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评】《林语堂口述自传:我的一生》-私立斯文書院

全部文章 admin 2017-10-13 156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评】《林语堂口述自传:我的一生》-私立斯文書院


#斯文读书会#阅读书目:《林语堂口述自传:我这一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一、杨子同学书评
这是一本需要读者静下心来阅读的自传书,为了不在看书的途中睡过去,你最好还是老老实实的正襟危坐在书桌前,必要时还得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决心和毅力。
首先本书有一些重复之处,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整部书共四篇,前三篇都写到了自己的出身背景、家庭情况、童年生活,如二姐在他去厦门上学的时给他的四角钱、同二姐一起编故事骗母亲、将从水井中打水视为一种乐趣,还有对家乡之山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起来,因为上述所说的至少在文中见过两次,更甚者有三次。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朋友们也可以将先生的重复叙事,视为先生对童年无比深刻的怀恋之情,毕竟先生不止一次说过童年早期和家庭对他的感染力、影响为最大。
其次便是内容繁琐,里面什么都有:对童年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对生活的一些体会与感悟、宗教、哲学思辨,啥都有寿王李瑁,就怕你消化不过来。以上观点仅为一个爱看小说、追求故事情节完整性的读者的个人拙见殷嘉恩。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因此,我们读林语堂先生的自传,应该能够认识其人,对于作者我是这样认为的:
①学霸,有个性、不迎合,拒绝死读书的Big学霸。
“我在中学以第二名毕业,在圣约翰大学亦然。毕业第二名似是我在学校教育中的气运。”
“我相信如果我肯在功课上努力一点,便不难得到冠军,不过我不干。……结果,无论在家或在校,每当考试的一星期,其他学生正在‘三更灯火五更鸡’中用苦功时,我却逍遥游荡,到苏州河边捉鳝鱼,而且搅风搅与引诱别的好友一同去钓鱼。”
不是别人得不到冠军,而是根本不屑于得到;考试逼近,不慌不躁,先去钓会鱼陶冶陶冶情操,这等淡定从容,哪像现在的我们啊,一到考试期就慌慌张张,紧急备考!
“课堂中最优的学生乃是一个善于揣摩教员心理和在考试答案中迎合教员的意思者。”于此,作者戏谑地称其之为“教员腹内的蛔虫”,“由此不难知道,我为什么屡次毕业总是不能名列第一了。”不人情,不事故,不虚伪,不狡诈,这样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学霸。
②追求自由与洒脱,放荡不羁爱自由。
“只要他在人群中间能轻松自如,他就喜爱那个人群,否则他就离去。”
“我须有自由……我需要一个家,在这个家里我能自然随便……我要有自由能流露本色自然,无须作伪。”
林语堂先生为表示对婚礼的轻视,直接将婚书付之一炬,厉害!
③爱阅读。
“所需要的乃是一个完备的图书馆”,可惜寻源书院没有,圣约翰大学也未能让他得到满足,好在后来的哈佛大学满足了他的理想天地。
④幽默,乐天派一族。幽默感源于作乡村牧师的父亲影响何氏狐臭净,自小开始,贯穿生命的始终。曾写对联怼老师对其的作文评语,老师的评语为“如巨蟒行小径”,回敬为“似小蚯过荒原”,才情是一回事,怼的这么幽默又令当别谈。后来又有在一台北学校的毕业典礼上说的“绅士的演讲,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既讽刺了前面发言人的啰嗦冗长,又适当的娱乐了大众,打消听众的疲惫感。先生还说,人生已足够悲惨,因此不能不故事滑稽,否则将要闷死。
⑤选择书够独特,够个性,够自信皮五传奇。
“我所要的是表示人生的文学界中最高尚的和最下流的,只读令人心悦诚服的东西。”
“我读书极少,不过我相信我读一本书得益比别人读十本的多郭碧婷出柜。”
“人人必须自寻其相近的灵魂,然后其作品乃才能成为生活的”。
最后,我关于本书的一些思考:
①民国时期大量的才子佳人出国留学,大抵上和传教士的大量来华并创办一系列的教会学校密不可分。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传播了其西方的语言文化,所以出国就语言层面来说没有太大问题蜜糖网,因此出国的语言/英语能力障碍又少了一个;
②早期的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开设是否有进行“文化控制与侵略”?否则怎么不让学生看中国戏剧、读中文报纸?后来的这种状态又是怎样被打破的呢?
石头点评;杨子同学阅读该书特别细心,能够做到文本细读,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林语堂先生的书里提到了《我的信仰之旅》,关涉到中国传统思想史上的儒释道等论述,需要我们今后进行阅读。至如,文末的传教士来华是否有“文化侵略”之倾向,应当好生去判别。但目前国内仍有“文革”时期“贴标签”的“污名”基督教文明的做法,郑秋泓与近日市井群氓抵制圣诞节一样可笑。此处引用朋友棠湖剑客/钟弈剑兄的持平之论来回复,详见下图。

二、江离同学书评
《林语堂口述自传——我这一生》是林语堂的一本自传,作者描述了自己快乐的童年,以及之后的求学经历和对自然人生的哲学思考。我们阅读这本书,可以看到一代大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更可以透过他看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先生的童年很快乐,这离不开他的成长环境和他的家庭环境。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人生观欠债还情,价值观会不自觉的烙印在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一点在林语堂先生身上是不得不提的,先生的成就和他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林语堂父亲身上那种欣赏幽默并具有无可救药的乐观的品质,那种理想主义者的精神,以及他希望儿子能够去学习英语,接触西方文化。其中种种都能够在林语堂以后的人生中找到开花结果的证据所在。早年成长环境对作者“山”的意识的培养,宽阔胸襟的展现都埋下了不可忽略的因子,在基督教家庭下成长,从小的耳濡目染也给了他接触西方文化的最好环境。
我们不得不承认林语堂先生是语言的巨人,幽默大师,文章语言清丽隽永。这不是一本快餐类的书籍,值得细细品味。我设想这本书应该在温暖的午后在清静的小院里,倒上一杯饮品,捧上书来细细的品味。品读先生那种从容平和,安宁快乐的人生旨趣。就像他在“坐在椅中”“论躺在床上”里谈到的一样,让一切肌肉在休息状态,血脉呼吸也归于平稳,身上的静寂,使心灵能够更加聚精会神,不为外物所干扰。此刻的感官应该比任何时候都要灵敏,用心去聆听,去感受。
我还要去认真品读这位学贯中西文化的大师的思想,因为在阅读关于作者“信仰”的这一章时,实在是令人觉得懊恼,不免抱怨两句槙岛圣护,没有足够的人生经历让我未能理解个中滋味,而文中穿插的一些语言文本,哲学思想,更是让我抓耳挠腮,希望时间的积淀能够让我再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最后,我对这本书的编排体例有些疑惑,文章中第一章和第二章对作者“童年”和“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的重复讲述,不免让我觉得有些浪费纸张。
读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想愉悦,以上就是我对先生这本自传的解读。
石头点评:江离同学读书勤奋思路睿敏,一直不吝称扬我们读书会提供的书目,并有自己的思考,是读书会诸君学习的对象。
总结:今日举行#斯文读书会#不易,特别是在高校里,青年学子被各种评优运动所裹挟,被各种歌颂新时代的文娱活动所牵扯。今天秋天以后,有二三同学诸君在周末与我参加读书聊天活动,石头真正感激莫名,不为无聊之事难遣有涯之生。望读者友朋不吝赞助加持我们的读书会,愿诸位圣诞快乐,新年开心,身体康健。丁酉冬至后四日石惟天于自流井。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请识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