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法欣赏】秦楚简牍欣赏-书法绘画艺术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7-14 187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法欣赏】秦楚简牍欣赏-书法绘画艺术



《青川木牍》
1980年四川省出土的秦地《青川郝家坪木牍》,牍上三行墨书定为战国晚期秦武王二年(前309)的手迹,被视为目前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此牍纵有行、横无格,字距大、行距小,字形方扁,取横势。用笔的动势和笔迹清晰地表现出起止时回锋和出锋的变化,向右方向的末笔已显露波挑之势。作为大篆快写趋向隶书的过渡期作品,《青川木牍》还夹杂着许多篆体字,显示了与其隶变母体——同时代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续性。这些都是早期隶书明显的特征。从书体角度而言,牍中那种简率的用笔意识和参差不齐的天然美感与金文所具有的严整、匀衡、对称、凝重的美感已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它已展现了一种与金文系统完全不同的书法语言和审美模式。

《天水放马滩秦简》
一九八六年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党川乡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竹简460枚、木牘地图七 幅,年代為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今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竹简内容有《日书》甲种七十三枚,简长27.5、宽0.7、厚0.2厘米,上中下三道 编绳。《日书》乙种三百七十九枚,简长23宽0.6、厚0.2厘米,上中下三道编绳朦胧夜雨里。 《墓主记》八枚。书於篾黄面,每简25-43字不等何建行。木牘地图长26.4-26.8、 宽16.9-17.7、厚1厘米。书体為秦隶,犹存篆形,体势斜正圆转不拘一格,富有变 化,用笔老练率性,线条遒劲浑朴,横画趋於平直,蚕头雁尾,书风灵动舒逸。


战国晚期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局部)

《里耶秦简》
2002年6-7月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共36000多枚。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涉及广泛,有行政设置、官吏任免、司法文书、物资登记等等。对于里耶秦代简牍发现的意义,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研究成果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佚。它的重要性在于将极大地改变和充实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qc工程图。从某种意义上说,里耶秦简对于秦史的重要性不亚于甲骨文对于商史研究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秦史研究的面貌。

这批埋藏了2200多年的秦代简牍,纪年从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而在此之前,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专家认为,里耶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

里耶木简形制多样,常见长度23cm,宽窄不一,有的宽达10cm或长46cm,大部分文字字体属于秦隶,从小篆演化而来,和湖北龙岗睡虎地秦简的字体相似,犹存篆法隶变之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加浩教授说,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全国通用小篆,但在某些场合也有例外,如一般官府文书为追求实用、方便、简洁,就用秦隶写就。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说,里耶秦简发现的大批简牍字体,有古篆书、古隶书、隶中带楷书等,字形方扁与纵长并见。字全部是笔墨书写,笔画平正短促,字迹工整,运笔流畅自如;简牍字体繁简有别,姿态各异。
古文字学家张春龙认为,里耶秦简的文字全用中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秦简文字中的许多笔划飙风铁马,特别是撇、捺、竖、点等笔划十分漂亮。这样大量的简牍文字对于研究小篆、隶书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秦 里耶木简-乘法口诀表(左)
释文:(右)或遝廿六年三月甲午遷
陵司空得尉乘……卒算 簿
廿七年八月甲戌朔壬辰
酉陽具獄獄史啟……
啟治所獄留須敢言之.
封遷陵留……
(左)□□八十一 □□七十 二 七九六十三 六九 五十四 五九卌五 四 九卅六
三九廿七 二九十八 八八六十四 七八五十 六 六八四十八 五八 卅 四八卅二
三八廿四 二八十六 七七卌九六七卌二 五 七卅五 四七廿八 三 七廿一
二七十四 六六卅六 五六卅 四六廿四 三 六十八 二六十二 五 五廿五 四五廿
三五十五 二五而十 四四十六 三四十二 二四而八 三三而九 二三而六
二二而四 一一而二 二半而一 凡千一百一 十三字
在秦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是启蒙儿童必须背诵的数字运算基本工具。而2200年以前的乘法口诀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它给世界算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古人的乘法口诀表里还涵盖了二半而一这样的分数运算,这是不同于现代教科书的地方。秦简改写了世界的数学发展史,西方最早的乘法口诀表是在1600年前发现的,这就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发明乘法口诀表比西方早了600多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信阳楚简》
1957年河南信阳市长台关西北小刘庄一号楚墓出土竹简148枚,年代为战国早期。今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据内容分为两组, 一组慰遣册29枚,另一组为古佚书119枚。遣册简长68cm,姜桂成宽0.4cm,有上下两道编组,每简字数37-47字不等。古佚书简长约45厘米,有上中下三道编组。简文墨书,书体为楚系古文,整简满写在30字左右。使用小横线作为钩识。字势开阔,结体匀停方扁,用笔圆曲流畅,横画收锋每每向下回曲,书风疏宕抚媚。






《上博楚简》
在竹简上书写纪事,按文献记载当追溯至商代,但竹木易腐,故迄今未发现当时的手写简牍。目前发现最早的简牍是战国时代楚国的简牍,而《上博楚简》是最新公布的战国楚简阿尔·卡彭。
所谓“上博楚简”,就是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学术界往往以发现地或收藏地来命名。《上博楚简》是20世纪90年代与《郭店楚简》并肩的简牍古书的又一重大发现。

《仰天湖楚简》
1953年湖南长沙市南门外仰天湖25号楚墓出土竹简四三枚,年代為战国中期偏 晚。今藏湖南省博物馆。
竹简内容為遣册。简长20.6-23.1、宽0.9-1.1一、厚0.2厘米,有二 道编联吾乃食色。写于蔑黄面,每简字数2至20字不一。书体為楚系古文,结体宽大而扁纵并见, 字势欹侧,线条圆转清秀,提按分明。




《包山楚简》
1986年湖北荆门市包山二号楚墓出土有字竹简二七八枚、竹牘一枚,年代為战国中期偏晚,约当楚怀王前期(约公元前328年之前)。
包山竹简的内容主要有遣册、卜筮祭祷文及司法文书简等。遣册简长68-72.6厘米不一,宽0.75-1、厚0.1-0.15厘米,大部分為上中下三道编丝线编联。卜筮祭祷文简长67.1-69.5、宽0.7-0.95厘米。司法文书简长55-69.5、宽0.6-1.1厘米。这两类简為二道丝线编联。文字大都写于蔑黄面,有少数书於竹青面。字距疏密不一,每简字数多者达九二字,最少者仅二字,一般為50至60字。用空格区别同简中不同内容,或用横线表示起首,三角形墨点表示分段。篇题有书于简背者。书体為楚系古文,书写出自多人之手,书写风格不一,笔力粗浑圆劲,用笔恣肆率意,好以侧锋取势,藏头露尾同江天气预报,或重按重收,间有连笔草简蔡名照,简化了篆引缠绕扭结等法,横画上拱而顺势回锋,撇 捺笔的波挑,左右舒展麻吉宝,隐然蕴育古篆隶化意味林雪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