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
“东床快婿”的典故,分外可见一代书圣的放达清贵,自在不拘。
所以《世说新语》中有八个字的概括:“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真可谓人中龙凤啊!
前人评价其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评价其书风:“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评价其影响:“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这是一脉贯穿下来的。
书圣王羲之正是以其‘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高贵气质,造就了他“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高华书艺,从而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历史高度。

杨健君著的《墨苑吟屐(中国书法史话)》结构共分为4个部分,分为绝句、阐说、笺注、图片,以绝句契领,继以阐说相发,并引之以笺注,配之以图片,“绝句”皆以《诗律学》为准绳,恪守近体诗的规范,从古至今,罗列百家,知人论艺,咸有涉及,凡二百一十八首,“阐说”旨在生发,或抒其未尽之意,或阐其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