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海泛舟】石福祁|《人论》与卡西尔人类学的进展(节选)-哲思驿站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5-23 15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海泛舟】石福祁|《人论》与卡西尔人类学的进展(节选)-哲思驿站
《人论》与卡西尔人类学的进展(节选)
内容摘要:对卡西尔哲学从《符号形式哲学》到《人论》的发展作了一个考察,认为这个发展实际上可看作一个人类学维度上的进展。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出发点“世界理解”就已经预示着其哲学的人类学关怀,一个符号形式哲学之所以同时是一门人类学,就在于符号具有把印象转变为表达的功能,符号化的表达也是人的根本规定性之一邓兰秀波儿。这一进展最终导致了卡西尔“人是符号动物”的定义。最后通过对这两个文本的比较,对《人论》表现出的哲学进展与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卡西尔 《人论》 《符号形式哲学》 人类学 人的定义
在国内学术界,一提起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他的名著《人论》。这部著作自从1985年首次被甘阳先生翻译以来,至今已有数个译本刊行,它不仅在哲学界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也为其他学界所津津乐道,坊间关于该书的文章著作也为数不少林立雯。靳希平先生说,“卡西尔是惟一一位在当代中国哲学文化中有着现实影响的新康德主义思想家”1,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人论》一书的广泛传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论》几乎就是整个卡西尔哲学的象征。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可能会有人马上望文生义,说这是一本研究“人学”的书。可是什么是“人学”呢?这门学科的合法性似乎一直是个问题包钢医院。也有人会说,这是一本关于“文化哲学”的书,它的副标题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人类文化的哲学导论”,况且该书下半部分所讨论的的确是我们习惯称为“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神话、艺术、历史和科学。但是“文化哲学”同样要面对上述的合法性质疑。当然还有其他的回答。不过,尽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始终不甚清楚,这一点也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各取所需”式的解读。一方面必须承认,这种解读方式有助于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因而合理有益;另一方面我们也遗憾地看到超优汇,由于这种解读方式,读者往往只为书中那些精辟的结论所吸引,而忽略了这些结论的论证环节,《人论》的内在思想结构往往被视而不见,被当成了一个由讨论各种不同话题的篇章所组成的文集——而这恰恰是卡西尔写作该书时所担心的。《人论》简明扼要的语言风格一方面使它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哲学读本,同时也使它在一定程度上难免被庸俗化的命运。
为了给《人论》“正本清源”,我们就不能把它仅仅当成一个卡西尔哲学的象征或者一个孤立的文本来看待,而是应该把卡西尔在该书“作者序”中的这段话牢记在心里:“我应该预先提醒我的批评家们,我在这里所作的更多的是对我的理论的解释和说明,而不是一种论证。如果要对这里涉及的各种问题作更为周密的讨论和分析的话,我必须要求他们回顾我在《符号形式哲学》中所作的详细论述”2。只有回到《符号形式哲学》三卷本去,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卡西尔的那句话,即《人论》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形式哲学》的简写本,更包含着新的东西。回到三卷本去!这不仅有助于理解《人论》的种种结论,更有助于弄明白,这本言简意赅的哲学小册子在卡西尔的哲学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意义。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考察卡西尔哲学从《符号形式哲学》到《人论》的进展,从而明确指明,这个进展其实是一个人类学维度上的进展,同时也回答了《人论》是什么样的书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第一部分讨论卡西尔哲学的出发点即“世界理解”( Weltverstehen)问题,第二部分讨论从“印象”(Eindruck)到“表达”(Ausdruck)的问题,第三部分讨论卡西尔关于人是“符号动物”的定义,最后一部分讨论《人论》相比于《符号形式哲学》的“新问题”和“新结论”。
一、“世界理解”作为卡西尔哲学的出发点
