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古丽扎娜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书斋随笔】李公麟《九歌图》的前世今生-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订阅号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6-13 158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书斋随笔】李公麟《九歌图》的前世今生-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订阅号

DEC
8
“书斋随笔”栏目,每周六推出,栏目内容以书法为主体的人物故事、诗歌、散文以及可读性超强的书学评论等原创内容。
本文字数:2340
阅读时间:约6分钟
李公麟《九歌图》的前世今生
文 / 王汀谦
屈原究竟是怀着多大的愤慨与委屈而投江自绝已是众说纷纭的悬案水下八关。他的楚辞《九歌》至今仍是无法诠释真正意图所在。从文字转成图像,是一个文明多样性的必然过渡。成书于宋徽宗时期的《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宫廷里藏有一百零七幅的李公麟作品,其中就有《九歌图》,这是李公麟《九歌图》的最早亮相。《宣和画谱》记载李公麟很详细。“文臣李公麟,舒城人也,熙宁中登进士第……”

传为宋代张敦礼《九歌图》局部 现藏美国波士顿
美术馆
李公麟是怎样的人呢宋濂借书?
《宣和画谱》又说他
“仕宦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门”。
李 公 麟
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庐江郡舒城县(今舒城)人 。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
邵伯温儿子邵博 《邵氏见闻后录》里讲,苏轼因诗累罪,李公麟有次见到苏家人,以扇掩面而过。这是邵博引用晁说之的话。话传来传去真实性本就难考,就算当时李公麟勉强能在街上碰到遥远的苏家人,并以扇遮脸而过。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言也无可厚非,后来也并不见苏轼本人及黄庭坚等对李公麟的人品有过一丝非议之词。
南宋周密撰《云烟过眼录》将仅是《宣和画谱》目录李公麟的《九歌图》又延伸了一点,周密载 “伯时画九歌,曹纬、吴传朋跋” 周密尽管一语带过。而宋代文人视书画为雅玩而已,著录时还没到具体的画面情况路晨个人资料,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但周密这条记载已经很重要。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遥远的念想。 吴传朋即为吴说,被誉为“南宋书法第一”。曹纬在南宋也有诗名。

元代张渥《九歌图》局部 现藏上海博物馆
到了明代,张丑《清河书画舫》再次提到李公麟本《九歌图》,张丑载:“龙眠李伯时为北宋画品第一,《宣和画谱》传文极称许之,所载画迹多至百本外犹未尽。前元天台谢奕修藏其《九歌图》别本,有曹纬、吴说等跋,见之《云烟过眼录》秘府所无也......”。 张丑讲到自己用了三幅元画换来李公麟的《九歌图》。性命可轻此图岂可失。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罗列了全本李公麟《九歌图》上的众人题跋释文。 从周密所载的宋人曹纬、吴说跋,到元代谢奕修,明代刘钰、王稚登。卷尾张丑自己又品人品画,回首宋明相隔数百年间这幅画所递藏的来龙去脉,一一跋于纸上洒洒逾千字。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说明这幅画的重要与不易。“别时容易相见难”,张丑珍视的李公麟本《九歌图》仍是不敌岁月遗恨消失于朝露。留给我们的仅是更大怀想。他所藏并著录《清河书画舫》的完全吻合了周密所载的那本李公麟《九歌图》。张丑卒后,曹纬、吴说跋本《九歌图》从此不见公私著录了。

元代张渥《九歌图》局部 现藏上海博物馆
清代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又载有一本李公麟《九歌图》,孙承泽载:“龙眠收藏法书极多,留心书学,所书《九歌》隶法劲逸,在宋亦称第一……… 卷旧在贾似道家上有其印隋雨蒙,元人题跋诗多犹可观,又元人张叔厚曾临此图,吴孟思以小篆书其文”。 孙承泽本是崇祯年间的进士,天下巨变之际,孙承泽附李自成又仕清。那么他所著录的这本是否得自张丑那本李公麟《九歌图》呢? 如是同一本,张丑在叙述递藏过程中不会略过贾似道。恐怕又是别本。而孙承泽所说的张叔厚摹本就是元人张渥。张渥字叔厚,号贞期生。杭人。善白描人物,笔法不老,无古意。 这是几乎与他同时的夏文彦在《图绘图鉴》里记载。“笔法不老,无古意”。夏文彦的评价简短有力。

元代张渥《九歌图》局部 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清代陆时化在《吴越所见书画录》又出现了一本李公麟《九歌图》。陆时化载:“本身宋纸,高八寸七分,长一丈四尺五寸,圆缺《国殇》《礼魂》起首有屈之像,有序, 俱篆书,款亦篆款,跋亦宋纸......” 陆时化又将三家题跋附录,其中有南宋的吴炳的跋赋闲的意思,元人夏文彦《图绘宝鉴》把吴炳归到宋南渡卷四。《图绘宝鉴》载:“吴炳毗陵人。工画花鸟写生折枝,可夺造化,采绘精致富丽,光宗李后多爱其画,恩賚甚厚,绍熙间画院待诏,赐金带” 夏文彦并没有交代吴炳的生卒年,回到陆时化所藏的《九歌图》吴炳跋文为“延祐旃蒙陬月既生魄,延陵吴炳书”。吴炳这里用的是岁阳岁名记年法,转换成干支就是延祐乙卯正月。即1316年。延陵是江苏常州地区,符合《图绘宝鉴》里的毗陵说。以此也有助吴炳的生平研究。 陆时化所藏有吴炳跋本没传世越南浴血战。无从进一步考证,他坚定自己所藏本就是李公麟真迹的底气所在。

