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法研究】细节的魅力:《寒食帖》中的这一“点” ■张天弓-书法报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4-12 133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法研究】细节的魅力:《寒食帖》中的这一“点” ■张天弓-书法报


张天弓先生著有书法审美专著《书法欣赏》,有着多年书法创作经验,本报今起刊发其撰写的一系列文章,直面书法作品,将审美理论与艺术形象紧密结合起来,作细腻的审美分析,启发读者掌握品赏书法的方法要领。书法欣赏亦不必囿于一端,欢迎读者发表不同观点,来稿请发邮箱:sfbs1@163.com(请注明电话、地址、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开户行支行及卡号,一经采用,即寄稿酬和样报)。
 ——编者
细节的魅力:《寒食帖》中的这一“点”
■张天弓
苏轼《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是在湖北黄州写的,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书法人耳熟能详的名帖。在笔者的眼睛下不知过了多少遍,当然都是印刷品。2013年,撰写《寒食帖》的赏析文章,反复查看高清印刷本,没有亲见原作,还是不放心,就上网进入台北故宫网站,果然有书画藏品的数字化。点开数字化的《寒食帖》墨迹,惊呆了,这么清晰!一些令人无法忘怀的精微馍菜汤,纤毫毕现。

图1
第二行中“年”字下面有一“点”,是重复号,“年”加“点”就是“年年”。看笔法,就觉得是“年”字末笔悬针,竖下出锋后顺势右下点殷瓦钢。悬针稍细七个木乃伊,顺势“点”精彩(图1)。多少年都是这样读帖、临写。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也是说这一“点”是“顺势点”。如果细看笔势,发现这一“点”与上面“年”字悬针针尖有点距离,是提锋稍左移再落笔一“点”,也精彩。我一看到数字化高清版,大吃一惊,不是“顺势点”,而是另一种笔势。非常庆幸,我看到了这个细节的真相,否则,赏析文章会留下一个疤痕,会是想当然的硬伤。

图2
“年”字末笔悬针出锋,提笔凌空取势,先左下逆入,再右下顿回锋,再轻提向左挑出,这是有点晋人韵味的绞转“点”(图2),绝妙!为什么绝妙?是绞转“点”,“点”的位置,起笔刚好与悬针针尖齐平,并留下一点间隔,恰到好处。因为起笔露锋尖入很轻,再右侧绞转自然,所以不显人工造作痕迹。这一“点”与“年”字构成一个典型的字组整体(图3)。还要特别说明一下,这一“点”不是常见的顾右顿笔回锋,请细看,右下回锋的地方有一个小缺口,与这一行“年年”下面的“春春”那一点对比一下(图4),就一目了然。“春”字“点”顾右顿笔,似乎可见苏轼散卓笔偃卧的影子,“年”字“点”这个小缺口,是顾右顿笔回锋中加了一个小动作,再轻提顿笔左挑出。为什么要加一个动作?律动的需要,重新发力,丰富了笔势过程的表现性。暂不细说。

图3

图4
再回头看“年年”字组,这一“点”凌空取势转一圈,罗惠美点到这个位置,太绝妙了,曲终奏雅,境界全出!这是凌空取势的“画龙点睛”。顾恺之画人物的点睛,等了数年;贾岛赋诗的点睛大理公主,反复“推”“敲”;书法家苏东坡的点睛,就是这笔锋一转。书法艺术的魔力就在这里:临时从宜,而且一画不可移。在古代名家法帖中,笔者所见,这是唯一的一例,堪称千古绝唱。这一“点”支撑起书法审美的高度。

图5
怎么理解这一“点”的审美意义呢?这一“点”恰到好处,的确不可移动毫厘,“年”与“点”成为一个完美的字组整体。采用移位法比较一下,把这一“点”下移,与悬针拉开距离,置于左中右三个地方,意义完全改观(图5)。原作的“点”拓展了“年”字字势的审美意义,这是字组特殊的审美价值之所在。

图6
再看“春”字重复号之“点”,也很精彩,使上下字势构成一个字组(图6),但这种艺术手法不能说是罕见,远比不上“年”字“点”的高难度。一个字行里有两个重复号的“点”,都很精彩,成就了两个精美的字组(图7),东坡先生不愧是书法艺术的奇才。

图7
这一“点”是“做”出来的,我在《浩然之所之——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中加了一个词“有意为之”。写“年”字自然顺手,收笔悬针锋尖惬意委婉下行,蓦然起兴,出锋后凌空取势转圈,这是有“意”,是“做”,但不是“画”,不是先有“设计安排”。所以,不细心看则感觉不出来,形状太像“顺势点”了。
这是宋人书法“写意”中的理性球王万岁,是书法创作“临时从宜”中的理性,是书法灵感一刹那中的理性。“晋人尚韵”,王羲之挥毫自由潇洒,如同清泉自然流淌,苏东坡不一样意念增高,笔锋多了一点理性。不仅这一“点”,《寒食帖》整幅都有理性的色彩。黄庭坚的草书有理性的色彩,米芾的行书有理性的色彩;而黄庭坚的理性色彩更浓。理性是“宋人尚意”的共性特征。何谓“理性”?是对书法审美规律的把握与运用。“宋人尚意”含有对唐人法度的汲取与融化。
细节关涉到用笔和结字,关涉到字势和神采,有“四维”。所以,细节是书法意象的骨肉血脉,是书者心灵颤动的波纹。古代书法经典作品都有精彩的细节,没有精彩的细节,算不上经典。观赏书法作品,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宝贤中学。观赏细节,才能细细品尝书法艺术的美味。
“书法大家”常有,精彩细节鲜见。


微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