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土风情】对神童苏福《三十夜月诗》版本参差之探讨-潮之阳大海在其南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3-13 103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乡土风情】对神童苏福《三十夜月诗》版本参差之探讨-潮之阳大海在其南

对神童苏福《三十夜月诗》版本参差之探讨一、神童苏福
神童苏福,出生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一说出生明洪武五年(1372)潮阳县惠来都(即今惠来县神泉镇)。当时惠来属潮阳县辖之都。直至153年后之明嘉靖四年(1525),始由潮阳县拆出,置惠来县。目前惠来县神泉镇赤山乡马东山有苏福墓,神泉镇有苏福家祠。苏福卒后,在潮阳县享祀乡贤,后来惠来县亦享祀乡贤。

据说苏福,生具夙慧,幼孤,五岁不言。一日,见道旁翻蛙仰腹,苏福作声惊问:“此非出字耶?”闻者惊异,自是出口成章,下笔若有神助,众皆以神童呼之。尝随母到田陇上,与北山驿丞相遇,驿丞戏他说:“拾穗与村童”,福即应声说:“折梅逢驿使。”其敏警如此。
明洪武二年(1369),一说明洪武十八年(1385),苏福赴京参加神童科考试,不用。朝廷以其年绝少,遣林鼎元护送归。月给廪米,待壮。
那年苏福十四岁,因作诗《送林鼎元》,其词多悲壮,有感慨不能平之意,而福亦于是年病卒。
苏福卒后,除享祀乡贤外,所受评价甚高。明隆庆《潮阳县志》(简称《明潮志》)载:
“福诗,藻丽奇瑰,豪纵不羁……有太白、李贺所不能道者,使天假之以年,其所就当未可量。”
又载:“林大春论:盖苏福奇才天授,后有作者难乎其继矣。”
苏福卒后,遗著诗篇流传,有《秋风辞》、《纨扇行》、《遣睡魔诗》、《送林鼎元》、《三十夜月诗》等。特别是苏福八岁便能赋三十夜月诗,更是脍炙人口,诚属宝贵。自古以来,咏月之诗,不知凡几,而能从初一夜之月咏到三十夜之月,实为绝无仅有,其诗,“藻丽奇瑰”,意境传神。清光绪《潮阳县志》(简称《清潮志》)《杂录》载:“王元美云:今庄定山、陈白沙,白首操觚,未必能胜。”清海阳郑昌时《韩江闻见录》(简称《闻见录》)载称:弇州王元美尝云:“余读《苏福初一夜月诗》:却于无处分明有,浑似先天太极图”二句,饶他湛甘泉诸公,再理会几年,亦说不到。
《闻见录》载:“志称神泉地依山襟海,钟灵毓秀,有谶云:“文昌山顶五华笏,五百年后贤人出。”神童谢尘时,人叩之,亦有五百年后再生语。
清乾隆年间惠来知县杨宗秉(1737—1743年任),为神童苏福建祠,并于祠厅题下独句曰:
“三十夜满月题诗,思空太极。”
神泉贡生胡斗槎因对其句曰:
“五百年玉笏朝天,兆应何人。”
可见苏福当时受人评价之高。二、对《三十夜月诗》版本参差之探讨。
苏福所赋《三十夜月诗》,由于年代久远,载于各志书版本,难免有参差之处,而原著人不能获得考证。就此,笔者现仅将手头所搜辑资料,计:
载于清乾隆《潮州府志》(简称《府志》)者,仅初一、二十七两夜共两首:载于《明潮志》及《清潮志》者,均有初一、初二、十二、十七、廿七等五夜共五首。而且所载内容均相同。载于清雍正《惠来县志》(简称《惠来志》系雍正间惠来知县张玿美纂修,民国十九年惠来县立中学校长方乃斌检印)及《闻见录》者,均载有初一夜至三十夜共三十首,可谓齐全,但各有部份参差。

