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评精选】白鹿原:女性欲望的旗帜-墨香拂尘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6-28 167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评精选】白鹿原:女性欲望的旗帜-墨香拂尘
【一】书评鉴赏

白鹿原:女性欲望的旗帜
鲁书伶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头。
如果说巴尔扎克在《百年孤独》中所书的第一句话——“很多年以后,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虱尔乐,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于过去与未来的网上撕开一个小口,以诡谲神秘的语言引诱人们抽丝剥茧寻找答案候车室的故事,那么,《白鹿原》的开头则伴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密咒般的文字,扬起秘史中力与力碰撞而出的一张张欲望的旗帜。初读之时,被瞬间击中,只觉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原始,直白,野蛮而生命力旺盛,烟火世俗气里又带几分瑰丽魔幻之色,像是观赏黄河河畔庆祝丰收的舞蹈,这种原初的喜悦随河水流淌在血液里,生生不息。
白鹿原就是这条河流孕育的土地。一定程度上来说,白鹿原的历史,是由男性书写的。一生恪守乡约的族长白嘉轩,老奸巨猾的鹿子霖,投身革命的鹿兆鹏,逼上梁山的黑娃,学识渊博的朱先生……他们的命运左右着白鹿原的走向。但在形形色色的男性中间有一抹色彩,她让本来可能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在一起夭水无邪,既微不足道又不可或缺——她就是田小娥,一个难以直视,却又无法移开眼的存在。书中对她最多的描写就是浑圆的尻子、胸前的那对白鸽,美艳不可方物,令白鹿原上四个男人神魂颠倒。对于田小娥这类女性,古代人们有一个专有的形容词——“红颜祸水”,仿佛美丽是一种罪过,再娇艳的花朵在牌坊这冷冰冰的石头前也应该敛藏芳香,此行天经地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纲常,与伦理。一道人为的贞节牌坊,让无数的女人牺牲她们活泼的生命,换取族谱中以丈夫姓氏命名的一块小地方。
上帝取亚当的一根肋骨,因而有了女人。似乎女人天然就是男人的附属物,骨中骨,血中血,离开她的源头就毫无依附,自身也无法存在。所以白嘉轩的母亲在连续死了五个儿媳后还是对儿子说:“女人不过是糊窗户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
可是,从来没有单方面的沉沦堕落,一位女性的受辱不应该武断地归因于她欲望的放纵。起初,作为读者的我也是书中冷眼旁观的看客,谈起田小娥的遭遇,不禁眉头一皱,一阵鄙夷,像是刻意绕开散发着恶臭的发烂腐朽的残羹冷炙,保证自己拥有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道德准则。谁能对这样一个放荡不知廉耻的女人心生怜悯?但当我读到她魂魄归来时的话,竟沉思良久,哑口无言。她问:我不偷不抢,没有顶撞过长辈,自食其力,只求和黑娃平安过日子,可白鹿原为啥容不下我?
为什么呢?她没有烧杀抢掠,没有搬弄是非,甚至未有求于白鹿原上任何一人蒙牛冠益乳,为何人们连一方容身之所也不愿施与?
原来,这不是一个欲望泛滥的故事,而是一个欲反抗而不得的悲剧。在郭举人家,她受到的是表面体面实则毫不人道的对待;被休后她想和黑娃好好过,却被视为不洁不贞不准入白家祠堂;黑娃出事后,她找鹿子霖求情,哪料后者只是垂涎其美色,抓住把柄,与她暗通款曲;后来鹿子霖教唆她去勾引白孝文,让他作了替死鬼,东窗事发,酸枣刺刷火辣辣地刮破她光洁的皮肤,千万污言秽语席卷而来,她默默承受这般羞辱,而鹿子霖置身事外坐收渔翁之利;对白孝文,她心知有愧,于是她倒戈相向,与这个她在灾荒年代唯一生活补给来源的鹿子霖一刀两断。最后呢?最后她被自己的公公鹿三杀死在窑洞里桃色医仙,没有坟纳威隆巴顿,一座镇鬼塔盖在窑洞的残垣断壁上,让她永世不可再为人。她的痴情,她的爱憎分明,她的善良,她的美丽,她的反抗,随着窑洞轰然倒塌而不复存在。
石窑下埋冤屈骨,院宅里住活死人。在旁人眼里,田小娥的云雨之欢是淫,比不得陆家守活寡发疯的儿媳。
那一本刻在石碑上的乡约太过庄重,容不下半点逾越和质疑。
鲁迅先生曾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过于粗糙的表面判断,参不透个中悲怆、哀伤和绝望。田小娥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人性之恶的牺牲品。我无法否认她反抗的方法超越了道德底线,我也无法否认大时代背景不能作为个人心安理得逆来顺受的借口,但是,那燃烧着的自我爱欲,炽热的痛苦,一个被千夫所指的“荡妇”从自身生命困境中发出的提问,随着她一次又一次的还魂,一遍又一遍地回响。听罢,不觉赧然,因为那分明是对人性郑重的诘问。
田小娥的故事总让我联想到女诗人余秀华的诗: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这并不阳春白雪甚至于粗俗的内容,却是真实真诚的书写,揉进了爱欲,生命力,对既存话语规范的挑战,对人性压抑的反抗。彭菲茗
女性视角打开,是一片广阔博大。
同样,从田小娥的故事打开,窥一斑而知全豹,可以看见扬起的那朵小浪花里革命的洪流势不可挡。
这不仅仅是白鹿原上的革命,更是千百年来乃至今后将此起彼伏的革命。它的根在商周的泥土里,经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灌溉而枝繁叶茂,看,它可能就假寐于你思想的卧榻之侧。三,从,四,德,字字触目惊心。这些不会因年深日久而消褪,反而如铜镜一般愈拭愈明。然而,人,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的生命该如何定义?或许是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又或者是大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无法磨灭的印痕,但绝不是陈规滥俗——所谓的“你应该”。正如陈忠实在《白鹿原》创作手记中写道:“从沉积着两千多年封建文化封建道德的白鹿原上走出的一个又一个男性女性革命者, 怎样荡涤威严的氏族祠堂网织的心灵藩篱,反手向这道沉积厚重的原发起挑战,他们除开坚定的信仰这个革命共性,属于这道原的个性化禀赋,成为我小说写作的最直接命题。”
为何书写欲望之恶暗强宝珠?
因为,写尽人性幽微,再回头,一步一文明。