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惑着卡西尔哲学的初学者,那就是:是否可以找到一个基点来理解他卷帐浩繁的著作?这个问题之所以急迫而重要,杨绿润客观上是因为卡西尔写了实在太多的书,涉及实在太多的领域。德国著名的迈纳(Felix Meiner)出版社已出版《卡西尔全集》共26卷,《卡西尔遗著》也有18卷,正在陆续刊行他生前发表的既有很多科学认识论著作,如《认识论问题》(1906徐子琪,1907,1920,1950),《实体概念与功能概念》(191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21)等,也有讨论德国精神史的著作如《自由与形式》(1916)引以及后期发表的著名作品《人论》(1944)和《国家的神话》(1945)等。不过,使卡西尔奠定其在20世纪德国哲学界的地位的,还是他在代表作《符号形式哲学》(1923,1925炮弹专家,1929)中所建立的所谓“符号形式哲学”。因此当我们谈论所谓“卡西尔哲学”时,当从他的《符号形式哲学》谈起他的哲学出发点也应当只在这本著作里寻找才是。
什么是卡西尔的哲学出发点呢?当我们考虑卡西尔哲学的内部逻辑建构时,这个出发点可以被认为是“符号”概念,至少从1907年发表的《认识论问题》第二卷开始,“符号”就在他的哲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卡西尔哲学代表作《符号形式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是当我们把出发点理解为某个哲学尝试最根本的动机和目的的话,就必须诉诸卡西尔的“世界理解”概念。关于符号形式哲学的动机和目的,卡西尔在1938年的论文“符号概念的逻辑”中作了这样的回顾:“‘符号形式哲学’所追寻的,乃是康德‘批判哲学’所指明的道路。它的出发点不是关于绝对存在的本质的普遍教条,而首先是这样一个问题:关于存在、关于‘对象’的言说到底意味着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可以通向‘对象性’……这一哲学的问题不针对绝对的存在,而是对存在的认识。教条主义的本体论将被抛弃,而一个谦虚得多的分析任务将取代它的位置极道学园。不过这里的分析,不再只是针对‘知性’和纯粹知识的条件,而是要概括‘世界理解’的全部范围,揭示精神之中共同起作用的不同能力和力量。在我看来,由于康德以来具体精神科学、语言科学、宗教科学和艺术科学所经历的进展,这乃是哲学必须接受的使命……‘符号形式哲学’不能也不想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体系’,它所致力给予的,乃是一个‘未来文化哲学导论’”3。
这段文字再也清楚不过地表明,卡西尔哲学的出发点是世界理解问题。对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尔而言,哲学的任务不仅是回答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更在于对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与维度给予先验的说明。他的“未来文化哲学导论”所关注的,不是世界理解的某个特定方面,而是世界理解的最富有特征性的、最基本的可能性。他要追求的是关于世界整体的真理与智慧,而非仅仅是作为真理之一隅的科学真理。卡西尔继承了康德的先验方法论,但是他的先验方法针对的不再只是纯粹理性,而是现实的人类文化现象。用卡西尔的话说,他的符号形式哲学要实现的乃是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转变4,而这一文化批判哲学的真正出发点就是康德关于“学术概念”(Schulbegriff)与“世界概念叹”(Weltbegriff)的区分。
“学术概念”与“世界概念”的区分在哲学史上由来已久,它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5中关于以实用为目的的知识和不以实用为目的智慧之间所做的分野,经过两千多年的哲学进展,这个区分越来越体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前者强调的是哲学的实用性和理论性,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哲学的非实用性、智慧性和实践性。这个区分对康德的哲学蓝图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说6:“但直到那时以前的哲学概念只是一个学术概念,也就是一个知识系统的概念,这种知识只被作为科学来寻求,而不以超出这种知识的系统统一、因而超出知识的逻辑完善性的东西为目的。但还有一个总是为这个命名提供的世界概念,尤其当我们把哲学概念人格化并将它在哲学家的理想中设想为一个蓝本时。从这方面来看哲学就是有关一切知识与人类理性的根本目的之关系的科学,而哲学家就不是一个理性的专门家,而是人类理性的立法者”。换言之,“世界概念在这里就是那涉及使每个人都必然感兴趣的东西的概念;因而当一门科学只是被看作一种有关达到某些随意目的的熟巧的科学时,我就按照学术概念来规定这门科学的意图”帕拉斯猫。按照康德的世界概念,哲学就是关于人类理性最终目的的科学。在世界概念里,哲学才获得它最高的意义。按照这一概念,哲学可以被表述为四个根本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希望什么?人是什么?前三个问题分别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宗教学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则由人类学来回答。