现将各志书所载《三十夜月诗》录出,逐一作一番探讨和选取,以期完善。(其他各志或书刊有载而搜辑未到者,无从列出)。
苏福《三十夜月诗》
初一夜月 《闻见录》:
晦夕推迁又一初,阳光阴魄两疑无;
却于无处分明有,浑似先天太极图。
《明潮志》、《清潮志》均为:
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
却于无处分明有,疑是先天太极图。
《府志》、《惠来志》均为;
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
却于无处分明有,浑是先天太极图。
以上各诗,其中第一、第二句“气朔盈虚”、“嫦娥底事”,与“晦夕推迁”、“阳光阴魄”,虽然各有千秋,我们无妨选取版本年代较远且占有多数之《明潮志》、《府志》、《清潮志》所载为主。至于第四句中《闻见录》的“似”与《府志》的“是”,声韵相同,但“浑似”比“浑是”表意较好些。同样,第四句亦就不选《明潮志》、《清潮志》的“疑是”了。
故拟选取得第一夜月是:
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
却于无处分明有,浑似先天太极图。
初二夜月 《闻见录》:
三足金乌己敛形,且看玉兔一毫生。
嫦娥底事梳粧懒,永夕蛾眉画不成。
《明潮志》、《清潮志》是:
三足金乌已敛形,且看兔魄一痕生。
姮娥不是梳粧手,尽夜蛾眉画不成。
《惠来志》是:
三足金乌已敛形,且看兔魄一痕生。
嫦娥不是梳粧手,终夜蛾眉画不成。
比较起来,“金乌”与“玉兔”成对仗,似应以《闻见录》为好。同时,因为已在初一夜月中选取“嫦娥底事半分无”之句,则初二夜月中第三句似可选取“嫦娥”不是“梳粧手”,而第四句则取《闻见录》中的“永夕”而不取“尽夜”或“终夜”了。
故拟选取初二夜月诗是:
三足金乌已敛形,且看玉兔一毫生。
嫦娥不是梳粧手,永夕蛾眉画不成。
初三夜月 《闻见录》:
日落江城半掩门,城西斜眺已黄昏。
何人伸得披云手,错把青天搦一痕。
《惠来志》第四句为“错把青天捻一痕”。
据字书及旧《辞海》对“搦”的释义是:按、持、摩;“捻”的释义是:捏、拈、搓。故取《惠来志》的“捻”好。
至是:拟选取得初三夜月诗是:
日落江城半掩门,城西斜眺已黄昏。
何人伸得披云手,错把青天捻一痕。
初四夜月 《闻见录》、《惠来志》均为:
禁鼓才闻第一敲,忽见新月挂林梢;
谁家宝镜新藏匣,盖小参差掩不交。
因其他各志书并未见记载初四夜月诗,无从比较,故初四夜月诗照旧,不妄加更改。
初五夜月 《闻见录》:
浮云散尽碧天西,那处佳人露画眉
正可开樽邀客饮,只愁易落不迟迟。
《惠来志》第二句为:“那处佳人露双眉。”
“双”字似作“画”字好。
故初五夜月诗拟全选取《闻见录》为好。
初六夜月 《闻见录》为:
烛笼西坠敛馀红,谁把新镰挂晚空?
此际莫嫌光彩少,也堪邀客酒盈锺。
《惠来志》第二句为“谁把新镰挂晓空?”
“晓”字与第一句“烛笼西坠”矛盾,应以《闻见录》为是。又《惠来志》第四句“鐘”字应是“鍾”字为是。
故初六夜月诗拟全选取《闻见录》的。
初七夜月 《闻见录》:
牛女秋期一渡河,广寒奈对碧天何?
此时方与人间约,剖破冰盘下碧波。
《惠来志》第一、二句为“牛女依期渡汉河,广寒孤枕奈愁何?”
