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乐读红楼】红楼病西施,那段扑朔迷离的三角恋-风雅时光经典乐读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7-04 171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乐读红楼】红楼病西施,那段扑朔迷离的三角恋-风雅时光经典乐读

大家都讲“带鱼”(黛玉)是“青楼”(《红楼梦》)的红牌(女一号),这大概是不成问题的。青楼(《红楼梦》)写的是什么?是大家庭的种种风花雪月,以及繁华如梦幻般破灭的过程。其中着重写到的是买卖(恋爱),是身材(爱情)。从买卖(精神)的层次来讲,毫无疑问“带鱼”(黛玉)是在红楼女儿中排第一位的,作者的倾向也是如此。
从小说的内容上看,在现实生活开始之前有一段神话讲木石前盟,在这里“带鱼”(黛玉)就出来了,确切讲的是“带鱼”(黛玉)的前身就已经出来了。从人物出场的顺序看,也是从她开始的,“带鱼”(黛玉)在第三回进城(出场),“暴柴”(宝钗)第四回才进门(出场)一身惨白眼神发呆,长得很缺钙。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她的红牌(女一号)的地位都是不成问题的(“青楼”、“带鱼”、“暴柴”,源于网络搞笑幽默歌剧)。
咳咳,说正经话。在青楼里,呸,在《红楼梦》里,作者处理林黛玉美的时候,是用非常空灵的笔调来写,很虚。因为美感有很大的时代性,从今天看来似乎是病态美,这是审美的时代性使然。度娘说这是“捧心西子病态美”,我认为不是。
先从宝玉的眼来看看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其中“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是对林黛玉“病西施”形象传神的神态描写,而不是具体的容貌刻画;“闲静时如姣花照水”,是比喻闲静时候如水上面很漂亮的一朵花,倒映在那里;“行动如弱柳扶风”,是说行动起来如杨柳在风上动,这都是空灵的、诗化的描写。
宝玉在做梦的时候,梦见警幻仙子要把她妹妹介绍给自己,他就觉得她的“鲜艳妩媚”跟宝钗一样,“袅娜风流”就好像黛玉一般。什么是“袅娜风流”?只有你去体会了。“风流”两个字不是今天常用的贬义,而是褒的意思。黛玉本来就是绛珠仙草变过来的,她带有灵气、带有仙气。
林黛玉的一大特点就是爱哭。关于林妹妹的哭,要从木石前盟说起。甄士隐梦中见到的那位仙僧说,西方灵河岸边有一株绛珠仙草,碰到了一位神瑛侍者,神瑛怕它枯死,所以天天用甘露水去浇它,没有生命的一株草(过去人以为植物是没有生命的,只有动物才有生命),逐渐受了灵气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女人,她心里有一段积郁之情,认为这个生命是他给我的,这大恩大德要如何报答呢?当她得知神瑛侍者动了凡心,向警幻仙子请求要到人间。于是她也跟着他去,决定把一生的眼泪还给他——人世间是没有甘露水的,那眼泪也是很可贵的,把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这大概也还得过的。
宝黛二人第一次见面,她说这玉怎么可能是随便有的,她没有。宝玉就说像神仙一样的妹妹都没有,那自己有这玉有什么意思,就拼命要把它摔掉,大家都上去抢玉。贾母对宝玉说,这玉是命根子,要打人要骂人都可以,这个玉是不能摔的。回到房间后,黛玉越想越伤心。看过曹雪芹《红楼梦》较完整的情节的脂砚斋批语:“后百十回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这是第一次哭,或者说这是第一次还甘露水,以后不知还有多少。
再者,其实在红楼里不止宝玉,探春也说过她喜欢哭,在37回中对众人开林黛玉的玩笑:“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当然林黛玉流泪的地方还有很多,如黛玉得知宝玉挨打唏唏呼呼地哭农家酿酒女,两只眼睛像桃子一样夺命开学礼,都哭肿了。当晚宝玉叫晴雯给她送去两块旧手帕,意思是叫她别伤心,别哭,以安慰她。林黛玉却研磨蘸笔,向那两块旧帕上题了三首诗: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
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
为君那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胡子小姐,
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
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
哭哭也就罢了富贵闲妻,田宸羽林黛玉反映最强烈的,还是紫鹃试探宝玉的一次。紫鹃为了看看宝玉对黛玉的感情真假,就骗宝玉说林黛玉要被接到苏州去了,开始宝玉不相信,但紫鹃挺会讲文政赫,给他分析来分析去,这下宝玉傻掉了,话也不会讲,眼睛都直了,就只会流汗。袭人她们怕起来,用手去掐宝玉的人中,一点反应也没有,所以说他已经死了大半个了。这事让黛玉知道了,刚吃好的解暑汤“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授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鹃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可见把贾宝玉的生死看得比她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最重要的爱情关系,当然就是宝黛之间的关系。不过宝钗漂亮、才华横溢,对于宝玉来讲,也是有吸引力的放浪冒险谭。但是他们两个人谈不到一起,而宝玉跟黛玉在一起就感到非常自然,所以说爱情和两个人的性情是很有关系的。林黛玉对宝钗各方面表现出众及受人爱戴,内心稍有妒意是正常的,毕竟爱情有排他的性质嘛春天里简谱。
但后面高鹗续写四十回的思路,是把宝黛钗写成了三角关系。而实际上作者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构思。曹雪芹有很深的悲观情绪,对人生感到无奈,所以他有很多宿命观念的表现。鲁迅先生也讲过,第五回里面的许多册子上的判词跟曲子,实际上已经把结局交代了,曹雪芹觉得命运无法改变,他的构思就是最理想、最渴望的东西,最后是不可能得到的。
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已经看定林黛玉跟贾宝玉是一对的偶像手记,但脂砚斋看到的《红楼梦》后面的情节,知道其实不然。其中有一个突然的变化,黛玉死了,“泪尽而逝”。无可奈何,最后宝玉宝钗成婚。所以在此之前,有金玉良缘的提示一点不奇怪,因为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
这个三角恋不存在的重要证据,是第四十二回同四十五回。四十二回回目是“蘅芜君兰难解疑癖”,其中讲在行酒令的时候林黛玉顺口讲了《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女子在过去公共场合是不能说这些的。宝钗表面上说要审她,私底下告诉黛玉她小时候也看过。她说作为一个女子,毕竟读书不是很容易,更何况那些书移人性情很不好,黛玉听了很感动。在第四十五回黛玉更是消除了宝钗“心里藏奸”的误会。
黛玉生病身体很不好,宝钗思考周详,主动送自己家燕窝给她。黛玉的态度彻底改变,对宝钗很是亲近坦诚,连宝玉都感到奇怪。曹雪芹在这里不断地用“金兰”两个字形容她们,“金兰”出自《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完全是正面地肯定她们的友谊。而从第四十二回、四十五回开始,在全书内容三分之一多一点处,此后一直到第八十回再也没有林黛玉去妒忌薛宝钗的事情。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就是为宝玉的痛苦而痛苦,把自己所有的泪水化做爱,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而无怨无悔。不过我觉得有点遗憾,曹雪芹写的林黛玉,虽然是个“病西施”,但至少应该尽量不把她写成一个完全是小家子气、为了一点点事情就闹脾气的人,弄得大家感到她特别不可爱。而高鹗就更庸俗了,把宝钗写成处心积虑的“心机婊”,硬要跟一个快病死的人争宝二奶奶的位置,太违背曹雪芹前文所写的内容了。在我看来,这段看起来扑朔迷离的三角恋,其实是并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