按照康德的理解,前三个问题可以归结为最后一个问题。这就意味着,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都应该建立在对人的理解之上。认识论不再是世界理解的中心,而只是世界理解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理解的中心问题是人类学于乃伟。卡西尔说:“康德使得德国哲学中的学术概念重新变成了真正的世界概念:从纯粹思维的中心产生出了一个关于精神现实之整体的新的导向”。在1927年发表的《文艺复兴哲学中的个人与宇宙》中,卡西尔说:“不能只用学术概念,而是应该努力用世界概念来评判文艺复兴哲学”。这里涉及的不仅仅是卡西尔对康德哲学和文艺复兴哲学的评价,也是他的自我哲学要求他的文化哲学不是单纯的学术概念上的哲学,而是一个通过对人类文化的考察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世界理解哲学。
从世界理解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浓厚的人类学色彩。这首先表现在,卡西尔的哲学不再满足于构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体系(就像康德以及柯亨那样),而是试图在一个开放的地平线上通过对人类文化的考察而达到对人本身的理解。我们看到,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正是通过对语言、神话与宗教、以及科学认识这三个“世界维度”的考察来说明,人们在不同的世界里,具有不同的对象化方式,每一个维度也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理解方式和方向。但是,世界理解的维度并不限于此三者,除此之外还有艺术、技术等,因此卡西尔谦虚地说,他的符号形式哲学只是一个“未来文化哲学导论”。
相应的,当一个哲学要按照世界概念来理解的时候,它所使用的那些传统术语都将被赋予新的人类学含义卡西尔理解的逻辑,不再是形式传统意义上处理概念、推理和判断的形式逻辑,而是指关于各种世界理解方式的学说对于认识论,他一方面强调,每一门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论形式,每门科学都在发展中不断更新出它作为中介的新的概念;另一方面,他在最宽泛、最概括的意义上来理解“认识”这个词,把认识论理解为关于世界理解的一个总概念,看成对人类一切认识的反思,在此意义上卡西尔说,符号形式哲学是“认识的现象学”而非一个“认识的形而上学”。
从“世界理解”概念出发,卡西尔对各种符号形式采取等量齐观的态度。卡西尔说,符号形式哲学应该研究“我”与“世界”之分离的前提。这个研究并不只有一个样式,而是根据“我”与“世界”的不同关系而不同。也是因此,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就有了不同的方式和维度。而符号形式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这些不同方式是如何可能的何清成。“如何可能”意味着,这个探讨本身是先验的探讨,其中涉及的不是历时性的描述,而是对这些世界理解方式的共时性的分析。“符号形式哲学关注的不再只是或者首先是纯粹的、精密的科学理解,而是世界理解的所有方向,(符号形式哲学)要不断指出的是,对世界的‘理解’不是空洞的假说,也不是重复关于现实的被给与的结构,相反,它自身包含着一个精神的自由活动”。每一个符号形式都被赋予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都同等地服务于人类的世界理解这一最终目的每一个符号形式都是精神之自由的展现,都是“精神的自由活动”。由于世界理解方式的多元性和平等性,也由于它们对世界理解具有同等意义,它们的统一性就是一种功能性的统一,而非实体性的统一。
1靳希平 吴增定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9.
2卡西尔 人论[M] 甘阳 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3 Gassirer E. Wesen und Wirkung des Symbolbegriffs[M] Darmstadt: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lhaft (=WBG),1983
4 Gassirer E. Philosophie der symbolischen Formen. Erster Teil: Die Sprache[M] Darmstadt:WBG,1977.
5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6
6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邓晓芒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本文节选自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作者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石福祁。
驿站小编:李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