比较起来,“秋期”能表达七月初七日,比“依期”明确些。
故拟选得初七夜月诗为:
牛女秋期一渡河,广寒孤枕奈愁何。
此时方与人间约,剖破冰盘下碧波。
初八夜月 《闻见录》:
新月弯弓欲上弦,黄昏光彩到中天。
与君对影三人酌,酌到中宵分散眠。
《惠来志》第二句为“初昏光彩到中天”。
按“初昏”似比黄昏时间明确些,故初八夜月诗拟全选取《惠来志》的诗。即:
新月弯弓欲上弦,初昏光彩到中天。
与君对影三人酌,酌到中宵分散眠。
初九夜月 《闻见录》:
抛掷光阴奈若何:良宵遇酒旦高歌。
不知织女归何处,留住中天一隻梭。
《惠来志》第一句为“堪叹人生奈若何”,是感慨人生,不及《闻见录》以虚度光阴而发生感慨,与以下第三句衔接上“良宵遇酒”好些。《惠来志》第三句“不知娥女归何处”,应是《闻见录》的“织女”,才与第四句“一隻梭”衔接。
故初九夜月诗拟全选取《闻见录》的诗。
初十夜月 《闻见录》:
上弦初过未团圆,已有清辉耀九天。
伴我举杯相对饮,鼓更催迫不成眠。
《惠来志》的第一句为“上旬未过未团圆”,第四句为“三更鼓响未成眠。”
上弦是在朔后七、八日,故初十夜月应是“上弦初过”,比“上句初过语气较切些;同样,“三更鼓响”,不及“鼓更催迫”有亲切感。且“未”字出现多,故初十夜月诗拟全选取《闻见录》的好。
十一夜月 《闻见录》:
翼敛阳乌若木林,半轮新月到天心。
人生何问圆和缺,且过中宵酒满斟。
《惠来志》第三句为“人生何问圆兼缺”,第四句为“且向中庭酒满斟。”
“圆和缺”与“圆兼缺”各自成理,惟第三句有“何问”,故《惠来志》第四句用“且向”来回应,而且在初八夜月中,第四句已有“中宵”,故十一夜月换用“中庭”好些。
故拟选取得十一夜月诗:
翼敛阳乌若木林,半轮新月到天心。
人生何问圆和缺,且向中庭酒满斟。
十二夜月 《闻见录》:
延佇天中过半轮,溶溶清景照黄昏。
忘眠任到二更鼓超级浮空城,留住馀光伴酒樽。
《惠来志》第一、二句为“晚至天心过半轮,微微清影照黄昏清补凉配方。”
《闻见录》的“天中”与《惠来志》的“天心”一样,均指时间将近三更催眠演舞,惟《惠来志》“微微清影”不及“溶溶清影”能把月光映影近黄昏之景表露出来。但《闻见录》第二句的“景”字与古文“影”字通望奎信息网,无妨“景”字改作“影”字。
故拟选取得十二夜月诗:
延佇天中过半轮,溶溶清影照黄昏。
忘眠任到二更鼓,留住馀光伴酒樽。
十三夜月 《闻见录》:
一轮未满缺些儿,后夜阴晴未得知。
已有清辉连四境,何妨对此酌金巵。
《明潮志》、《清潮志》:
冰轮欲满缺些儿,后夜阴晴那得知。
已有清辉过四境,何妨对此酌金巵。
《惠来志》:
半轮未满缺些儿,后夜阴晴未得知。
已有清辉连四境,何妨对此酌金巵。
从诗意来看,十三夜月泪罗江,是“欲圆”未满的夜月。如果把《闻见录》第一句换作《明潮志》、《清潮志》的第一句,其中“一轮”换成“冰轮”,取月轮晶莹如冰之意,且《闻见录》第一句的“未”与第二句的“未”重复,(本来重复亦无碍),经此一换,则第二句选用“后夜阴晴未得知”,亦就恰切了。《惠来志》第一句“半轮与十三夜月”的实际份量不符;《明潮志》、《清潮志》第三句“过四境”不及《闻见录》“连四境”好。
故拟取得十三夜月诗:
冰轮欲满缺些儿,后夜阴睛未得知。
已有清辉连四境,何妨对此酌金巵。
十四夜月 《闻见录》:
良夜推移二七当,银蟾尚減一分光。
光辉未必输三五,早为邀朋酒满觞。
《惠来志》第四句为“任待邀朋酒满觞”。其中,既有“未必输”,则“任待”不及“早为”有衔接亲切感。看来神童是个喜欢对月饮酒,及时邀朋开樽的豪纵诗人吧!何寿之不永,惜哉。
故拟选取得十四夜月诗:
良夜推移二七当,银蟾尚減一分光。
光辉未必输三五,早为邀朋酒满觞。
十五夜月 《闻见录》:
天上人间月半中,中秋八月半欣逢。
四时但愿长如此,六合阳光普照同。
《惠来志》第四句为“只恐推移渐不同”。“推移”二字已在十四夜月中出现,而《闻见录》第四句把十五夜月之光辉与阳光相比拟,旦全句有“千里共婵娟”之意境,故十五夜月诗拟全选取《闻见录》的。