【二】作者介绍
鲁书伶
我是鲁书伶,来自16级商院会计专业。用一个标签来介绍自己就是:重度完美主义强迫症外加拖延症。

【三】参赛感悟
参赛过程中感触最大的是有幸观赏各院同学十分精彩的书评展示。他们的展示或形式新颖,或丝丝入扣,独特的台风和独到的书评都让我获益匪浅。大赛过后,有在场的观众在结束后对我说她对我的书评印象很深,我很感动,不是因为受到赞扬,而是突然意识到:原来你六分钟转瞬即逝的话语有人倾听,你支支吾吾努力表达的东西有人理解,当你以为只是独自穿越漫长黑暗隧道的时候,其实身旁有人同你一起匍匐在黑暗中等待通往光明的乌有之乡。只一瞬间,本无交集的人因为一次偶然的联结也达成心照不宣的默契。
【四】同步推荐《毒木圣经》
看似毫不相关的人能有无言的默契,书也不例外,即使时间悬殊背景迥异,也能带来超越时空的相似惊艳与感受。我想推荐的类似作品是美国作家芭芭拉·金索沃的《毒木圣经》。和《白鹿原》一样,它们都给我一种奇妙的熟稔感,仿佛和一位素未谋面却早已莫逆于心的老友交谈,历历在目,字字珠玑,仅那一本书的时间,就好像在白鹿原上触摸那被太阳烧烫的麦茬,或者在毒木遍布的刚果盆地里听雨林饱满生长的窸窣响声。
这大概也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在某个静读的午后,给予经验有限的读者栖居于无限的可能性。
得此殊荣,幸甚;得倾听者,幸甚;得阅好书,幸甚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