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摘】冯其庸两游庐山-庐山真面目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1-18 161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摘】冯其庸两游庐山-庐山真面目

本篇文字选自《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图片选自网络,特此志谢。
我到南昌去了几次,到庐山去了两次。上庐山一般是乘汽车盘旋上去的,我不坐汽车,因为坐了汽车盘旋上去,“哗啦哗啦”一下都过了,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了。
我就向老乡打听,找到了步行上去的小路。因为如果我跟着汽车路这么盘旋走上去的话,那不知要走多少路程。我找到一条小路,这路很险也很陡,但是可以直接上去,大概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花径了。然后就到山顶了。庐山最大的特点是景点非常散,从这个景点到那个景点要走很多路。我两次去庐山嘛,一次是从小道走上去的,另一次我从庐山的南面一步一步往庐山走,所以五老峰啊、含鄱口啊、香炉峰啊都走到了。

有一次我走到香炉峰底下,天黑了能不忆江南,周围也没有旅店,我就到了香炉峰党校。去了以后,我就说,我是人民大学“五七干校”的,到庐山来参观,找不到旅店,周围有什么地方可以住?那位党校校长很热心,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冯其庸,他一听就说,哎呀,我读过你不少文章,难得见面,你就住我这儿吧,明天我陪你到香炉峰去。我说我还有一个想法,希望你帮忙,你们图书馆有没有《庐山志》?我想整个庐山的情况能够通过《庐山志》看看。他说我们党校有,他到图书馆里帮我借了一部《庐山志》,还招待我吃了晚饭。吃完晚饭,我就自己在房间里看《庐山志》。在庐山的香炉峰底下的党校住了一夜瘟仙,基本上看完了《庐山志》,把重要的部分看完了,心里有数了。
第二天这位党校的校长带着我上了香炉峰,除了在底下看从天而降的瀑布以外,还可以跑到瀑布顶。但是那次没有到瀑布顶,走了三分之二,校长有别的事了,另外我爬上去再下来,又要耽误一天时间。因为我要计算回去的时间,所以就没有走到瀑布顶。

其实再过去就是南栗里,据说陶渊明的故里就在南栗里,为什么叫南栗里呢?因为还有个北栗里。
我第一次去庐山的时候,到了南栗里,南栗里最令人琢磨的是有一块大石头。这块大石头可能比半间房子还大,四四方方,突出在山边,孤零零的一块石头。石头周围题满了字,都是题刻。我细细看了,所有的题刻都看过了,最早的是元代的,元以前就没有了。老百姓说,陶渊明经常坐在这个石头上,看着天上的云彩写诗。我当时觉得怀疑,陶渊明是东晋的人,怎么到元代才有人题刻?陶渊明过世后不久,他的声名就慢慢被传开来了,这是一个高士,不可能到元代才有人题刻。这是我的一个存疑。

后来“文革”结束以后,从1979年起我开始带硕士研究生。我带研究生的时候,也带他们去实地调查了。有一个学生叫叶君远,叶君远跟着我研究吴梅村,毕业后留校,后来是人民大学中文系的主任,已经退了,现在到大连去担任另外一个学校的中文系的主任;还有一个学生叫邓安生,天津南开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他专门跟着我研究陶渊明,他们都有开创性的见解。
关于南栗里和北栗里,邓安生有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他最后确定,陶渊明真正的故里是北栗里,不是我去过的有一块大石头的南栗里。他是怎么确定的呢?因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有一句话,“彭泽去家百里”,他做官的彭泽我也去看过,彭泽距离他的家是100里。当时的“百里”指的华里不是公里,那时候不讲公里,魏晋南北朝的“里”跟后来的“里”也不是一样的长短。邓安生根据魏晋南北朝的“里”的计算方法,计算从彭泽到北栗里,按晋宋时代“里”的计算方法,刚好是100里左右。到南栗里呢,就不是100里的问题了,再加上其他的许多材料的对证,他就写了篇文章梅丽莎·劳奇,论证陶渊明的故里应该是北栗里,证据列了很多。
后来在庐山开会,专门请他去参加了这个会议,因为大家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因为“南栗里说”有个最大的致命弱点,除了“去家”不是百里以外,在这块石头上元以前没有任何记载,陶渊明他不是元代人,他是南朝的晋宋时代人。
后来我每届带研究生,都带着他们出去调查一个月。国家规定的调查的经费,我不让它落空,我都要用在学生身上,所以我的几届研究生都跟着我出去过,他们后来也觉得受益很多,都觉得实地调查对他们做学问太重要了。华波波
第二次去庐山,我一直到了庐山的最高的顶上椿三十郎,含鄱口什么的都看了,特别是庐山的东林寺,“虎溪三笑”的典故就是发生在这里。陶渊明、慧远、陆修静三个好朋友经常在东林寺见面。慧远有个约定,送客时不过寺前的一座叫虎溪桥的小桥,虎溪桥底下是一条山涧水,叫虎溪。有一次三个人说说走走,不知不觉就过了虎溪桥了,大家相视而笑,今天说得都忘情了,都过了桥了,就告别各自回去了。这成为一个典故,叫“虎溪三笑”。