十六夜月 《闻见录》:
今夜圆非三五圆,只因圆处減婵娟。
向残时节寻常是,说与嫦娥守夙缘。
《惠来志》:
十五圆非今夜圆,只因圆处減婵娟。
有钱时节常常是,恐与姮娥不有缘。
《闻见录》与《惠来志》的第一句含义差不多,但《闻见录》比较直叙明畅;《惠来志》第三、四句表意不明,故十六夜月诗还是拟全选取《闻见录》的。
十七夜月 《闻见录》:
一鼓初敲韵未终,好看破镜上苍穹。
但知光彩依然在,任彼骚人说不同。
《明潮志》、《清潮志》第三、四句都是:“但留光彩依然在,任待骚人说不同。”
《惠来志》:
一鼓初敲韵未终,好看破镜上苍穹。
但知光彩依然在,任待骚人说不同。
比较起来,第三、四句在《闻见录》中的“知”、“彼”与《明潮志》、《清潮志》中的“留”、“待”,用法不分伯仲,但后者“当”、“待”互为照应较好。至于《惠来志》第二句中“苍空”可能是“苍穹”的改动,第三句中的“知”亦就应换“留”字为好。
故拟选取得十七夜月诗:
一鼓初敲韵未终,好看破镜上苍穹。
但留光彩依然在,任待骚人说不同。
十八夜月 《闻见录》:
二九良宵此夕当,镜轮虽破有馀光。
劝君夜饮停杯待,二鼓初敲管上窗。
《惠来志》第一句为“二九良宵此夜当”。“夕”与“夜”同为仄声,但“夕”字声调较响亮些。
故十八夜月诗拟全选取《闻见录》的。
十九夜月 《闻见录》:
玉漏迢迢夜未央,冰轮欹侧辗东方。
其中桂影参差见,想是僊枝曾短长。
《惠来志》:
玉漏迢迢夜未央,俄看卯白上东方。
其中桂影依然在,想是僊枝会短长。
《惠来志》第二句“俄看卯白”不及“冰轮欹侧”形象些;而《惠来志》第三句“依然在”与十七夜月第三句中“依然在”重复出现,且联系第四句的意思,不及《闻见录》的“参差见”才出现“短长”。但《闻见录》第四句中的“曾”字不及《惠来志》的“会”字表意形象些。
故拟选取得十九夜月诗:
玉漏迢迢夜未央,冰轮欹侧辗东方。
其中桂影参差见,想是僊枝会短长。
二十夜月 《闻见录》、《惠来志》:
非弓非镜亦非梭,二十还同一十初。
借问嫦娥蚀多少?三分已蚀一分馀。
因无其他志书记载,故应保留以上原诗句。
廿一夜月 《闻见录》:
破镜缘何少半规,阳精倒迫若相催。
弓弦过满知何似,正是弯弓欲射时。
《惠来志》第一句为“破镜缘何少半虧。”其“虧”字与《闻见录》“规”字音韵相同,且“半规”与“半虧”含义相同,故廿一夜月诗拟选年代较远的《惠来志》原诗句:
破镜缘何少半虧,阳精倒迫若相催。
弓弦过满知何以,正是弯弓欲射时。
廿二夜月 《闻见录》:
三更半夜未成眠,残月今宵正下弦。
若有远行人早起,也应相伴五更天。
《惠来县志》第一句是“三更夜半未成眠”,比较含蓄些。故廿二夜月诗拟选《惠来县志》的:
三更夜半未成眠,残月今宵正下弦。
若有远行人早起,也应相伴五更天。
廿三夜月 《闻见录》:
此夜弯弓不上弦,名为残月似新鲜。
三更吐燄东楼上,一瓣刚分太乙莲。
《惠来志》:
此夜弯弓不上弦,名为残月又如鲜。
五更回望东楼上,想是嫦娥遗片莲。
《惠来志》第二句不及《闻见录》表意较顺畅。又俗语有云:“初九、廿三半夜月”,“半夜”一般指三更,故第三句似选《闻见录》为是。又《闻见录》第四句很难理解。似选《惠来志》为是。
故廿三夜月拟选得:
此夜弯弓不上弦,名为残月似新鲜。
三更吐燄东楼上,想是嫦娥遗片莲。
廿四夜月 《闻见录》:
三八良宵正此天,三更残月上楼前。
嫦娥已自梳粧罢,斜插银梳在鬓边。
《惠来志》第三句是“嫦娥早起梳粧罢”。而《闻见录》第三句中的“已自”极译,在时间上略觉突然,似选《惠来志》贴实些。故拟选取廿四夜月诗:
三八良宵正此天,三更残月上楼前。
嫦娥早起梳粧罢,斜插银梳上鬓边。
廿五夜月 《闻见录》:
破镜三分去二分,看来惟有一分存。
嫦娥修饰何堪比,柳叶临粧添半痕。
《惠来志》第三、四句是“嫦娥粧饰何堪比,想是梳粧半叶痕”。
看来,《闻见录》的第三、四句,在用词、写意、结构上比较有变化,好些。
故廿五夜月诗拟全选取《闻见录》的。
廿六夜月 《闻见录》:
四鼓敲推更已阑,腰镰谁把上东山?