传为元代赵孟頫《九歌图》局部 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
安岐《墨缘汇观》著录了元代张渥摹本,吴叡篆书题词。论者大多都言张渥的人物画风格承李公麟衣钵。从现存的张渥《九歌图》看,张渥人物画线条是过硬的“铁线描” 与李公麟文气的“游丝描”有着明显区别。证明元代夏文彦对张渥的艺术评价是极为中肯的。但张渥的摹本忠于原作,使得我们可观当年李公麟《九歌图》的大抵布局。元代以后尚有仇英,文征明,等一些分段不全的散本。
另外辽宁省博物馆还藏有一卷佚名的《九歌图》,行书分段题楚辞九歌。卷尾有南宋王棣、洪勋及明代王稚登题跋,王棣以古朴厚重的小楷题 “楚辞九歌图相传出于龙眠,予于故家不一见矣!规摹布置大抵如此。而此本特细润可人顷见天目山房所藏者,脱去畦畛歌为一事又大异于是。岂龙眠老笔耶”。显然王棣见过不止一卷所谓的李公麟本《九歌图》但他认为这本“特细润可人”。最后严谨的王棣仍只是以猜测的行文留下疑问,会不会是李公麟晚年画的呢?

佚名《九歌图》南宋王棣题跋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王棣是王安石的嗣孙,自幼势必见过不少家藏的李公麟真迹。对李公麟那种高逸从容的人物画气息必定有相当的把握。辽博本《九歌图》画上还钤多方明代著名藏书家安国的印章。与安国同时代王稚登题跋和在张丑藏本《九歌图》有相似之处,都称自己见过不止一本《九歌图》此卷犹妙等等。

佚名《九歌图》局部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尽管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他亲身感受过,作为前辈的王稚登有过用假骨董唬人的记录。安国朋友的王稚登,在朋友的藏画上题跋很正常。但王稚登起码不会糊涂到随意乱题。
有学者认为辽宁博物馆所藏那卷《九歌图》是南宋时期的,理由之一画上的行书楚辞《九歌》风格很像是南宋张即之所书,而经过对比同样藏于辽宁博物馆,张即之传世可靠的《汪氏报本庵记》墨迹发现差异鲜明。张即之在《汪氏报本庵记》中的“君”字,口旁竖笔安静 严丝合缝。 “人”字捺笔收尾处内敛含蓄。这卷《九歌图》人物,旌旗,祭品,走兽,乃至水波,墨竹,船舶楼宇一品女相,无一躁气。
应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南宋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与辽宁博物馆藏《九歌图》书法对比

作者手稿局部
参考文献目录如下:
1.1993年天津古籍出版社清代安岐著《墨缘汇观》154页,
2.2011上海古籍出版社明代张丑著《清河书画舫》373页,
3.2011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孙承泽著《庚子销夏记》54页。
4.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二 “宣和画谱”78页。同上元代夏文彦著《图绘宝鉴》卷四102页。同上《图绘宝鉴》卷五135页。
5.201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陆时化撰《吴越所见书画录》第206页。
6.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之“云烟过眼录”第373页。
7.1980年中华书局明代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下册第655页。
(备注:本文获得作者授权发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 者
王汀谦,1986年生于福建仙游县,曾进修中央美术学院,问学故宫博物院首席摹画官常保立先生。
? 谢谢
您的赞赏,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
精彩回顾
1.【书斋随笔】让日常书写回到我们身边——崇尚书法自然,回归书写本真
2.【书斋随笔】一枝一叶总关情
3.【书斋随笔】天凉好个秋
4.【书斋随笔】难掩失望——读“苏轼《枯木怪石图》”札记
5.【书斋随笔】由“军旅书家”说开去
6.【书斋随笔】只写春风满世间
7.【书斋随笔】《我不是药神》解药在哪?
8.【书斋随笔】君马黄,我马白
9.【书斋随笔】海派书家名字摭谈
10.【书斋随笔】郑逸梅的癖好
11.【书斋随笔】史上最成功的父亲,既是大学者,也是书法家
12.【书斋随笔】春味·苦笋
13.【书斋随笔】备战幼升小的妈妈们看过来,一个九岁女孩的学书体会
14.【书斋随笔】书者散也
15.【书斋随笔】海上繁华梦
16.【书斋随笔】沈尹默的检查书原来是她写的~
17.【书斋随笔】古书画里的点赞趣闻
18.【书斋随笔】静坐千顷云,想念一个人
19.【书斋随笔】别人笑我太疯癫·遥想唐伯虎
20.【书说时节】大暑时节,何以销烦暑
21.【书说时节】荷花的升起是一种欲望或某种禅
22.【书说时节】端午有仪式,烟火有诗意
23.【书说时节】小满时节,榴花照眼明
24.【书说时节】春去不容惜——今日立夏