我到了东林寺李允熙,东林寺还在,但是房子破落,没有几间了。方丈呢也都是一般的人了,谈不上多高深的文化了。虎溪桥、虎溪都还在,虎溪桥名气那么大,桥并不大,也就两三米宽。虎溪桥是不是原来那座桥?我觉得不太可能是原来那座了,但是那条溪水是自然形成的,就是庐山上下来的瀑布,冲击成的一条水的出口丹尼尔夏普,估计这条虎溪位置不会有变化。
我还到了庐山的另外几个寺庙。有一个寺庙,我一下忘了名字了,我去的时候,寺庙前面那个大的池塘里堆满了佛经在焚烧,为什么放在池塘里烧呢?池塘底下有石头,经书堆放在上面烧,我去的时候正好烧完了。哎呀!我觉得这得烧毁了多少古代的珍贵典籍啊。佛经也是我们古代典籍的一种,里面记录着人类的智慧,记录着人类的理想,可是我去的时候,看到它们都被烧掉了。当地的村民告诉我,原来这个寺庙是以藏佛经著名的次元舰队,有很多经书,古代很早的经书都有,结果全部被焚烧掉了。
在池塘边上,我还看到几块石头,那些石头也特别了不起,包括到池塘去的台阶的石头上面都刻满了字。什么字呢陈斌凯?是王羲之写的字刻在这些石头上了,那么王羲之写的字怎么会到这里呢?他们就讲了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要把这几块石头运到日本去。从哪里运来的?我想不起来了。到了这个地方,被当地的老百姓知道了,老百姓就把它拦住了,没有让他们运走,就放在这个寺庙旁边,后来就拿来砌池塘了,有的是砌在池塘边上,我还看到上面有字。有三块就砌成台阶,池塘的台阶。我看了真觉得非常可惜,但是那个时候没有力量,跟他们说也没用。老百姓都知道这是文物,国家的文物,总算是没有被日本鬼子拿走,但是自己也没有好好地保存起来。

我现在也想不起来这个寺庙的名字了,当时不敢记日记,因为我“文革”以前记的日记都成了他们批斗的资料了。那时候我不敢记日记,尽管看了这么多东西,不敢写下来。
滑子按:冯先生忘记名字的寺庙是庐山归宗寺。
附:
石磊编《冯其庸艺术年谱简编》:(1970年 庚戌 47岁)3月,人民大学下放至江西余江,冯随校至江西余江。冯在江西三年,利用假日,曾两上庐山,至南昌、九江、鄱阳湖,星子、陶村、彭泽、东林寺、香炉峰等地,还曾利用春节长假,至桂林、阳朔游漓江。这些山水名胜的游览,对冯后来的山水创作,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冯其庸每作山水,他的笔下就会出现他所赏心悦目的山山水水。所以,三年干校,对冯其庸的山水画创作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当然在干校期间,仍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冯其庸不可能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