似弓还大梳还小,仄影依光待日盘。兰雨霖
《惠来志》第一句为“四鼓敲推更已残”,第四句为“小碟谁将叠大盘”。
“阑”与“残”声韵相同,但以时间论,“更已残”不及“更已闌”好。第四句在《惠来志》中,小碟叠盘的描写比《闻见录》,所写形象些。又“敲推”的“推”字应是“催”字。
故选取得廿六夜月诗:
四鼓敲催更已阑,腰镰谁把上东山
似弓还大梳还小,小碟谁将叠大盘。
廿七夜月 《闻见录》:
频催玉漏夜迟迟,才见银弓上海湄。
又说惜花人起早,忙妆只画半弯眉。
《明潮志》、《清潮志》、《府志》均为:
频敲玉漏夜迟迟,一片弓弯上海湄。
最是惜花人起早,淡云犹锁半山眉。
《惠来志》:
频敲玉漏夜迟迟,残月弯弓上海湄。
想是惜花人起早,慌忙只画半边眉。
因《闻见录》在廿六夜中第一句有“敲催”二字,及廿七夜月承接廿六夜月,其第一句还以《闻见录》“频催”为好:《闻见录》第二句“才见银弓”是承接“频催”之后相回应,较紧贴;第三句应是“最是惜花人起早”,因“最是”语句肯定,而《明潮志》、《府志》、《清潮志》的第四句把下弦月色,被“淡云犹锁”,写得十分形象,应选取;《惠来志》第二句中“残月”与“弯弓”并见,而第三、四句亦不及上述三志了。
故拟选取得廿七夜月诗:
频催玉漏夜迟迟,才见银弓上海湄。
最是惜花人起早,淡云犹锁半山眉。
廿八夜月 《闻见录》:
五鼓才终擂正譁,蛾眉初上海之涯。
江州商妇知羞者,犹把琵琶半面遮。
《惠来志》第一、二句为“五鼓初终擂正譁,双眉初上海之涯”。其“初终”略含“初停”之意,不及《闻见录》“才终”明确,且与第二句“初上”乏变化;“双眉”的“双”字不当,应以蛾眉为是。
故廿八夜月诗拟全选取《闻见录》的。
廿九夜月 《闻见录》:
东海金鸡已唱酬,未看初日上东楼。
浮云收尽天如水,渔父还抛钓一钩。
《惠来志》第四句为“渔父谁抛钓一钩。”因“东海鸡唱”,太阳将升未升之时,月已西沉,且系残月,渔火抛钩是在“浮云收尽天如水”的晨光中,故把水中一钩之残月,疑是渔父所抛之钩。故《闻见录》第四句“还”字比“谁”字好。
故廿九夜月诗拟全选用《闻见录》的。
三十夜月 《闻见录》、《惠来志》都是:
才週一月匝三句,不见清辉有半痕。
娥女夜眠甘守寂,恰如陈后闭长门。
其他各志书并未发现,故三十夜月诗应保留《闻见录》、《惠来志》所载。
以上都是根据所搜集的版本,从初一夜月至三十夜月诗共三十首,对其中异同参差之处,进行探讨。如有其他刊载苏福《三十夜月诗》的不同版本,无从探讨缇可春季篇,刊载上有无讹漏,则留待进一步研究。笔者意在掘宝存真,对古人原诗原句,没有不同版本可比较者,则未敢妄作删改或评议,只对不同版本作异同、参差之处的比较探讨。然后归纳选取,希望《三十夜月诗》三十首,得到比较统一的内容。
当然,这番探讨,限于笔者水平,谬错难免,只作抛砖引玉的尝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